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历史不同,加之宪法规定教育由邦负责,因此学校制度各邦和各地区之间有所不同,但一般通行五、三、三制,即实行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合起来八年的“共同科目制”和从九年级开始的高中三年的“选择科目制。”这种选择科目制(简称“选科制”),以一般学科、社会、手工、体育课为核心,从人文、理科、农业、商业、家政、美术、技术科目中选两科或更  相似文献   

2.
联邦德国的教育制度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即小学、中学和大学是一个整体。联邦德国的小学是四年制。这一时期儿童除了学习读写算这些本领以外,还将打下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创造的能力的基础。正因为小学教育如此重要,所以他们的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是放在大学里进行的。未来的小学教师先在大学学四年,然后进行两年教师职业训练,共经过六年的大学培养。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中、小学学制,几经变迁。有的人认为12年太长,引进了十年制;有的人认为10年不够,提出了“五、四、三制”。实践表明,确有少数学生,10年就可达到高中教学大纲的全面要求。据连续6年统计,湖南省南县一中,以不多于10年的时间读完高中、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就在200人以上。也确有不少学生,读了12年,拖得筋疲力尽也还达不到最低标准,丧失了进取心。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各种主、客观原因必然导致同龄人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异。为了在现有条件下,全面提高普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在学制上进行“程控设计”,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年级形成“自动调整系统”,使少年  相似文献   

4.
历史概况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双轨制。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统治阶级一方面为资产阶级和贵族子弟设立了公学、文法中学和大学;另一方面为奴化劳动人民设立了初等学校和职业学饺。一八三三年开始,英国政府通过拨款的形式,逐步加强对学校的控制。一八三四年,在工人宪章运动的压力下,国会颁布了《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必须为十四岁以下童工开办学校。一八七○年通过《初等教育法令》,规定在没有教会办小学的地方,地方学校委员会有权使用地方税收和国家补助设立小学。一八八○年颁布法令,实施义务教育,年限为五至十岁。一八九九年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十二岁。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来,日本的学校教育制度经过了三次较大的改革。 (一)一八七二年颁布的《学制》是明治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也是日本近代各级各类学校最早的全国性教育改革措施。这个法令规定小学生六岁入学,学习八年(初小四年、高小四年),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采用分科制,设文、理、法、医、教育五科。随后,陆续发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等一系列的法令。一八七九年公布的《教学大旨》,加强了天皇对教育的权力。一九○七年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六年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38%。在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年期间,酝酿过实施八年制普及义务教育,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被搁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实行国民学校六年、中学五年、大学预科三年、大学三年的  相似文献   

6.
法国资产阶级历来重视教育,从一八七○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兴办了各级各类学校。这些学校为资产阶级培养了各种人材,也训练了大批劳动力,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法国在教育行政上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学校制度、课程、教学大纲、师资以及每周每日的教学时数,都由国家的法令统一规定,全国通行。除公立学校外,还允许私人或宗教团体开办私立学校。法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也是学校教育双轨制学制基本形成时期。一八八一年《费里法案》提出了“中立、义务、免费”教育三原则,规定废除教会监督公立学校以及教士担任教师的特权,以伦理课和公民课代替宗教课,免除公立初等学校的学  相似文献   

7.
苏修叛徒集团上台以后,把教育紧紧地抓在手中为其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服务。1958年赫鲁晓夫亲自出马,提出了改革教育的《建议》书,随后又据以制定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作为国家法令付诸实施。勃列日涅夫继承赫鲁晓夫的衣钵,为了适应社会帝国主义强化资产阶级专政和加强争霸实力的需要,1964年以后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改革学校教育制度。一方面继续改组学校体制,一方面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对人文学科和数学、自然学科的内容进行了改革。七十年代以来,又公布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以下简称《教育立法》)等教育法规,使苏修的学校教育制度更加系统地立法化。《教育立法》(1973年)规定,苏联的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行政管理和学制结构美国教育历来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权力分属于五十个州及地方政府。联邦政府在教育上“负有鼓励、资助和领导的责任”。直接领导全国教育的政府部门是卫生、教育和福利部中的美国教育总署(USOE 又译联邦教育局),其职责包括进行教育研究,承担单独一州所无力举办的教育事业,管理联邦拨款计划。此外,教育总署署长还主持“联邦政府各部关于教育联系委员会”,联邦政府里有好些部,如国防部和内政部,往往动用大笔经弗,推行特殊教育计划,也影响到整个美国教育。联邦通过一系列教育立法,如一九五八年的国防教育法,一九六三年的职业教育法,一九六四年的经济机会法,一九六五年的中  相似文献   

9.
去年四季度有幸参加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的职业技术教育代表团,对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考察。考察的时间虽然不长、考察的深度也还不够,但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却颇多启迪,愿意写出来,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战线上的同行们参考,俾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彭正梅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国内有人称之为通才教育)源于古希腊以培养多才多艺的博雅的和有教养的贵族为宗旨的自由教育。它既是一种文理科基础知识的教育,旨在纠正过于专门化所造成的知识的隔离与偏狭,...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有许多关于教育和训练课程方面的新思想,但是透过具体细节,都隐含着教育的目的一一即学校教育的目标及其体现出的价值。这才是本文要讨论的症结所在。为此本文将:1.指出教育所面临的批评;2.指出一些针对批评而进行的容易引起混乱的安排;3.指出根据教育目的而提出的更深刻、更富哲学含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 《教育》2009,(1):60-60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显有分别:职业教育好像一所房屋,内分教室、寝室等:有各别的用处;普通教育则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台亭阁等建筑起来。故职业教育所注重的,是专门的技能或知识,有时研究到极精微处,也许有和日常生活绝不相干的情形。例如研究卫生的,查考起微生虫来,分门别类,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大纲或课程 :概念说明与历史梗概德国 1 5世纪以前普通教育的内容是以七艺为方向的 ,它们分两类 ,即三艺 (语法、修辞与雄辩术 )和四艺 (算术、几何、音乐理论与天文 )。这七艺是大学中学习神学、法学或医学的基础。这些学科是先后教学的 ,每个年级有它的课程。谁读完了 ,就升入下一个年级。学生每次只学习一个学习内容。年级与教学大纲当时还没有区分。什么时候学什么 ,在什么范围学 ,这个时间分配问题是由个人来决定的。近代开始时 ,人们对教育的兴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中增长起来。但起初主张中小学与大学在语言学习方面只学古典语…  相似文献   

14.
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题。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日本在战后围绕二者关系的处理所展开的课程改革更显曲折。本文即以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及围绕二者的关系所进行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建制为基本线索对战后日本大学的课程改革进行梳理。以期对我们的课程改革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一个号称“教育先导、技术立国”的经济发达国家。自明治维新以来,多次对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的体系和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但无论是局部调整或整体的改革,都经常涉及到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而职业技术课程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日本近代普通教育中职业技术课程设置经历了一个确立、调整、发展的过程,是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的变化同时并进的.  相似文献   

16.
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题。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日本在战后围绕二者关系的处理所展开的课程改革更显曲折。本文即以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及围绕二者的关系所进行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建制为基本线索对战后日本大学的课程改革进行梳理。以期对我们的课程改革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联邦德国的中学化学开始于八年级即当学生13—14岁时。头三年每周学两个课时。主要学习有关物质和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周期表和物质结构模型的基础知识。进入高中阶段(十一至十三年级)绝大多数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此篇摘译自西德国际教育研究所编的《国内外教育文献》第五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学校教育》(一九七三年第三次修订版)一书的第五章至第九章及原书附录中的部分图表。作者是西德国际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员。该书介绍的西德学校教育,只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未涉及高等教育。译文总标题是本刊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9.
战后美国大学普通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庆年  刘莉 《高教探索》2001,1(4):36-39
战后美国大学普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在内容上以人的理智发展与责任心的培养并重,在形式上以人的个性发展为旨归。其终极追求在于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人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心灵世界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中,人们对普通教育课程(国内习惯称文化基础课程)的认识一直不够统一,总体上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以及高等院校对中职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对普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开绐重新认识.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教育部于2000年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原则意见>),对普通教育课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现阶段,加强普通教育课程建设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中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