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工作是新闻媒体实现宣传任务的重要一环,是新闻媒体内外劳动的集大成者.然而,由于编辑从事的是幕后工作,总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人对编辑工作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在一些媒体,"重采轻编",愿当记者不愿当编辑、当编辑也不愿在编辑业务上多下工夫等现象早已有之,也并非个别情况.  相似文献   

2.
徐军 《新闻天地》2004,(7):30-30
西班牙见鬼去了!当泣血的白色征衣,辉映着伊比利亚半岛的血色黄昏时,欧洲红魔踩着《卡门序曲》的鼓点,黯别了里斯本阿尔瓦拉德大球场。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刊界一度盛行崇“名”、惟“名”,即举凡新办杂志均需要“名家”的手笔描摹前程,需要“专家”的文字显示威仪,需要“大家”的言谈展示气度。需要“评论家”的语录体现专深。否则,就只能默默无闻,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潦倒穷年。 是凡以编辑期刊作为生涯的人,绝大多数都有惟“名”惟“专”的经历,并将这种颇有些“势利化”的理论奉为圭臬,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它,殚思竭虑地贯彻着它,把发表名人、专家的文字视为一种编辑理念,义无返顾地追求,煞费苦心地实践。  相似文献   

4.
最近,某省开展了县级报纸质量评比,某新复刊的县级报编校质量荣登榜首,可喜可贺。然而,再进一步采访,却得出个意外的结论。原来,这个第一名报纸差错率达万分之九点三,而新闻出版署规定,报纸的编校差错率万分之三以内为合格。第一名居然也不合格,由此可见该省县级报纸的编校质量该是多么糟糕!  相似文献   

5.
《光明日报》去年刊登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部分获奖名单,不仅列出作者,还列出责任编辑,让编辑同作者一起“亮相”,这在目前还不多见。一本书,一篇文章的问世,当然首先是作者精心写作的结果,但编辑从中付出的辛勤劳动也不应忽视。且不说作品从修改到定稿,编辑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单是把值得发表的好作品从大量作品中遴选出来,也需要编辑独具慧眼。让编辑同作者一起“亮相”,意味着对编辑工作的肯  相似文献   

6.
《光明日报》去年刊登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部分获奖名单,不仅列出作者,还列出责任编辑,让编辑同作者一起“亮相”,这在目前还不多见。一本书、一篇文章的问世,当然首先是作者精心写作的结果,但编辑从中付出的辛勤劳动也不应忽视。且不说作品从修改到定稿,编辑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单是把值得发表的好作品从大量作品中遴选出来,也需要编辑独具慧眼。让  相似文献   

7.
以争当“无名英雄”为荣陈宇华“无名英雄”──这是社会对书报刊编辑人员的一种崇高而圣洁的赞誉。对于一个合格的编辑来说,这一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他们刚直不阿,洁身自爱,恪守职业道德。对于经手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则消息,每一部书稿,他们从篇(书)名、标题、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血战沙场,为人民、为革命马革裹尸,固然是英雄;但终其一生,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不计名利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有所创新,也是一种英雄。凌建华同志就是这样一位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一生的“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9.
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随父母去了云南草坝干校。我插秧收麦采桑喂蚕种甘蔗,养猪放牛浇菜起圈掰玉米,全套种植养殖的活计我几乎都干过。现在回忆起来干农活仍是快乐的事。我今天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还真是那时代萌芽的。提起那个年代,大多数过来人都认为是黑暗残酷的。我读过诸如《血色黄昏》、《干校日记》这样的作品。他们多是被迫下放接受劳动改造,且干活多少和能吃上多少饭是有对应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饭岛爱可以把自己的鬻艳生涯演绎成书.我们这儿的女大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绝对隐私”明码标价。可见.真刀真枪的干。我们也并不怕她。然而更多的时候.是彼岸明火亮灶.此岸欲遮还露.炒作人人会来.巧妙各有不同。谁能说出饭岛爱与“张王恋”谁高谁低呢?  相似文献   

11.
12.
干活干活,不干不活;成长成长,成“长“不长;做个“匠人“,健康阳光。“匠之国“——看到日本人这样说自己,我受刺激了。日本驻华大使馆寄来的《越洋聚焦  相似文献   

13.
14.
正4月9日,从第四届北京阅读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系列活动将于本月正式启动。本届阅读季以"共享全民阅读·同绘中国梦想"为主题,相关活动将贯穿全年,通过开展系列群众性读书活动,整合全民阅读资源,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从4月起,一些名家将陆续出现在北  相似文献   

15.
写出受众叫好,有社会影响力的独家新闻,历来是记者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闻竞争强调“快”,所以常用“抢新闻”来形容。独家新闻做为“抢”和“快”的产物,受到格外重视和厚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独家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只此一家首先报道的新闻事实。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却使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陷入了越来越“难产”的境地。 现代通讯技术的强大功能,特别是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各种各样包括突发事件在内的新闻信息,在发生后极短时间内,就能同时传达到各个媒体,成为大家共有的“公共信息”,不仅不能再为任何一家所独有,就是想抢…  相似文献   

16.
这篇带表扬性质的典型人物报道真像网友评价的那样“肉麻”吗?它真是因为“肉麻”而遭遇“封杀”?为何这篇让作本人非常感动的报道,却感动不了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如何花钱花得最有价值、如何将物质付出变为精神享受、如何在金融寒冬之时仍然保持我们的好生活好心情?本书是一个女人的88篇花钱心得,涉及奢侈品、美容、科技、开车、饮食、职场、地产、文化、情感等不同领域的消费际遇和消费感悟。企业家唐骏、潘石屹,文化人沈宏非、洪晃等联袂推荐。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18.
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已在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中形成共识。那种画面加解说,措施加数字的旧新闻模式逐渐被淘汰。代之以更具活力和生气,更贴近生活,以事件为主体的电视新闻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不仅体现了电视新闻画面构图和语言描述(尤其是导语)的创新,更体现了记者采访作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亚辛走了,阿拉法特走了,而这一次似乎轮到了沙龙。沙龙中风导致的以色列政局突变,不禁使人想起1995年的以色列。当年秋天,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缔造者、以色列总理拉宾遭到犹太极端分子的暗杀,致使工党政府陷入混乱。在不久后举行的选举中,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击败了拉宾的继承人佩雷斯,出任以色列总理。当前以色列的情况与十年前何其相似——沙龙新组建的前进党群龙无首,而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仍然是内塔尼亚胡。拉宾撒手离去,他与阿拉法特在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和平协议日渐沉沦。而今天,人们再次提出这样的疑问:没有了沙龙,以色列撤出加沙给以巴局势带来的一线生机, 也将随着以色列政治的重新洗牌而逐渐消失吗?  相似文献   

20.
我是企业报的记者,几年来我遵命从事给中央各大新闻单位的“对外报道”工作。由于有此优越条件,于是各媒体上便常露“峥嵘”,小名不断。故而有人和我开玩笑并廉价送我一顶“名”记者的桂冠。当然,我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