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它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由于  相似文献   

2.
考察近几年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都根源于我们关于艺术教育价值目标缺乏应有的深入思考,以人文教育统领技艺教学,以大众教育取代精英教育,以审美教育超越功利教育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以加强适应性为基础,以提高有效性为目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的多样化构建,即以国家投入为主,多种投入渠道共存;教育地域的多样化构建,即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并存,并把农村作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层次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高等教育上;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构建,其实现在于双语数学模式的贯彻。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一些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旨在澄清人们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某些误解,倡导创新教育所具有的启示性的理论内涵。 一、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以人性为本位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这种理论以“完整的人”(Wbole man)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近代,教育改革活动异常活跃。有以经世致用为价值取向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有以救国图存为目的的维新改良派的教育思想,有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乡村贫民教育思想,也有以教育作为蒙蔽人民工具的党化教育思想,当然还有以正确阐述教育本质为出发点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所有这些,大大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宝库,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冯建军 《教育科学》2004,20(2):11-14
工业时代的教育是划一性的教育,信息时代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国内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在理念上对“职业”层面过于倚重,而忽视其“生涯”层面以及教书育人的|女质。在此困局下,需要对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进行纠偏,以通识教育引领职业生涯教育,以通识性作为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完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方式革新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现状。在路径上,职业生涯教育要从生涯意识启发和生涯能力实训两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以代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发展阶段。在传统教育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讲求思政理论的传输,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要培养形式。教育体制改革后,高校思政教育将关注点转移至隐性教育,希望以引导、熏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但两阶段均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本文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意在解决当前思政教育显性与隐性教育相脱节、教育成效提升不明显的问题,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以适应目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关于其基本内容的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当前,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以笔者对生死观和生命教育的理解为基础,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以全国35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实践导师和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素质的重要度期望与满意度感知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61位专家和管理者进行访谈。研究发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综合素质存在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欠缺、职业道德与情感有待升华等问题。为此针对培养院校提出以教育见习为先导,内化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端正职业理想信念;以教育实习为重点,构筑教师教育共同体,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教育研习为依托,以学位论文为抓手,强化教育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包括中国教育报在内的各大报刊杂志连续好几期都热烈地讨论了教育惩戒问题,对此有很多肯定的、赞成的意见。笔者也认为教育惩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必要的辅助的教育手段。它是指教育机构或教师依法对屡次严重违规违纪并在“温柔教育”、正面教育无果的情况下的对学生实施的以教育为前提、以惩戒为手段、以不伤害学生身心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结果的教育和惩戒。惩戒、惩罚是其手段;戒除、防止是其目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有许多优点。教育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教育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重视实践和交流。教育制度有灵活的学分制,有效衔接的分层教育制度,注重能力的综合考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尊重教育作为“人化”教育理念,是克服当前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促进二者融合的基本点。尊重教育以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体现人格尊严,激发主体学习的内在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通过发掘科学教育的人文内涵,培养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学习态度,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其主要包括: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民情教育、国情教育、生态教育六方面内容。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以促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常教育是指平时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初中生的日常教育是当下社会多数人都会讨论的热点话题,而初中阶段的教育对于初中生自身的各种习惯养成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习惯对于初中生未来的成长历程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在苏州某实验学校,校长提倡“五成”教育理念,“五成”教育理念的内容有成德以养、成学以思、成才以行、成艺以勤、成健以恒。而将“五成”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生日常教育正好是能够培养初中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主要载体,因此在面对初中生的日常教育中融入“五成”教育理念的这种教育路径是具有必要性的,为培养初中生形成“成德以养、成学以思、成才以行、成艺以勤、成健以恒”的好修养为教育目标进行具体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初中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培养初中生的良好修养和习惯,提升初中生的自身素养,体现出“五成”教育理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教育的科学技术原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当前教育原理主要从哲学层次,以思辨方法进行构建。鉴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文章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教育的科学技术原理,即教育原理是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学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各层次原理的统一,又以教育科学技术层次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层次为主导,期望为教育原理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目标下的设计教学应围绕着设计意识教育,设计观念教育,设计审美教育,设计创造教育,设计技术教育的目标展开,以设计素质与创造型人才素质的统一来确定教育目标,并以创造教育为主线,由此使设计教学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以建构21世纪设计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也应该以爱为基础. 1.以关爱为基础 (1)教育者要出于爱.教育惩戒本身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惩戒而惩戒,教育惩戒本身应出于对学生深深的关爱.没有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惩戒将会被异化为身体和心灵的惩罚和苦役,从而失去教育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上关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宏观论证与微观分析,为我们承上启下理解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立足于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是一个在美、真、善理念主导下的通过改变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来改变人的外在物质世界的最优化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育发展正进入新常态。教育新常态具体表现为:立足现实,理性定位;回归常识,延续传统;凝聚共识,巩固成果;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新常态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以尊重生命成长规律为前提的教育,是以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方面需要为追求的教育,新常态教育是以务实行动来逐步推动且精益求精的教育,新常态教育是以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与教学的教育,新常态教育是以创新超越为发展引擎的教育。新常态教育是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开放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