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六、21世纪是教育观念大变革的世纪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年,我们曾有过一个21世纪的大讨论,几乎各个行业的专家都有一个对于21世纪的展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当时的看法则是:21世纪是教育革命的世纪。  相似文献   

2.
四、中国当代社会与教师的主体性 毫无疑义,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之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的普及和教学内容的变化中.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民能够获得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和在西方教育的影响下教育内容的根本变革上,而并非表现在教师主体性地位的逐渐加强上。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最初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其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有其主体性的。也就是说,对于教育,教师的主体性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体现教育本质的因素。但是,随着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却逐渐丧失了,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也逐渐丧失了。这在理论上似乎是极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4.
二、学校教育的“元模式”与教师的主体性 我所说的学校教育的“元模式”指的是在学校教育最初形成时的那种最简单的结构形式。在那时,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教育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还没有因为社会的普遍重视而使其与各种不同的社会事业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的中国,甚至在当代的世界,教师的问题越来越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构思和策划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近期和中期蓝图,是各级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05年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一个普通而特别的群体.他们承担着神圣的教育使命,却长期处于尴尬的地位。社会、学校、家庭、学生都对教师寄予过高的期望,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是一个很为难的角色。在初中语文多年的从教经历中.对于诠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的问题上.笔者谈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9.
作为高师的文学教师,我知道,我在这里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批评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中学语文教师受目前中学教育模式的束缚,有着许多的无奈,但我还是愿意坦率地谈出我的看法,因为我们毕竟不能等教育模式完善之后再来要求我们自己,而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促进教育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学质量的控制者,因此教师的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关注教师的素养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人品教育素养,教育观念超前的教育素养,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胜任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素养和教科研能力的素养。也只有具备这些教育素养,才能上好语文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语文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戴凤君 《成才之路》2012,(25):32-32
教师的语言文字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语文教师既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修养,才能完全胜任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因为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学校教育首先关注的问题.具体来说.应提高语文教师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主体论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哲学理论,为我国的主体教育及主体教学论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的教师培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研讨式教师培训中应用主体论,我们特别强调明确培训机构的办学主体责任;突出学员在治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训系统运行的主体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申东城 《学语文》2022,(5):19-22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程翔在一线教学30多年,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他常提出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自身素养,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四个方面: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做厚基础的人;语文教师要多借鉴、多思考,做会创新的人;语文教师要多慧眼、多方法,做会设计的人;语文教师要多反思、多积累,做会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5.
孙建新 《考试周刊》2013,(63):184-185
教学工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教学活动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学"是活动的主体,"教"是活动的主导,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教育之后,教学的重心转变到学生身上,并且学校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守旧的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采取互动与反馈的手段,教育者在完成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才能看到自身教育方法不足之处并改正,领悟教学真谛,在信息变化迅速的时代里做好教育工作。现在的生活节奏快速,每个时期的形势都不同,中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加之中学语文课堂比较枯燥乏味,更需要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课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课堂教学反思的类型,为语文教学同仁提供有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师是极具特殊性的专门职业。从业者必须通过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系统教育与培养,才可能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而且,在大学毕业时所具备的还只是仅能满足当下需要的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工作后要能适应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就必须进行专业化发展。这里的专业化发展是指中学语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相似文献   

18.
这里讲的主体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的思想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要素有机整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路人,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能不能把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课堂教学论》第55页)然而.在日前的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其根本原闪是教师缺乏主体意识。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我们认为。教师要牢同树立主体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真正地转化为教师自身内在的需要.继而形成日常的教学行为.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学习者,是基于教师发展的主体立场提出的新命题,既契合职业本性,也适应时代精神。教师作为学习者,目的维度是"学以成人",内容维度是"学致广大",动机维度是"学起内需",过程维度是"学于互动"。成就教师作为学习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增加教师自由时间为宗旨制定政策,学校要以激发教师真实学习为目标规划发展,教师本人要超越功利化学习重建"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是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从理论上讲,它是在聘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或一个区域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设置岗位,聘请具有教师任职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人事管理制度,它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从这个假设出发,我们采取方便抽样和立意抽样方法(两种非概率抽样方法),选择了崇阳、浠水、兴山等三个县作为全省的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调查,所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及其分析结果,可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