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紧扣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白银区文教局薛兰祖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已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专门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查,通过深入学校听课、查阅学生的作业及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总的感觉是:“课堂教得多,作业留得多,测验考试多。”这“三...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下校常听到教师们的埋怨:学生作业怎么糟糕、测试成绩一塌糊涂、两极分化怎么严重等等。对此,我思绪万千。翻开一本本听课记录,回忆起听课中的一幕幕,总体给我的感觉是:课堂似乎比原来“活”了,学生似乎也更“愿意”学了。在痛心学生历史水平下降的同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罗永花 《双语学习》2007,(4M):118-118
中学物理知识较于其它学科显得更为抽象,而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的直观性优于抽象性,他们往往更容易接受生动有趣,新鲜奇特和运用形象性语言的事实教育、说理教育和探究教育,因此,中学生对常规物理课堂教学往往感觉太抽象,甚至感到枯燥无味,教学课堂容易处于沉闷状态。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调控学生的听课情绪,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达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我认为:善于“激趣引思”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因为“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思”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检查、了解、指导老师教学的基本手段。以前听课我都是坐在学生后面,面对讲课的老师,因为这样更容易观察老师的表现,这是大家公认的正确做法。一旦因故(一般是因为听课迟到)坐在学生的前面,就是别人不说什么,自己也会感到别扭,因为这样不便于全方位地观察老师,怕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近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逐步确立,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的关注教师的“教”变成了关注学生的“学”。由此,我感觉坐在学生的身后听课太“被动”,只看到学生的后脑勺,看不…  相似文献   

5.
每一所学校,都会安排教师听课活动。这是一件很正常的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案例中“走马观花”式听课是形式主义的做法,已失去了听课意义,是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是功利思想在作怪。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对教育的一种亵渎,更是教师师德滑坡的一种表现。如果学生知道教师的做法,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降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为防止教师中出现“走马观花”式的听课现象,强烈要求学校取消把听课节数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做法,这种与金钱相关联的做法不可取,听课应成为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6.
陈高良 《教育家》2004,(5):41-42
按“饮水思源”之说法,要想学好物理学,那就必须寻找“理”之来源,“物”之所在,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及认识论的观点。有很多的物理概念、规律性等知识非常抽象,学生很难懂,这并不奇怪,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从“物”中抽象出来的,如果回到相应的“物”中,有时真有“梦里寻伊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烟珊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袁玲 《文教资料》2005,(35):142-143
每当人们谈到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很快就会想到这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听:这里是指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关,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听课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会不会听课又是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的表现。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有那么一些学生,总是全神贯注地倾听老师的讲述,有时在听,有时又在记,给我的感觉总是那样井井有序。这些学生就属于那种会听课的学生。因为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  相似文献   

8.
一、要“完美”还是要真实相信在第二会场听课的老师,一定对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有深刻的印象。说这节课“完美”,是因为这节课上得“太顺了”,听到结尾处,在佩服罗老师教学设计的完美、课堂表现的精彩以及学生的出色发挥之余,忽然又生出些许遗憾来,总感觉老师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听课时,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误解”一类数学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教材中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教学时,老师不仅要学生说“对不对”,还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1)(4)两图学生的判断、说理都非常正确。当老师问学生为什么(2)(3)两题中阴影部分不能用25和13表示时,学生异口同声答到:“因为没有平均分。”老师给予了肯定,而且讲这个内容的几位老师都是这样处理这组题的。当时我总感觉这里面好像还存在着点…  相似文献   

10.
“用什么吸引学生,拿什么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这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后经常思索的问题.于是,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虽怀有对教学的热情,却总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明白了听课是我成长的阶梯.  相似文献   

11.
走下讲台     
“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我曾把这当作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直到有一天,一节课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那天因为咽喉发炎,我嗓音沙哑。我担心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我的话,于是就走到教室中间来讲课。好不容易撑到下课铃响,我疲惫地挥一下手,示意下课。几天后,在批阅学生的周记时,关于那天上课情景的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学生写道:“老师轻轻地走下了讲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好喜欢坐在老师身边听课。”另一个学生写道:“老师在下课时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在班上笑,感觉真亲切!”学生的几句…  相似文献   

12.
所谓“推门听课”指的是事先与教师不打招呼,在临上课前的几分钟,突然插到班级里坐下来听课。这是一种被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研究人员经常采用的认为是“一种有效检查教学质量真实性”的抽查方法,至今在许多地方沿用。当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推门听课”这种方法能否继续适用于今天的教师呢?笔者曾对不同年龄的教师做过个别的访谈了解:问题一:当别人“推门听课”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T1:我觉得很不舒服,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T2:我觉得很尴尬,但不能说什么。T3:当我觉得此节课…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我时常去兄弟学校听课,在这期间,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和思索。那就是每每与学生谈话时,总会听到他们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说是这样。”很少有学生说“我觉得……”“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听课是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听课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接收信息传递效果的优劣,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加强听课常规训练,使听课习惯正规化习惯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它是人在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经长期重复或练习逐渐形成的。由此可见,听课常规习惯的培养亦在经常训练。学生应该做到“一明确、二到位。三认真”。“一明确”是指学生应该明确教师的一招一势,一举一动等暗示牢记在心。“二到位”,一个是看书姿势要到位,一个是回答问题要到…  相似文献   

15.
认识张齐华老师,首先是从2003年听他的《圆的认识》开始,这一堂课用他的话说非常“华彩”,有些“另类”。尽管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的数学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厚重,尽管学生对圆的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听课的数学老师仍是有一种无比的震撼力,每个人都没想到枯燥无味、抽象严谨的数学课竟能如此的“美”。我想给评委专家的也会是这种感觉,要不然这堂课不会被评为200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第一名。但对于这堂课,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只能“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说白了就是中看不中学.  相似文献   

16.
在最近的一次听课中,一位青年教师的“诊断式教学法”,让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感觉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示了兴趣点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配了四幅插图,其中课文最后一幅图旁边有两段文字描写:一是关于“金鸡叫天都”的描写,一是关于“仙人指路”的描写。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恰好碰上领导听课。我没到黄山旅游过。于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等,都没有说明这幅图是“金鸡叫天都”还是“仙人指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是“金鸡叫天都”。于是我在出示公开课时,“仙人指路”,我是让也没曾见到过黄山的学生们来想象这块奇石的样子的,而“金鸡叫天都”是边让学生欣赏图边欣赏课文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  相似文献   

18.
教好书是老师的天职。要教好书,除了要有真学问外,还必须研究、了解学生的听课心理。学生的听课心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喜“新”厌“旧”“新”就是讲课要新颖、新鲜、有新意;“旧”,就是指时过境迁、慢三拍的东西。学生听课,是为了掌握新知识、了解新动态。如,在讲“规律是客观的”时,我就没引用用俗了的“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而是选用了刚刚发生的“北京沙尘暴”的例子进行分析说理。学生就颇感新鲜,激起了浓厚的听课兴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政治课教师要嗅觉灵敏,思维敏锐,善于从当代人们最关心的、时…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地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渠道。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力图以各种生动高效的方式,将物理学大厦的基础知识和结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适时把握老师授课的主要脉络,简明精要地记好听课笔记;不断体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学习进程中进发思维的灵光,是提升课堂听课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提升物理听课力,建议您从以下四个方面规划。1未雨绸缪,预习为先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发端,“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首先要督促自己养成习惯——每课  相似文献   

20.
崔成林 《教师》2011,(27):5-7
四、深入听课 4月21日上午,我开始了蹲点听课。这节是初一语文。上语文课的是一位男老师,这是一节“随笔写作”课,老师在黑板上给出的题目是“七色春天,____”,让学生“猜”今天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