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比戏是集祭祀活动与戏剧故事表演为一体的,富有宗教色彩的羌族民间戏剧,音乐与文化相结合,表现了羌族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羌族的文化遗产,在羌族文化传承中的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载体。释比是羌族优秀文化的核心传承人群。对于释比、释比文化的文化意义,目前学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误解。这些误读、误解造成了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困境,造成了羌族释比文化始终无缘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羌族文化的语境,对于释比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释比经典存在白、黑、黄三类范畴。羌族的释比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样的文化形态表述,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定义。释比、释比文化应当可以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理县释比戏凝聚着羌民族的情感与生命,积淀着羌人的历史与信仰,是研究羌族文化不可忽视的课题。文章从理县地区羌族释比戏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入手,分析和探索了释比戏的本质特征,以期呈现出羌族戏剧文化的丰富性特征,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这一活态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释比——羌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释比被称作羌民精神领袖或“大百科全书”,是因为释比文化与羌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释比地位至高无上。 释比,羌语指男性萨满(一些汉人称他们作“端公”),羌语不同村寨又称之为“许”、“比”、“诗卓”、“活鲁”等。 羌族释比不脱离生产劳动,也同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千百年来,释比收徒和盖卦的施受内容规程,是严格而保秘的。其3至9年或更漫长口耳相授的经典,无书而播所研习的“秘术”,更给释比及其释比文化罩上  相似文献   

5.
掀开羌族《释比史诗》神秘的面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传承全靠释比,由释比一代代口传心授下来。释比说唱的内容就是一部部羌民族历史发展的史诗。由于误解与偏见,羌族史诗一直未能展示其容貌。笔者通过大量事实来佐证羌族《释比史诗》的客观存在,给羌族《释比史诗》一个公正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羌族释比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民族的百科全书,释比是羌族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释比的言行与传承的释比文化。规范、促进了羌族社会的发展进步。羌族人崇拜万物。崇拜自然,感恩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条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神的旨意规范人类行为。以“神树林”的结果作为生活教材与教育典范,把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到释比经典形成习惯法而继承发展,科学地、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而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的先进的自然观念。  相似文献   

7.
释比在羌族传统社会中掌握地方知识、传说,沟通神灵、祭拜祖先,是羌族祖先记忆与神灵观念的权威阐释者。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阐释羌族"释比"的信仰、唱经、仪式的文化内涵,对研究羌族文化如何依靠释比保持本民族的原生信仰体系,以及释比文化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羌戏”是对羌族戏剧的简称。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羌戏”分布在此地带上,既有剧本搜集整理,又有多种活态演出,还有学界有识者的研究。结合羌族戏剧存在现状,从宏观上对之可作如下把握:“羌戏”主要有释比戏和花灯戏两大类型,“羌戏”的存在及演出以民间性和仪式性为两大基本特征。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中国有丰富的戏剧文化遗产。无论作为民俗艺术还是作为村寨艺术,羌族戏剧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羌族戏剧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它是我们研究中华戏剧共同体所不可缺少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羌族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以羌族文化的代表人物“释比”为切入点论述了羌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处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羌族文化的传承和"释比文化"息息相关,释比是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震后社会各界对汶川的羌族文化和大禹文化保护备加关注。虽然很多羌族文化遗产受到损失,但政府和高校对其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