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订单教育是改革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有益尝试,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订单教育在我国实施还面临着政府管理缺位、职业学校难守信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难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等问题。对其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是订单教育在我国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高校订单教育的产生、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教育是在高校多年产学合作办学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一种校企从学生选拔、培养、考核到就业全程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办学经费和实践教学条件的产学合作办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比较明确、单一,随着校企在实践教育环节合作的日益紧密和科技发展对学生职业技能要求的提高,逐渐形成了成熟的订单教育模式。在本科、研究生教育领域,为使学校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近年来也产生了订单教育模式。该模式是高校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必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订单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也是学生就业的理想渠道。本介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订单培养”实践的过程、方法和经验.阐述了对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订单教育模式克服了以往职业学校办学中的盲目性,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专业对口,所学知识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管用、够用、能用,学习目的明确,实用性强,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5.
刘伟  杨江涛 《大学时代》2006,(9):148-150
我院“订单培养”办学模式已形成规模,做好“订单培养”班学生就业、择业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订单培养”班学生的职业心理现状,寻求深化“订单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玉梅 《考试周刊》2012,(86):155-156
订单培养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普遍认可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知识跟不上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难题。但是订单培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在介绍学院与广州新邦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开办订单班的基础上分析了订单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并提出了订单培养模式背景下课程建设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君庆 《职教论坛》2004,(10S):20-22
实施“订单”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适用人才,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教育的又一成功实践。订单教育的实质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全部在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订单教育实施的关键是学校能否接到具有一定规模的用人单位的培养订单,  相似文献   

8.
在“校企联合办学,实施订单培养”的模式下,“订单”学生能否符合企业“订单”要求是这一办学模式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订单”学生实〉-7过程中,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出发,探索如何形成好的教育管理理念,构建好的教育管理模式,运行好的教育管理方法和制度,从而促使“校、企、生”三赢局面的形成,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韩浩 《职教论坛》2005,(11S):48-51
“订单教育”被大量的职业学校所接受和采用,并且得以成功运作。为进一步完善“订单教育”,通过分析“订单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其运作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固有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吉林工商学院动画本科专业与公司开展"订单教育"模式改革实践,对"订单教育"模式内涵、改革实践和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了"订单教育"模式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实质合作等问题并提出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订单教育”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订单教育”模式的高等职业院校就业率较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今天成了一个鲜明的亮点。与此同时,学校、学生、企业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应不断研究“订单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特点、新趋势,进一步完善“订单教育”以促使其健康发展。订单教育的运作模式及其特点“订单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运作模式。常见“订单教育”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1.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这种模式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协议,即学校与企业之间直接签订“订单”,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标准、教学计划、技能与知识要求、上岗考试,为企…  相似文献   

12.
"订单"式教育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新兴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立足企业实际,通过校企双方的联合办学机制使教育更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不健全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机制,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应用型院校"订单"式教育模式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在项目管理理论视野下,应当构建项目管理办公室;签订"契约"规范应用型院校、企业、学生的行为;优化项目管理团队;完善校、企、生三方及项目管理团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订单培养合作企业、学校及订单培养毕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探析高等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对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实效性。研究表明,订单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协同,加强人才订单培养的政策扶持,完善人才订单培养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积极宣传订单培养模式,强化订单培养质量的监管等措施,以期不断提升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校企结合,“订单教育”,创新办学模式 由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曰益迫切,除高级专门人才外,对初级人才特别是对各技术工种普通操作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又很不情愿从事这些普通的技术生产、技术加工工作,所以出现了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各大专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奇怪现象。通过校企结合,“订单教育”,创新办学模式后,面貌完全改变,除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企业为学校学生生产实习提供实习基地外,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委托培养协议,并涉及各种专业工种。  相似文献   

15.
"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条根本出路,它有利于"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的形成,大大减轻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在"订单教育"办学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障碍。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订单培养"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订单教育"工作当中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的不协调之处,并对高职院校管理者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订单培养"模式下的教育质量,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任翠菊 《考试周刊》2012,(73):17-17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多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受到了许多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欢迎。但是.“订单”模式中的英语教学改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订单企业对学校英语教学的参与度不高;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职校学生的英语短期发展和长远目标之间严重脱节等。本文旨在分析订单模式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困难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订单"培养模式下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培养,即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要,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模式要求英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与之相适应,一体化构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职美术订单教育是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本文联系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学实际,着重提出并探讨怎样调整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如何加强教学改革,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如何与企业联姻,办好订单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美术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职教育"订单培养"中难点与焦点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行“订单培养”是必由之路。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路径依赖”、教育结构与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匹配、“订单”的刚性约束与学生弹性发展相悖、难以拿到又多又好的“订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阻碍,该模式的转换困难重重。对此,要坚定信心,头脑清醒,并通过经济学分析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使之扎实、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订单教育"在ISO标准下的运作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订单教育”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由学校招收学生、拟定计划,组织教学、实施管理,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培养、考核、选拔学生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按照ISO国际质量标准,从经营观念、制度系统、操作环节与物质文化4个功能各异又密切联系的环节,运作高职办学的“订单教育”模式,探索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