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其实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量的方面看:农业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产品体现为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平均利润,为经营农业的资本家所占有;剩余价值的另一部分,形成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为土地所有者攫取去。所以从量的方面看,资本主义地租,既不等于农业中的全部剩余产品量,更不等于农产品中的全部剩余价值量,而仅仅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质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第三卷从作为使用价值唯一衡量尺度的"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脱离市场而人工计算的思路中,设想消灭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其空想性很显然。后来,马克思本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实际上也已经否定了这种观点。在我国已坚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在党的十六大后,何炼成等学者继续张扬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价值是商品经济中,实现劳动社会联系的特殊形式;两种商品交换的基础是等量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这是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质和量的最抽象最本值的科学规定,它带有粗糙性和简约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的思维行程中,抽象原理导致具体再现的就是商品市场价值量的具体确定,市场价值理论,是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从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到量的规定性,从价值的内容,到价值的形式,都作了透彻的说明。但是,不应该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就仅仅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内容,认为这就是劳动价值理论的全部。事实上,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只是揭明了商品价值的一些最本质的关系,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至于其它一些有关的重要问题,例如,价值量为什么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究竟如何具体确立?价格的运动规律如何?等等问题,在《资本论》第一卷中  相似文献   

5.
一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经济现实中表现为利润。马克思把利润称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这一定义,包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表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又表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歪曲表现形态。我们对利润的分析,必须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有三个组成部分,即:c v m。其中,c是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部分,v是劳动者再生产的相当于自己劳动力价值的部分,m是剩余价值部分。这一公式表明:一、生产商品的全部耗费,都是劳动的耗费。相当于c的部分是物化劳动的耗费,相当于v m的部分是活劳动耗费。二、v m部  相似文献   

6.
宋涛  顾海良 《科技文萃》2005,(4):98-101
1.前面已经阐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现在要进一步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这里的分析,将一步一步地揭示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之一中,我们已经知道,《资本论》终篇再现的思想具体是资产阶级财富,这是从总过程的角度来看的社会总资本及其产品。在研究之二中,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从这种总体是具体的商品和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出发,根据原先已揭示的一般规定论述劳动价值理论的具体化。现在,我们则要探讨马克思如何从财富总体作为总资本及其存在条件出发,再现现实的资本导致资本理论的具体化。所谓资本理论的具体化,根据马克思在第三卷开头的说明以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上说,生产关系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要分析这四个方面的情况,揭示其经济运动的规律,从而论证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在四卷《资本论》中,每卷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每卷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全书研究对象总体中的一个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拙作《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82年第5期)、《也谈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与徐节文同志商榷》(载《经济研究》82年第10期)等文中提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方法,生产劳动的根本标志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赋予劳动的社会形式规定性;劳动内容是社会形式规定性的物质承担者;从社会形式规定性和劳动内容两重见地考察,是理解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关节点之一。马克思的上述理论方法,是在继  相似文献   

10.
宋涛  顾海良 《科技文萃》2005,(5):110-115
15.如果工资因劳动力价值降低而降低了,那么以前投在工资上面的资本,就会有一部分游离出来.这个部分现在可以由资本家自由支配了,因而可以当作新的投资来利用,--或者用来扩大同一企业,或者用在另外一个生产部门,从而使总资本有更高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11.
梁蒙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4):109-110
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两条基本的重要的线索:一条是五种关于利润的观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另一条是为什么旧经济学家会混淆利润和剩余价值,看不到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本论》理论结构的终点研究甚少,重视不够。其实,这是《资本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重要性决不亚于对《资本论》起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不仅包括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而且包括从本质到现象的过程。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其逻辑的展开上,就包括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资本论》第一卷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第三卷则是从本质到现象的方法。从本质到现象的方法,也就是用本质去说明现象的方法。事物的本质是从纯粹的形态上来考察的东西,是隐藏在现象后面的实质性的东西;而事物的现象不过是本质的外化,是本质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有着多种规定性的东西。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虽然是统一的,然而并不是等同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要理解和说明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对于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存在着不同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有的同志认为,级差地租的产生,一般的共同的经济条件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因而认为级差地租本质上是一个商品经济的范畴。第二,另一些同志则不同意上述说法,认为产生级差地租的关键在于作为经营对象的土地的独占、使用和支配。第三,有的同志采取了综合态度,认为只有作为经营对象的土地的垄断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第Ⅰ卷中商品货币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意义蒋宏宾《资本论》第Ⅰ卷的商品货币理论《资本论》全部理论的基础,既适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拟就《资本论》第Ⅰ卷中关于商品货币的基本理论对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划时代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经典,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生产过程的深刻分析,彻底弄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从而揭示了其发生、发展直至灭亡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资本论》问世以来,尽管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之百般歪曲和攻击,它仍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传遍了整个世界,并对整个  相似文献   

17.
一建师范大学陈征教授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从1977年起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讲解《资本论》的著作即《〈资本论〉解说》(以下简称《解说》)。十几年来,不断修订(目前已是第三版),一印再印,可见其读者之广,影响之大。《解说》受到欢迎,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研究客观过程的规律,但体现着双重主体性:有客观主体和主观主体,前者是被研究的对象,后者是研究者主体。后者通过研究前者的行为及价值,展示自己的价值和理念,是对前者的超越和批判。了解《资本论》的双重主体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它系统地完整地论述了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我们进行价格改革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就马克思《资本论》的价值理论,我国目前的价格改革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值纪念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从实践出发,反复学习了科学巨著《资本论》,对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不断加深理解,不断有新的认识。比如对马克思关于合作经济的理论的认识,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