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 育要面向未来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主体性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自立、自主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自由发散 ,探索创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中心环节 ,与创造能力直接联系。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提高教学效率 ,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在“学”中“习” ,在“学”中“悟” ;在“习”中“学” ,在“习”中“悟” ;在“悟”中“学” ,在“悟”中“习”。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有效教学须让学生学“问”、会“问”,其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无须在此费口舌。而如何让学生学“问”、会“问”,则想借此一隅多说几句。一、学生不学“问”、不会“问”。这不是学生的错。学生不学“问”、不会“问”的主要成因是学生难有机会“问”、不敢随意“问”。长期没机会“问”、不敢“问”势必造成学生不想“问”、不会“问”的结果。让学生想“问”又敢“问”,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师生关系由“控制者”转向“引领者”,教学方式由“敦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学生在教师、同学的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4.
开放的语文课堂就是让课堂教学更和谐,更“活”。体现在教师的引导重在“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学生学会“觅”。如何处理好“放”与“觅”的关系?一、老师“放”是学生“觅”的前提,学生会“觅”是“放”的目的;二、教师把握“放”的时机,学生学会“觅”的方法;三、教师做到收放自如,学生“觅”有所得。  相似文献   

5.
李峰 《小学教学研究》2022,(18):83-84+87
“道”为“德”之本体,“德”为“道”之功、“道”之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问题情境、已有经验、学习活动、真实体验、师生互动”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成长,在道德认知中提升,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习作指导中,教师适时为学生创设一些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起遐想的情境,让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创设“说”的情境,让学生在“说”中想象 在习作指导时,教师可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动脑想“悬念”,促使学生运用创造性想象去解决“悬念”,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象,让学生在“说”中受到启发,在“说”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双向活动。教师之“教”离不开学生,学生之“学习”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学生则发挥“主体”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教学”之成败,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这双方面的诸多因素。那么,在众多的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核心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三个字 :“实”、“疑”、“活”。“实”即“真实、扎实、朴实”。教学的“实”即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有效地、深入地学习。“疑”即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伴随着对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赵云珊 《江西教育》2023,(19):70-71
“以做导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寻“做”的内涵、探明学生“做”的程序、探求学生“做”的品质,从而充分发挥“做”的功能、体现“做”的价值和意蕴;要积极打造学生“做”的平台,赋予学生“做”的权利与时空;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建构、在“做”中创造;要能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与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的大学书院不管按何种模式运行,对书院最普遍的理念共识是书院要“以学生为中心”。当前随着对“以学生为中心”概念研究的深入,“学生能动性”被视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核心。“学生能动性”是学生为发生改变积极设定目标、进行反思、做出负责任行动的能力,“学生能动性”不是学生固有的品质,需要在“互动”的环境中培养,能动程度依赖于环境的支持度。培养“学生能动性”是信息技术时代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迫切诉求,但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关“学生能动性”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多。大学书院作为人才培养创新的试验田,“学生能动性”培养应成为重要着力点,大学书院应从情感氛围、师生互动、通识课程、学生自治、选择机会等方面着眼,促进学生能动发展,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个性化”的提出体现“个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作为具体的“教学建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首先,“个性化”的取向契合了语…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在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中若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让他们拥有“四金”:即要有“金字塔”“、金钥匙”“、金刚钻”“、金翅膀”。一、营造“金字塔”——积累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怕说,视说话为畏途,究其原因就是感到无话可说,那教师就应为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教会学生积累:1.在语言上积累郭沫若曾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相似文献   

13.
“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以知识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在于“目中无人”、“心中无人” ,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学生与社会的对话机会 ,排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任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必须在一定的交往情境中、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孕育、生成、发展 ,这是教师无法包办代替的。“对话”创设了生动、真切的交往情境 ,构建了学生具体、真实的体验平台。没有对话 ,也就没有人的发展。新课程语文教学需从哪几方面帮助学生开展“对话”…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放学生的学习心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创造性,让孩子们尽力跳出“框框”。一、让位还权,不封杀学生的“嘴巴”陶行知先生在“六个解放”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当前,课改中仍有部分教师为了“严肃课堂纪律”,要求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显然,这种做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参与教学双边…  相似文献   

15.
《煮书》是一篇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的应用性课文,于老师创造性地组合教材,课前让学生自学《煮书》,课上让学生运用“煮书”的方法“煮”读《荷花》,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把发现留给学生”,使其在创造性的阅读中展现个性。学生“煮”中见悟、“煮”中得法、“煮”中怡情、“煮”中显能,“煮”活了《荷花》。  相似文献   

16.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然而在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忘却了学生这一“向”。尽管他们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汗流浃背,岂不知这种“一言堂”的“独脚戏”,既不利于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 我曾听过西安市莲湖区青年教师陈为民的一节美术课,深感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渴求接受、掌握知识技能的做法颇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张毅 《高教研究》2010,26(2):27-30
高校的“问题学生”一般来说个性特征比较突出,“缺陷”与“特长”并存,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使然。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看待“问题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问题学生”;通过提升“问题学生”的“软实力”、加强跟进性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个性成长档案袋等路径来有效转化“问题学生”,发挥潜能,促使其全面发展,也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公平,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赵斐虹 《文教资料》2009,(33):44-45
本文围绕“帮助学生建成自己的言语世界”中心议题,从“让学生言语自由放飞”、“让学生寻找生命的语言”、“捕捉学生言语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在读书中学习言语”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从“应试教育”的“灌”、“抱”、“统”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中精“导”多“让”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 :  “精导”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  精“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好“导演” ,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拓展思维的启迪者 ,质疑问…  相似文献   

20.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志。在这一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讲授”知识、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激励”学生。在教师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同时,学生也在帮助教师有效教学.所以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