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伟丽 《青年记者》2007,(16):55-55
近年来,电视节目在民生新闻方面迈出可喜的步伐,像山东省内收视率居高不下的节目《拉呱》,像青岛电视台的《生活在线》等电视节目,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电视媒体不但在新闻内容中大大加重了民生新闻的分量,同时还纷纷办起了民生新闻专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卫视的《新北方》、山东电视台的《拉呱》等。其实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民生新闻栏目兴盛的原因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如何避免同质化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本地具有新闻特色的栏目是电视媒体现在亟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拉呱》作为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有地域特色的民生新闻节目,其独特的播报方式,与民众生活的贴近性等特点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其在现实操作中叶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文认为应适当的加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使电视民生新闻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解娜  于惠淑 《新闻世界》2009,(12):87-88
《拉呱》是齐鲁电视台于2005年10月31日开播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凭借内容上的本土化和曲艺化的播报方式,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山东观众的喜爱,而《拉呱》也因此成为齐鲁台的品牌节目。本文主要从节目内容、播出形式以及品牌维护三个方面揭示《拉呱》成功之处,希望类似的民生新闻节目能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5.
张瑜 《声屏世界》2008,(6):34-35
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自2005年10月开播以来,凭借曲艺与新闻的嫁接,再加上方言的播报方式,取得巨大成功,改变了绝大多数山东观众18点之前较少看电视的习惯。经过两年多发展,势头很猛的《拉呱》因其自身包含着难以克服的痼疾,遇到发展瓶颈。“曲艺”成就了《拉呱》,也制约了《拉呱》。  相似文献   

6.
王洪亮 《青年记者》2006,(16):58-59
随着电视市场的不断扩展,观众的收视视野也日益开阔,这给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带来了新的挑战。诸如,《南京零距离》、《拉呱》等地方民生新闻一出现,收视率便一路攀升,与之相比,地方时政新闻收视率为何高不了甚至有逐步下降趋势呢?笔者认为,问题就在于怎样报道,报道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7.
王昢 《声屏世界》2012,(8):80-81
我们无敌的舰队,斗志昂扬;我们御敌于门外,惊涛骇浪我们纵横在蓝海,无往不胜;我们胜利的航程,走向辉煌秉承"或者第一,或者唯一"的发展理念,齐鲁台造星、造词、造规则,成为引领地面频道发展的旗帜:《拉呱》嫁接式创新首开曲艺化新闻先河,《独家》打断式直播创领SNG潮流……2012年,齐鲁台迈步从头越,完成了三档新闻栏目《么敢当》、《101》和《小溪办事》的梯次改版,形成"新闻三塔"格局,隆起三大民生收视高地。  相似文献   

8.
《传媒》2011,(12):38-41
10月28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齐鲁电视台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曲艺式新闻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多家省级地面频道的总监、业界精英,以及曲艺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的品牌扩展,深入探讨了中国曲艺式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佩  陆懿 《青年记者》2012,(9):68-69
目前,许多电视台开设了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宁波电视台的《阿拉讲大道》、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等,节目名称和当地文化息息相关. 桂柳方言是桂柳地区官话的起源,是在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由北方方言和东北地区语言相结合的产物.桂林电视台资讯频道有一档用桂林话主持播报的新闻栏目,名叫《板路》.  相似文献   

10.
庞恩启 《青年记者》2009,(12):59-59
说起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新闻节目《拉呱》,许多人并不陌生,它采用济南话为播报语言,是目前山东省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拉呱》节目的成功运作主要得益于平民化、低视角的新闻姿态和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家长里短式的百姓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1.
出于媒体自身发展考虑,通过借鉴兄弟台成功经验,经长期酝酿精心准备,山东电视齐鲁频道于2005年10月31日推出了运用济南方言播报地方新闻的栏目——《拉呱》。该栏目每天17:30至18:05播出,一经播出即取得良好收视成绩,具体情况见图1:图1:《拉呱》开播前三个月济南地区收视和市场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媒体近年来日趋重视的一个新闻品种。 如今在报纸上,把民生新闻作为版口、栏目或专题的比比皆是。如上海新崛起的《新闻晨报》开设民生新闻版,被誉为中国晚报四小龙之一的《武汉晚报》在要闻之后即是民生新闻,《辽宁日报》将社会新闻细分四类,其中之一就是民生新闻,《新华日报》也辟有民生新闻版。有的新办报纸还将民生新闻作为主打新闻,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于2001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仅具有新闻节目的一般特性,也普遍借用曲艺等娱乐化的手段,以达到其预期的收视效果。随着民生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元素不断增多,其在主题选择、呈现方式等上面均出现了消费主义的倾向。本文以齐鲁卫视的《拉呱》为例,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媒消费主义倾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贾毅 《新闻爱好者》2011,(7):109-110
我国方言节目现状近年来方言电视节目在很多区域做得很是红火,像成都地区的《天府食坊》、《胖姐帮忙》,重庆的《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山东的《拉呱》  相似文献   

15.
张涛 《新闻知识》2006,(5):61-63
2004年被称为“民生新闻年”,紧随《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离》全国各大电视台几乎都办起了民生新闻。迅速走红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因为很多民生新闻逐渐恶俗化,娱乐化,既没有新闻性,也无关乎民生。于是很多民生新闻开始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6.
党和政府对民生意识的强调以及对舆论监督的重视,为民生新闻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开创了民生电视新闻节目先河。同一时期,各地城市电台也纷纷进行民生广播新闻的探索。2002年,当时的嘉兴台在早新闻节目中推出了《昨夜今晨》子栏目,2005年新闻综合频率又将《昨夜今晨》和《市民热线》整合重组,推出民生新闻新栏目——《阿德对你讲》,成为嘉兴广播新闻的一个亮点,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在庞大的新闻家族中,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通常把2002年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作为民生新闻开端的标志。时至今日,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全国各个地方电视台竞相开办的节目,如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重庆台的《天天630》、福建台的《现场》和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栏目,在当地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尤其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09,(4):1-1
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引领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民生新闻热潮。七年过去了,民生新闻的发展在争议中一路前行,既经历了91、部媒介环境的变迁.也逐步实现着自身形态的更迭。如今,《南京零距离》已升级为《零距离》,按照操盘手的说法,这一升级是一种高位突破,很可能意味着民生新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民生新闻30时代。在这一节点再提民生新闻,自然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等一批民生新闻栏目,都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成为当地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一问世就广受欢迎,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