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08,(9):46-51
"翻译与多元文化"是前不久在上海结束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题。这个主题也正是当今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所阐述的精辟见解,蕴涵着外宣工作者深入思考的永恒话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接受专访时指出:"本届大会的主题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对文化多样性的共同关注。"他同时表示,我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在国际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要建设和谐世界,就需要加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感情。在这其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翻译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工具。原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在作主旨发言时表示:"西方文化作为几个世纪以来统治性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现状也使得一些西方人就认为,对他们来说是真实的东西,也必须对其他人是真实的,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曼加沙在他的主旨演讲中谈到了联合国对翻译人员的特殊要求。他说,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里,翻译者需要具备一种政治敏感性。他们必须清楚自己的立场,同时把个人观点抛在一边。此外,联合国的译者还必须对当今世界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国际和平安全、人权、环境保护等抱有极大的兴趣。国际译联主席毕德在专访中谈及东西方交流的话题时说:"人们常常会对不了解的东西产生恐惧,并会从自己文化的角度进行猜测",翻译的作用就是打破人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郭晓勇在本届大会召开前夕做客中国网,他对于大会主题彰显翻译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现实世界多元化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在接受专访时详细介绍了本届国际译联人选和国际译联的发展方向。他认为,只有整个国际社会都理解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翻译工作是需要职业翻译来做的工作时,才能真正保证翻译的质量。为了同读者一起分享上述精彩论断,也为了让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题"翻译与多元文化"带给我们的启迪延续下去,本刊将部分主旨演讲和专访的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2.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离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发展了独特的黑人文化,如街舞、街头涂鸦和嘻哈音乐等。其中,嘻哈音乐(Hip-Hop/Rap Music)是一种由美国黑人创造、推广和表演的音乐类型,也是当今世界流行乐坛最广为传播的音乐类型之一。然而,在这种音乐中,黑人歌手会在他们的歌曲里直接使用“nigger”(黑鬼)。“Nigger”作为一个被赋予了明显文化和种族特征的词,对美国黑人而言是带有贬义的禁忌语。但是,在嘻哈音乐中使用“nigger”已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可接受行为。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可以对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潜在后果展开分析,并对了解其他世界文化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四月的浙江遂昌,姹紫嫣红。4月8日至10日,来自海内外的八方宾朋,欢聚山城遂昌,一同见证了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满城尽唱《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优美而熟悉的唱词又一次萦绕在遂昌,这是各剧种《牡丹亭》"回家"艺术展演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5.
晁舸 《文化学刊》2015,(1):97-101
目前的主流定义都将文化看作一种"集合"。然而这种"文化集合论"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体现在诸如指称、认知、分类、个体及偶性等方面。究其根源,在于错误理解了"一多对应"的实质,即文化并非"集合",而是"共相"。经分析可知,该理论能够消解内在矛盾,实现理论自洽,为厘清文化定义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简称“名城会”)是一项由国家文化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南京市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承办的国际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7.
苏立新在《人民日报》2007年5月15日第5版撰文指出: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受过垃圾短信的骚扰之苦,“躲都躲不掉”成为共同的无奈。这样的情况下,一则消息的出现令人欣喜。由中央精神文明委与信息产业部指导的“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向全社会征集并鼓励转发积极向上的“种子短信”。吸引了350万人参与,影响人群超过1亿人。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0,(5):146-146
张其学、姜海龙在《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身份主体是文化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争夺的主要领域。如今,身份已日益意识形态化了,以意识形态化的身份认同观看文化身份,就不可避免地把文化人种化,认为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种族决定文化,人种间的差别决定精神、能力和习俗等的差别,并把这一差别绝对化,对混血现象加以排斥,反对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混合,表现出对玷污的焦虑,害怕失去血统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有人还要重走长征路?为什么炮火刚停,就有人要以生命作价,穿越阿富汗和大片的中东地区,执著地用脚去审视那片硝烟未尽的土地?这样的经历给记者留下了什么样的财富?这样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大运河之旅》,仍能感到,记者的脚印能延伸多远,读者的视线就能延伸多远,思绪也会随着作者的脚步和仰天俯地的笔触和镜头而起伏流动。 沈兴大,高级记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938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历史系,当年,即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任记者。几十年来,采访过许多部门和行业,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作者从《今日中国》副社长、副总编的位子退下来后,眼睛几度手术,但这样的经历带给的财富把他心里的房间占得满满的。他想把这种经历积淀而成的财富,手写成几十页的稿纸,满怀热诚地想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留下什么。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我们更感受到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他所钟情的事业。 他说:“写有深度的稿子,不去那里采访是不行的。虽然网络迅捷,但网络和资料上的东西不管怎么用也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他认为,只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才能去体会那片土地上的热度。能否真正挖宝藏,有时候就在于你是否比别人多走了一步。 从北京为起点,流经多个省市的大运河,已有2400多岁了。大运河依旧,而时代在发展。作者在谈到大运河时说:“如果再走大运河,我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我既为当年没有看到没有写到的地方深感遗憾,也为当年留存在路上的故事激动。遗憾,是因为后来又对运河的认识有了新的发现,进一步深化,比如当初占  相似文献   

10.
明代伟大剧作家汤显祖曾在浙江遂昌任县令五年,其家喻户晓的代表作《牡丹亭》就是在此期间酝酿创作而成。十多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打造“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和昆曲世界文化遗产”三大世界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和2006年夏季,美中两国分别遭受了飓风“卡特里娜”和强台风“桑美”的袭击。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本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报道是很不相同的。本文以自然灾害发生后1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对“桑美”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的报道为对比样本,通过对两家媒体报道内容构成、侧重点、新闻价值体现、对待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论证新闻文化不同对媒体的报道影响;并基于此对国内媒体的“对外报道”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0,(3):97-97
<正>程斯辉在《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z1期发表《何为大学之"大"》的文章指出:我国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着值得深入分析与反省的问题:其一,大学之大气魄不够;其二,大学之教化功能退化;其  相似文献   

13.
所谓的“90后”,特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群体。《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在1990年至1999年之间出生人口约有1.7亿,仅2012年已有620多万“90后”员工踏入了社会工作岗位,是2010年的3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红楼梦》汉英语料库对比研究和翻译活动中母语文化的问题,分析的对象是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的案例,分两个方面进行:内容和技术。内容上,本文关注母语文化的真正含义和影响;技术上,关注计算机的检索是否做到毫无遗漏、研究者是否正确诠释检索和统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3,(1):80-80
袁祖社在《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思考“中国道路”的时候,中国学者无一例外都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进行的。为此,首先要弄清何为“全球视野”,如果我们是以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完成别人对我们的角色预期,甚至把别人的注视“内在化”,  相似文献   

16.
杨家玲  李玉泉  黄晓云 《职业圈》2011,(29):10-11,25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发展,企业文化“低碳化”建设对我国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环境保护问题日趋严重。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在《京都议定书》中,用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以墨西哥独特的亡灵节为文化依托,讲述了一段亡灵世界的冒险故事。影片以鲜明的死亡美学脱颖而出,表现出的新奇的死亡文化认知具有丰富的艺术伦理价值。该文以死亡美学为视角,以影片中所阐发的“终极死亡论”为切入点,探讨跨文化语境中,“终极死亡论”与中国传统死亡文化所阐发出来的共通性,感悟跨越时空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该文将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华裔女性移民置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中进行考察,认为既有研究将之定义为传统中国母亲,固守中国传统文化,是忽略了“持家”在华裔族裔文化身份重构中的影响。该文以《喜福会》中的母亲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融合角度辨析母亲在华裔族裔文化身份重构实践中何以被定义成社会的“理性”因素,指出她们利用沉默持家参与到族裔文化身份重构进程之中,成功地将“偏执专制”的母亲负面形象转化成正面的“族裔母亲”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非但不是消极保守派,反而是重构华裔族裔文化身份的积极力量,有助于延续和发展华人族裔文化、重构族裔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