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理念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基础,是德育领域思想解放的重要牵引力量。在地方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中,应树立以下四种现代化的德育观:多重性的德育功能观;全员育人的德育育人观;既面向未来又立足现实的德育目标观;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教学模式观。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德育的系统观。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迫使高校需要建立德育工作的系统观。德育工作者应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为指导建立高校德育的有机体系。联系师专实际提出了建立高校德育系统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要明确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含义,认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必要性,讲求以人为本德育的方法,避免出现一些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生态观,应如何发挥德育自然性功能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从高校德育自然性功能的含义、高校德育自然性功能拓展的必要性和如何拓展高校德育自然性功能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生态观,应如何发挥德育自然性功能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从高校德育自然性功能的含义、高校德育自然性功能拓展的必要性和如何拓展高校德育自然性功能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和根本保证。高校应树立德育为先的德育首位观、树立以素质为根本的人才质量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观、树立以实践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观、树立以师德为前提的全员育人观,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载体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高校德育与整个高等教育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新的形势,迫切要求高校德育改变传统的封闭德育观,走出以课堂为主的封闭式教育环境,融入社会大环境.树立全方位开放式的大德育观,肩负起培养跨世纪科学技术人才的重任,为完成这一使命,高校德育必须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一、由德育的行为动机教育向兼顾培育法律意识转变 传统德育观比较重视德育理论的教育,过分强调思想动机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忽视了在进行政治思  相似文献   

8.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德育有效性不同程度的弱化。高校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朱熹德育知行观是对先秦儒家及二程的德育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朱熹德育知行观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其贵知、重行和知行相须的德育方法上。朱熹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高校德育要深化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要加强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做到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0.
高校生活德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玉珍 《教育探索》2008,(11):114-115
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德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脱离。基于高校德育的现状,主要应从德育“内容实起来”、德育“形式新起来”、德育“过程活起来”、德育“手段多起来”和德育“周边环境净化起来”等方面构建高校新型德育观,使德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高校德育建设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体系的支持、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优化,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生态失衡现象,进而开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高校德育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社会信息化使高校德育面临新挑战,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高校德育必须创新.具体思路是:确立现代德育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探索适应信息社会的德育新模式;体现德育管理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高校德育观进行反思,构建“文化德育观”理念。文化德育观的构建,有利于唤醒青年文化自信意识,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以多种形式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效性关系着高校德育的成败。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价值观冲突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以及高校德育存在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性的状况,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面临困境与挑战。高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完善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效性关系着高校德育的成败。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价值观冲突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以及高校德育存在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性的状况,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面临困境与挑战。高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完善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主体性德育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它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确立德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高校德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当前的德育困境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德育内化动力不足,德育通道受阻,从而造成德育效能低下。而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其优势在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需求大,动力强,成才观教育体系宽泛,可充实的内容多,而且成才观教育切合实际,能够抓住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三生教育”,并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推行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等形式以全面落实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必将成为德育工作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高校的德育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高校德育新理念: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加强引导;从封闭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的教育观;强化全球意识,加强全球伦理教育。其次,高校德育创新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体制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构建高校德育的“自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现行的高校德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认真分析和研究大众化教育下高校德育新特点,树立科学的创新德育观,努力塑造大众化教育下的创新人格,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工作离不开环境。随着以web2.0和3G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高校德育出现了新的领域:网络虚拟环境,高校德育环境也因此而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应高度重视德育环境的新变化,树立开放、平等、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构建以网络为纽带的全方位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