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价值实践是主体价值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价值体系对个体道德价值体系的定向整合与提升, 是个体道德发展中历时性价值建构与共时性价值整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主体价值体系建构与整合:一种新的德育本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价值实践是主体价值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价值体系对个体道德价值体系的定向整合与提升,是个体道德发展中历时性价值建构与共时性价值整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科技革命、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缩短了人与人之问的距离,不同的、多样的思维观念、价值标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纷繁复杂中寻求人生的定位,找寻生命的真谛所在,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采用正确的德育手段、方法,指导和帮助青少年一代甄选和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已直接关系到其优良道德品质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傅敏  王亚斌 《教育研究》2021,42(4):74-81
经验德育是研究者通过对杜威经验德育思想的提炼和阐发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相比同源于杜威哲学的生活德育,经验德育显现出落细、落小、落实的学理优势.从价值本性来看,经验具有价值嵌入的内在特征,它与个体道德成长相互缠绕、双向建构.经验德育强调立足个体的现实处境和经验生长方向理解道德及其评价,它的起点是学生个体生活经验中的亲身实感,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意向化的行动和反复价值体验,逐渐在道德意识深层形成价值自觉.经验德育以经验为核心促进个体的道德学习与道德成长.经验德育实践需要观照学生的价值世界,以提升价值判断力为核心任务,以日常价值事件为内容载体或契机,以基于主体间交往的价值引导为主要方法.经验德育蕴含着鲜明的价值立场和实践向度,只有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和心态去体验、思索那些价值原则在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作用和意义,才能不断提高其价值判断力和价值自觉,学校德育才能真正摆脱目前困境而获得其自身的价值确证.  相似文献   

5.
价值作为主体与客体这间的一种关系,与实践共同构成现代价值论的基本要件,价值具有独特的属性与内涵,无论是从其起源和自身的确立,还是从其检验标准来说,它都与实践存在着内部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裘指挥 《江西教育》2001,(11):24-25
当前德育实效不够理想的原因,从根本上看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过程的本质和特殊性的认识不透。特别是许多德育工作者习惯于把德育过程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忽略德育过程中的“特殊双主体结构”,未能深刻理解德育过程固有本质赋予德育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内容、方法等的特殊意义。本文拟就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特殊性做一点探讨。一、德育过程本质的界说根据唯物论的观点,在事物发展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对象这一内因的能动作用,德育工作者的作用是组织适合德育对象…  相似文献   

7.
复杂科学作为研究复杂现象、复杂问题和复杂系统的科学,是研究如何按照事物本来的复杂面目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及其变化的一门新科学。复杂科学的整体性、动态性、非线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为现代德育评价注入了一股清新气息。复杂科学视域下的德育评价改革,应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一元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8.
9.
当前大学生所持的品德观整体上是积极的,但在正直、责任感、奉献精神、勤俭节约等方面还有欠缺,且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都存在着差异。重视道德实践,强化道德责任,重视道德自我教育,是当前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道德价值教育:德育与价值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红仔 《教育探索》2003,1(2):97-99
价值概念经由多学科的整合,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主要讨论其在知、情、意三方面的心理表现及与其相对应的真、善、美道德价值理想的观照、追求和享用。社会道德的核心在于引导人们实现求真、向善、获美,从而实现人的知、情、意三方面的基本需要。以此指导我们构建当前的德育价值体系,大众道德的核心应该以承认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和价值理想追求为前提,以满足人的基本功利需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道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着重探讨如何将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传统道德教育,内容虚空,目标过高过大,缺乏生活化,缺乏应用的感召力,实效低靡,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道德教育缺乏正确合理的定位,致使道德教育不能适应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变化。因此,我们认为遵循“四化”原则,对道德教育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4.
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自主选择是道德学习在生活中的发生路径,家庭是个体最先接触的环境,对个体道德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父亲作为家庭德育生活环境的主要参与者与建构者,明确自己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生活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道德引导,对于避免孩子认知混乱,使之树立正确道德观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念教育在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学生价值选择应当遵循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相统一等原则,应该具有集体主义、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工具理性视域中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理性以其特有的逻辑,型塑现代社会和现代道德教育。工具理性的宰制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危机——边缘化和工具化。工具化的道德教育不仅未能教化人,反而成为规训人的重要力量,这是现代道德教育存在的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弊端集中体现在德育重政治。轻道德,缺乏主体性教育。为此,必须从健全德育工作目标体系,改善德育工作环境、拓宽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改变德育工作滞后的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要求。从价值论视域审视“以人为本”,其哲学意蕴在于:创造价值是人存在的意义,人的需要是人创造价值的动因,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改革开放为社会个体成员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这对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起到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未来得及重构的时候,这一冲击带来的显著的负面效应就是社会道德的滑坡。在整个社会道德环境处在低水平阶段的时候,我们应当更加维护好儿童的道德教育,这承载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希望。但是,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是照亮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所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