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语文》报第29期罗文同志说:《诗经·匏有苦叶》“济盈不济轨”句中后一个“济”字应为“濡”字。余冠英《诗经选译·匏有苦叶》一诗,原句是“济盈不濡轨”。  相似文献   

2.
翁德森 《中文自修》2011,(10):42-43
独特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利),则有争心。"孔子这两句原本是谈为人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课文《氓》:"抱布贸丝"的注解为"拿布来换丝",值得商榷。布,古代货币名称,又称刀布。《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管子·国蓄》:"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荀子·荣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杨倞注:"刀布,皆钱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广。"《史记·平准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司马贞索隐:"布者,言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攵部》:"爱,行貌也。""爱"之本字本为"■"。《说文解字·心部》:"■,惠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惠,仁也。仁者,亲也……许君惠■字作此。■为行貌。乃自■行而■废。"情,人之阴气有欲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下面再来看一下"情"和"爱"这两个字的字形演变情况,来理解它们的意义。■情■愛爱"情"和"爱"二字都"从心",它们的意义都和人的情感密切相关。这二字可以直接构成"情爱"和"爱情"两个词语。"情爱"包含亲情、友情、爱情等。本文主要选择含有"情""爱""亲(父母)""兄弟"(含比喻)"交""朋友"(含比喻)"夫妻"(含比喻)等一类词语来谈谈"情",  相似文献   

5.
正"方寸之地"是一个使用频率不高的成语,指心。它是一个典故性成语,语出《列子·仲尼篇》:"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也记载:"(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使用这个成语时一定要注意典故义,切不可望文生义。但是报刊上误用的例子却比比皆是:(1)方寸之地展现时间之大美(《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6.
"无独有偶",《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汉语大词典》释为:"某些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多用于贬义."这两本权威辞书均明言其"多用于贬义",笔者却有不同看法. "无独有偶"一语,最早出自何处,已不可考.刘洁修先生认为,此语"或本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一一》(《二程集》121):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汉语成语考释词典》1169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如果此"或"为"真",则其语源即属中性.  相似文献   

7.
柳永第一个大力创作慢词长调,其词在"形"(词体)与"神"(词风)两个方面,一并着力,变雅为俗,无论是声腔体式,还是审美内涵,都能够融入生活,贴近大众,深植民间。同时,在艺术手法上融会贯通,屡有新制,"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使得"词"这种本源于民间的通俗文体艺术样式,开始了从雅室文案到"勾栏瓦舍"的回归,从而开创了以俗为美的词风,以新的风貌出现于词坛,标志着词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外两个途径,一个是阅读,一个是表达。就表达说,"言不尽意"(《庄子·外物篇》),但如"立象以尽意"(《易传·系辞》),就可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的境界。就阅读说,"意在言外"(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  相似文献   

9.
"南辕北辙"(初作"北辕话楚")的本义(即字面义)是动态的:心里想往南方去却驾车向北行驶("辕"是夹住牲口的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其结果不但到不了目的地,反而离目的地越来越远.例如:"现实版南辕北辙:从北京坐车去甘肃误到福州"(《海峡都市报》2011年4月9日).典出西汉·刘向的《战国策·魏策》:"犹至楚而北行.""南辕北辙"的引申义有具体和抽象之分. 具体义是静态的,有时指具体的空间方位,即指两个地方一南一北,犹"天南地北",两地相距遥远.例如: (1)当接到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竟然一脸的波澜不惊.他知道甄靓考取了上海的一所大学.他不愿意自己的爱情就这样南辕北辙,无疾而终.(《小小说月刊》2011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0.
儿童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入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注释:说:同"悦",愉快、高兴。愠:怨恨。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论语·为政》)注释:罔:迷惘,迷惑。殆:危险。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i)。"(《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11.
教师,人称"老师",自古以来就是尊称,现在依然看好。君不见如今在公共场合或电视上出现的大有作为或小有建树的人,尽管从未当过教书匠,只要年纪大一些,或稍大一些,一般人也亲切地称其为"老师"。中国早有"五十而艾"、"六十曰耆"之说(《礼记·曲礼》),荀子有道是"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不管在"教师圈"以外被称为"老师"的人是否都"老"而且"信",至少说明"教师"、"老师"作为尊称至今并未失效。  相似文献   

12.
正15.车(車)旁《石门铭》的"车(車)"旁书写,皆是重心上提,略取左低右高之势,放左敛右,萧散从容。"车(車)"旁在铭文中出现七次,除了"输(輸)"字残泐不清,其余都可以清晰看出:两横与扁日集中在竖画中上部,中间压得很扁,第二横左侧伸  相似文献   

13.
本节课为"2015年学习促进型课堂教学变革全国研讨会"展示课例(2015年11月21日,南京市第一中学);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基础教育研究院。【教学构思】本课例内容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是基于"学历案"的一次课例设计,也是笔者所在学  相似文献   

14.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5.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6.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文中有不少表"睡"义的词语,看似同义,实则差异颇大。了解这些词语的内在含义,对正确解读古诗文,很有裨益。1.眠本义是闭上眼睛。如:"馀峨之山有兽焉,见人则眠。"(《山海经·东山经》)"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眠。"(《后汉书·第五伦传》)后引申为"睡着"。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李白斗酒诗  相似文献   

18.
不龟手之药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湃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湃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互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选自先秦·庄周《庄子·内篇·逍遥游》)【注释】①龟(jun):同"皲",手足皮肤受冻而开裂。②世世:祖祖辈辈,世世代代。③涝澼绕:  相似文献   

19.
<正>美与善,都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美学育人理想意欲达成的目标。美而不善,或者善而不美,从语文美学角度理解都是不完美的,只有尽善尽美才是语文美学的最高理想。语文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调和美善之间的矛盾,实现语文教学的美善和谐。孔子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这里的美是和善同义的。后来孔子又说:"尊五美,屏四恶。"什么是"五美"呢?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相似文献   

20.
王芳 《语文天地》2011,(18):37-38
王安石并不以词著称,词作数量也不多,今存约二十余首,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艺术性很高。前人评价其《桂枝香·金陵怀古》足堪"颉颃清真、稼轩"(《艺蘅馆词选》),《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叙史论史、以史托今,《千秋岁引(别馆寒砧)》"意致清迥"(《蓼园词选》)。这三首词不仅艺术价值高,且真切地反映了北宋当时的社会现状,更鲜明地展示出王安石不同时期的人生抱负与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