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偏科”,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偏向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而不是学好每一门功课。本文并非谈论这个话题,而是讲另一类“偏科”。在谈论这个更大的“偏科”话题之前,我想和读者朋友共同学习一段温家宝总理日前的一次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我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可我爸爸妈妈的名字有点奇怪,在爸爸的嘴里,妈妈的名字叫"我说";在妈妈的嘴里,爸爸的名字也叫"我说"。  相似文献   

3.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这首歌如同一股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玉米”“芝麻”也于一夜间遍布了大江南北,随之而来的各种“造星运动”更是后浪推前浪,一波一波的“平民偶像”在浪尖上飞舞。这样的情景值得我们反思和追忆。在过去的岁月里,那些有幸成为众人追捧的时代明星们,他们也曾以“青春偶像”的姿态影响过一代人,他们要么有高尚的品质,要么有努力和执著,要么达到了许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事业高峰,当然,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着一个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者。如今,“偶像”在变,那么“偶像”背后的精神和价值观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4.
赵荣 《甘肃教育》2008,(6):15-15
评课是一门艺术,掌握得好不仅可以使授评双方都受益匪浅,又能增进同事之间的情谊。反之,非但不能达到评课的目的,还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课类似进谏,不但要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术。下面我谈谈对此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秦牧的散文《土地》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有人认为把“乡井土”说成是“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是错误的,因为“乡井”是一个词,指家乡,“乡井土”也就应该是指家乡的泥土,而不是“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有人为此还写信去问秦牧。得到的回答是:“乡井上”广义应指家乡的泥土,自然也包括共中的泥土。在华南,人们取土常向井中,但这不能解释为乡井上必为井中之上。并非任何地方都有井,因此“乡井上”含义自比井土要广…  相似文献   

6.
《第二课堂(小学)》2011,(5):124-125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曾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三钱"的物理大师钱伟长先生,曾经是一个文科生。他当年高考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但物理只有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钱先生仍被当年的清华大学录取了。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教育科学发展的今天,许多人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比教给他们零散的知识更为重要,它能使孩子终生受益。但是,在一些幼儿园甚至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幼儿园中,把中学里曾广为流行、现在正在力求纠正的“偏科”教学沿用到幼儿园教学之中,认为计算、语言等才是主课,而其它如美术、音乐等则是可有可无的副课,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组织“名师”送教下乡。这确实是一件利教利学的大好事。然而,笔者所知的这些送教活动中,所送的绝大多数只是一些语文、数学科目的教学示范课,而至于音、体、美等其它学科的示范课却少之又少。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按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所有课程,上好每门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村小学,具有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专长的教师严重匮乏。这些学科…  相似文献   

9.
一、明确评课目的,端正评课态度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一种态度是:积极参与。以往教师对评课总是很难为情地回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授课者怕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面子上下不去。二是参评者怕说了别人的缺点而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认识归  相似文献   

10.
全国中等农业学校试用教材《栽桑学》(浙江嘉兴地区农业学校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8月出版)有一说法值得讨论。 该书第133页第一行有这样的描述:“用手捏开砧木斜面,使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选择与砧木大小相适应的接穗头,以斜面对着皮层方向慢慢插入……”该句中的“皮层”一词所指不够明确。除该处以外,在嫁接一节中,还有多处出现这一说法。 其实“皮层”的本意是指在植物根或茎的初生构造中,表皮以内,中柱以外的薄壁细胞层。在形成次生构  相似文献   

11.
策划者语莫言获"诺奖",其作品短时间内销售一空,甚至莫言老家的萝卜也被各地游客拔光,莫言成了全中国的焦点。从大量来稿来看,同学们对莫言及其作品还是相当熟悉的,不是流于表面的称赞,而是深入其中理解其内涵,并在国内,"诺奖"热潮中保持着一份清醒与理智,极为可贵!赵花利同学说  相似文献   

12.
我说“不”     
现在想来,我还为那次坚定的拒绝而自豪。几年前,我还不过是个小孩。一次,我把妈妈送我的漂亮的水壶拿出来为门外几盆花浇水。里弄里走过的人都说水壶漂亮,我好得意。前面的花还没浇水吧!做件好事,把它们一块儿浇了吧!这么想着,我便提壶走了过去。忽然,从弄口跑进来一个比我大得多的大男孩。他二话不说就抢我手里的水壶。“你干什么!还我!”我尽力拉“我喜欢它,送我!”“不!”我坚定自己的想法。“要不这样:我给你十元,你卖给我。”大男孩随即掏出了十元钱。“不!就是一百元也不卖!”[博士小议]从童年时与大孩子的一次“水壶之争”,领悟到该…  相似文献   

13.
1919年,田君亮等一批留日学生学成归国,因久慕章太炎先生盛名,特地在上海拜见了他。田君亮年轻气盛,颇为自负,见面即问太炎先生道:"请教先生,人生要怎样才不辜负一个我?"太炎先生环顾左右,笑曰:"这是个大问题,古今思想家、政治家所见不同。"他反问田君亮:"你是否以为人生要当一个大英雄、大豪杰才不辜负一个我呢?"接着,太炎先生深有感慨地说:"你要知道古今中外的大英雄、大豪杰都不是自封的。他们在世时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  相似文献   

14.
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谦虚也看作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必须要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可是,举目四望,教室里有几个能理直气壮选自己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我平时沾沾自喜的一些教学方法产生了疑惑。于是我决定改变一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古贝 《家长》2011,(11):35+41-35,41
很多孩子为自己在学习上的偏科而烦恼:“明明我的文科还算可以,但理科很差,即便再努力,总成绩还是上不去。怎样做才能不偏科呢?”其实,偏科是一个心态问题,有些孩子对某几门课目不感兴趣,用在其上的时间不多,而在那几门感兴趣的课目上肯下工夫,结果就出现了成绩不平均的现象。还有的孩子某门课目总是学不好,久而久之就对这门课目产生了恐惧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绩也就越来越差。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只有先解决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偏科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有好多同学都是由爷爷奶奶接送的。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了,有的同学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们的爸爸妈妈。这种由爷爷奶奶教育抚养孩子的现象被称为“隔代教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因为他们要挣钱供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17.
王立平 《学前教育》2023,(18):20-21
<正>大班第一学期刚开学,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小朋友,名字叫琪琪。她个子不高,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每天都梳着两个小辫子。琪琪一来到班里,很多小朋友都围在她身边问这问那,可她一句话也不说。我发现这个小姑娘来到班里已经一周了,跟其他孩子一样吃饭,参加户外活动、区域游戏,但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一句话,只是自己一个人玩。我想她可能是刚转来还不熟悉,慢慢就会适应。  相似文献   

18.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描写 老师无私奉献、兢兢业业解惑于人的名句,人无完人,老师也是 “偏科”现象大军中的一员,“全面发展”在对学生提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面对为人师表的老师们呢?就我而言,作为一名中职体育教师,在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作为教师’若存在“偏科”现象怎么办?教师“偏科”现象有 哪些历史根源。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自身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偏科,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中、小学生偏爱某一门或几门功课,对此学起来有兴趣,也比较努力;而对另外的一门或几门功课则缺乏兴趣,学起来不够努力。如此偏科,对于全面掌握文化知识是不利的,应予纠正。造成学生偏科,一  相似文献   

20.
肖添忆 《新读写》2011,(7):15-15
花在爆竹上的钱就像一条递减曲线,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刚上学那会很迷放爆竹,恨不得每天都是春节。一来可以在放爆竹之余玩火,二来又可以和令B居家的孩子玩闹。于是,经常就“野”在外面到深夜,一直到满满一袋子爆竹“玩完”了才回家。面对既担心又气愤的父母,我总是甩出一句“下次再这样,就不给我零食吃”。然后,下次,继续“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