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艺术家,把他学艺的经历,对表演艺术的追求,把他从事剧影工作的一生经验的总结,概括地题名为《地狱之门》。这是从但丁《神曲》中引用来的典故。但丁在他的长诗里描写了经历“地狱”、“炼狱”、“天堂”的情景。地狱的入口处写着: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一八五九年在伦敦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结尾就引用这位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他向我们指出:  相似文献   

2.
一个青年编辑的期盼沈雁我在短短三年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苦处。未来是属于青年一代的。我们怎样才能不负老一辈的期望,担起时代的重任呢?像我这样的跨世纪的青年人,刚刚迈出大学校门,便步人出版社的社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岗培训,便担负起...  相似文献   

3.
冯大木 《新闻天地》2004,(10):37-39
从2003年底开始,差不多有1年之久,每到周末,青年女教师晓蕙总能接到好几个骚扰电话,打电话的男人操着一口怪腔怪调的普通话,言词十分无耻、下流。晓蕙先是置之不理,后干脆一到周末就拔了电话线。但防不胜防,有时一疏忽,骚扰电话又打了进来。一次她干脆让对方讲个够,末了,才义正词严地说:“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很无聊,很可笑吗?我为你感到悲哀。”对方愣了一下,匆匆挂  相似文献   

4.
科技编辑的察形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淳熙 《编辑学报》2005,17(6):405-407
探讨科技编辑怎样从形式出发把握科技文稿的内容.在分析各类形式的基础上,归纳出所有形式的共性特点和不同形式所具有的个性特点,提出运用形式时所需遵循的基本准则;得出通过形式认识内容的一般步骤,并建立起科技编辑考察形式的方法,简称为"察形法".研究表明,"从形式到内容"是科技编辑审读文稿的重要认识途径,科技编辑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形式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5.
张敏 《编辑学报》2016,28(4):397-398
结合作者工作经验,着眼于青年编辑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作用,以青年编辑迅速成才的客观要求为逻辑起点,青年编辑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及青年成长发展的外在途径——编辑日志为逻辑中介,探讨如何撰写编辑日志.文章客观地论述编辑日志在编辑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有效地提高了青年编辑的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值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列为世纪任务,现阶段编辑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使编辑工作现代化。电子期刊、联机杂志已在国际上发展起来,作者、编者、审者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投稿、审稿、编辑程序。实现全国联网和实现与国际期刊出版业及信息业...  相似文献   

7.
一、赠青年记者采访归来气喘嘘,日夜苦思开篇词。劝君登高向远眺,江河奔流启汝思。二、赠青年编辑一论再论三四论,五评六评七八评。问君哪能思如涌,俯身听潮自有声。附:甘惜分先生2002年12月15日致本刊编辑信××同志:写了几个字,不知能否占用《新闻爱好者》宝贵篇幅制版登出来,一以表示对新闻工作仍有热爱,二以表示此人尚在人间。我的字写得不好,如蒙允准,大谢。祝新年大吉。甘惜分十二月十五日诗二首——赠青年记者、青年编辑@甘惜分  相似文献   

8.
浅谈编辑手记——供青年编辑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编辑工作,不仅要“编”,而且还要“辑”。大凡编和辑都要动笔做些记录,这就是我们说的手记。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札记之类,应用到新闻采访和图书编辑方面,就是指采编过程和审读过程中随手记下的具有新鲜内容和心得、体会的短文。新闻采访中,这种文体较为常...  相似文献   

9.
北京青年报副刊部负责人陈冀同志,热爱新闻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深入,作风扎实,勇于开创新局面。北京青年报复刊初期,他担任学校组组长,在一无办报经验,二无群众基础的情况下,他带领组内同志,跑了几十所中学,与广大同学和老师交朋友,调查研究,探讨问题,掌握了大量情况和线索,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他们首先发现和总结宣传了中学生先进典型钟铧的事迹,在全市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开展了“我的金钥匙”征文和中学生“能源征文”,组织了“这是什么样的曲线”(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和“好朋友闹别扭怎么办”等专题讨论,受到同学和教师的欢迎。他领导的学校组被评为北京青年报社的先进集  相似文献   

10.
郝丽君 《新闻前哨》2008,(12):67-68
广告市场,是一个竞争格外残酷的市场,商海汹涌,百舸争流,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没有一种“坚韧”的精神做支撑,很难长久的100%地投入进去。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青年编辑工作者朱泱同志,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先进团支部代表会议,被正式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接着,这个只上过初中的知识青年,又参加了国家人事局对“文革”期间入学的外语毕业生和从事业务工作的同等学历者进行的外语测试,取得了91分的优异成绩。这两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会对他的工作和学习的评价,也是他自学成材的恰当说明。  相似文献   

12.
“我是编辑”——叶至善编辑艺术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鲁 《出版科学》2000,(1):52-54
世界上自从有了“编辑”这一行当,也就有了“编辑学”和“编辑艺术”之说。有人怀疑过它的存在,认为编辑无非是“为人作嫁”而已,一本书的问世与传世,主要靠作者和作品的好坏,至于编辑,不过尽了点分内的、技术性的职责罢了,有何“学”与“术”可言呢!然而从22岁起就跟着父亲叶圣陶学习当编辑,一直当了半个多世纪的编辑还“老觉着没做够”的叶至善先生,却并不同意当编辑是“为人作嫁这  相似文献   

13.
任何职业的心理素质都是由职业任务和性质所决定的,编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精神劳动,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初来乍到的青年编辑首先就应该在了解和熟悉本职工作一般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自己提出相应的心理适应的要求,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特征,确定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标准。当然,编辑应有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工作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形成的。学报编辑职业的任务就是编审学术稿件,他们的大脑皮层所受到的刺激不是作为劳动对象的直接物质资料,而是由大量的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与出版与史学有些瓜葛的人,都不会对王建辉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是湖北人民出版社的文史编辑,干出版这一行也不过十个年头。但短短的十年里,他英才勃发,意奋笔纵,不仅编辑了近百种图书,而且许多图书在文化界大受欢迎,曾分获“中国图书奖”、全国“金钥匙奖”等大奖;同时他还发表了百十篇有份量的书评、史学及出版论文、随笔,并出版了《书评散论》、《读书人生》、《荆楚文化》(与人合著)等5本论著。这一连串的数字表明,他的确过得很累、当然也很踏实。谈起这些实绩,世人皆说他勤奋、敏睿,而相知者都明了,这后面蕴藏着深沉的理念追求和丰厚的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1986年9月开始为新闻单位撰写市场信息稿件,在这段时间里有36篇稿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一些热衷于市场信息报道的同志,给我来信问我是怎样采写信息稿件的,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北京日报》“革命接班人”专刊的编辑。这个专刊到今年12月就整整十年了。专刊的内容也几经改动。1979年9月以前,通讯及其他形式的新闻稿件约占70%;10月以后基本不再刊登新闻;到今年6月,已改版为专供中学生阅读的“中学时代”。  相似文献   

17.
拒绝平凡──记青年编辑李旭王银芝【上海】高尔基说过:一个人的精神追求愈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愈充分,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愈大。李旭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首先从精神上拒绝平凡,追求伟大,同时又极力开发自己的智慧,并将智慧作为他实现不凡人生的条件。他的人生信念是:...  相似文献   

18.
这是罗竹风同志一九六二年五月六日在《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杂文,文章讲了一点编辑工作的苦衷,批评了那些不尊重编辑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现象,提出编辑工作者也是一种专门家——杂家,无论如何是缺少不得的。谁知这样便触犯了支持张春桥的那位老爷,他示意当时窃据上海市委常委的张春桥,要文痞姚文元写了一篇文章进行“反击”。这班老爷的倒行逆施,激起上海和全国新闻出版界的极大愤慨,读者纷纷来稿来信对姚文元进行驳斥,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杂家事件”。张春桥们恼羞成怒,一九六三年在上海市委召开的一次思想工作座谈会上,张春桥亲自出马,叫嚣“杂家事件”是“思想战线的一次资本主义复辟”、“出版社刮起了一股资本主义自由化的风”,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矛头直接指向党”。很快,罗竹风同志被撤掉了上海市出版局的领导职务,凡是写过文章提过意见驳斥过姚文元的,也都被迫一一作了检讨。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杂家事件”这场“文字狱”更是愈演愈烈,因此而被株连问罪惨遭迫害的同志达数十人之多,成为出版界人所共知的一大冤案! 十七个年头过去了,张春桥、姚文元一伙倒台了,我们再来细读“杂家”这篇杂文,更加觉得文章写的好,写的真切有理,给人以启发,也更加激起我们对“四人帮”的仇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闻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些寻常的细节里挖掘出感人的亮点。只要认真做到了这些就会有收获,即使在没有发生重大新闻事件的平常生活中,也能拍摄出感人的好照片。穆青说过":作为一名记者,不能只会写人们都能看到的东西,还要从别人没有看到的层面中去发现宝石,挖掘出闪光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闻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些寻常的细节里挖掘出感人的亮点。只要认真做到了这些就会有收获,即使在没有发生重大新闻事件的平常生活中,也能拍摄出感人的好照片。穆青说过:“作为一名记者,不能只会写人们都能看到的东西,还要从别人没有看到的层面中去发现宝石,挖掘出闪光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本事。”一个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不可能每次遇到的都是让人瞩目的重大活动、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平常人身上发生的平常事,来细心发现那些不平常的新闻点,通过它们展现出平常生活中的不寻常,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对此,笔者有着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