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涅金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先导普希金写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他是俄国专制农奴制崩溃中的社会产物。孔乙己是中国近代文学伟大的奠基人鲁迅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他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奥涅金和孔乙己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以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觉醒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中期以前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文学形象的总称,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俄国长篇小说中主要的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有: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中奥涅金,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赫尔岑长篇小说《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中的朱尔卡都林,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贵族之家》中的拉夫列茨基,涅克拉索夫长诗《萨沙》中的阿加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文学业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这些桂冠都属于一个伟大的人物──亚利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普希金 (1799~ 1837)是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却拥护、支持革命的十二月党人,他的许多谴责暴政、向往自由的诗篇在十二月党人中传诵并成为精神食粮。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为自由而战的一生。   在 38年的短暂生命旅途中,普希金共创作 880多首抒情诗, 12部长诗和一些诗体童话,还有被誉为“俄罗斯百科全书”的大型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的创作,内容上立足于现实,真实…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史,是一条瑰丽多姿的艺术画廊里,在这个画廊里有许多各具丰姿异采的优美妇女形象.被誉为“俄罗斯文学魁首”的普希金首先开创了塑造优秀女性的先河.1830年的金秋,是普希金创作的丰收季节.他完成了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接着又神速地写成了散文化的《别尔金小说集》.小说集描写了当时社会  相似文献   

6.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十章保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片断,而且其中许多地方还是用密码形式写的。探索和弄清这些片断是很有意义的。 大家知道,在普希金的手稿里,曾两次提到有一个第十章。奥涅金旅行的草稿中,有一个地方,在页边写有一个意思不清楚的注:“在第十章里”。在普希金的另一份手稿里,1830年10月所记的事项中有这样一个注释:“第十章被十九技术检查处焚毁”。  相似文献   

7.
普希金的创作,不仅以思想和形象的丰富与深刻,艺术形式的精巧,而且以体裁的多样化而令人惊叹。最初,普希金是作为抒情诗人登上文坛的。在二十年代中期,他以《鲍里斯·戈都诺夫》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基础,而在二十年代末期,他便转向散文创作。 在当时,普希金的创作,无论是抒情诗,还是悲剧,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都具有奠基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英雄》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莱蒙托夫(1814——1841)最享有盛名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高峰。别林斯基称这部作品是“一部洋溢着强大创作才能的泼辣、年轻、而又华美的生命力的诗情的作品。”(《别林斯基选集》二)小说的主人公皮却林,也被他称作是“现代的奥涅金,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普希金的奥涅金和莱蒙托夫的皮却林,都属于十九世纪前期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的  相似文献   

9.
享有“俄罗斯文学之父”盛誉的普希金(1799—1837),是我国读者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作家之一。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几乎都有了中译本。根据他的主要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等改编的同名电影,曾多次在我国放映。更重要的是,他于一八三三年构思、一八三六年写成的《上尉的女儿》这部历史爱情小说,是我国翻译的第一本俄国文学作品,在中俄文学之交的历史上起着揭幕的作用。远在距今近八十年之久的一九○三年(光绪29年),它就同我国读者见面,当时书名译为《俄国情史》,全称《俄国情史·斯密  相似文献   

10.
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构成“三要诀”(典型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为参照 ,通过对《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和《王贵与李香香》三部诗作的分析 ,说明中国文学中存在着“诗体小说”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揭示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18世纪30年代起的古典主义到该世纪末的感伤主义,俄罗斯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直到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的兴起,俄罗斯文学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兴起,首当其冲应该提及的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从他的作品开始,俄罗斯文坛上逐渐出现反映现实,描写现实的文学,揭露社会矛盾,洞察人性。此段时期的作品也由此拉开了俄罗斯文学史"黄金时代"的序幕。普希金最早开始揭露现实社会,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作品是《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是此篇散文小说集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  相似文献   

14.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伟大的俄罗斯人民诗人,他的创作把俄罗斯文学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在他之前,虽然俄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卡拉姆辛、拉季舍夫、克雷洛夫和格里鲍耶陀夫等一批天才的作家和诗人,然而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普希金第一个以非凡的忠实性和洞察力猫写了俄国风习和俄国人民不同阶层的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一),16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别林斯基则称他是“第一个既是伟大的又是民族的俄国诗人”。(《别林斯基论文学》89页,新文艺出版社)从这个意义上讲,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真正的先驱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普希金的代表作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因为它不但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生活,而且也是作者思想的忠实体现者。文中有两对主要人物的爱情是不同的,普希金对此也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本文正是通过这些内容,来了解和分析普希金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6.
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者,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亚·塞·普希金,照别林斯基的形象化的说法,他象大海一样,把过去俄罗斯文学的千万条大小河流,都汇合到自己怀抱中来,开辟了新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可以说没有一个伟大的俄国作家没有向普希金学习过,没有一个伟大的俄国作家不是在普希金的影响下发展了他的才能的,普希金的创作天才不仅打开了俄罗斯文学辽阔的领域,给它的未来指出了正确有效的道路,而且还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进入了世界文学和文化杰出活动家的行列.1799年6月6日,普希金诞生在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里.他的家曾经很富有,但在诗人诞生时已经衰落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当时的文学和戏剧界都有较密的接触.父亲本人擅长诗歌朗诵,并且在客串演出时还很成功.普希金的父母沉缅在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里,对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只是把他们托咐给家庭教师和奶娘.第一个教育普希金的是他的外祖母玛丽亚·阿列克赛耶夫娜·甘尼巴尔.她很聪明,受过良好教育,普希金正是跟她学会了用俄语读和写的.从童年时代起,对普希金思想的形成起主要影响的并不象资产阶级贵族批评家们所断定的那样,是什么法兰西精神,而是外祖母给他讲的古老的传说.普希金的奶娘阿琳娜·罗秀昂诺夫娜  相似文献   

17.
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于1884年,原有付标题:“小场景”。这篇著名小说选自一九七八年重版的《契诃夫小说选》。安东·巴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年)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短篇小说创作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短篇、中篇和戏剧,艺术成就很高,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八十年代初,契诃夫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他给一些幽默杂志写了很多滑稽小品,总  相似文献   

18.
叶甫盖妮·奥涅金是普希金在《叶甫盖妮·奥涅金》(又译《欧根·奥涅金》)里塑造的文学典型。评论家一直把奥涅金定位为“多余人”,有人据此对奥涅金形象提出了一些否定性的解读。文章结合文本主要驳论了这一解读倾向,并提出用“边缘人”一词取代“多余人”以寻求更为客观的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19.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 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与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一样,属于普希金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列。 1812年的卫国战争和1813年至1841年的国外远征的胜利,在俄国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在这股爱国热潮的影响下,俄国社会各阶层对祖国过去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普希金后来回忆,当时人们以极大的兴趣欢迎1818年出版的卡拉姆辛的《俄国史》前八卷,他在赞扬《俄国史》于一个月之内销售了三千册的情况时写道:“……这在我们国内是唯一的范例,卡拉姆辛发现古老的俄罗斯,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人们不再会浪费时间去谈论其它事情了。”接着,他又补充说,他“如饥似渴地详细地”阅读了所有已出版的《俄国史》各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