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0-0 自从南北朝时代人们认识了语音中高低升降的形式并自觉用其指导文学创作,对文学作品便提出了声律美的要求,作文赋诗,都“砍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珠;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声律的中心问题是平仄的安排。当时的文章(骈体文)和诗歌(永明体)要讲究平仄.其后的近体诗更是处处离不开平仄,于是,声调与古典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讲究声律的美感,但是现在的读者用普通话读古诗词会发现很多不押韵或节奏不和谐的情况,造成了对古诗词声律美感的破坏。这是由于语音的变迁,声韵调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韵部的分合和入声的消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针对普通话入声消失这一现象谈谈古典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辨识古入声字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古代诗歌是押韵的,尤其是格律诗,不仅讲究押韵,而且讲究平仄律的运用。由于古今的语音发生了变化,有些在古时押韵的诗,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押韵了。如唐代岑参的《白雪歌》,其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中的“折”和“雪”在当时是押韵的。它...  相似文献   

4.
怎样辨识入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前人的近体诗创作,遵循的乃是平、上、去、人这古四声,而非完全是我们熟悉的普通话中所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今四声。那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古四声中的人声究竟是怎样的呢?换言之,被《康熙字典》称为“短促争收藏”的人声,到底该如何辩识呢?这的确是欲弄明弄通诗歌声律而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围绕贵州黔南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古入声字发音失误率高这一现象,对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归入情况以及黔南三大片区的方言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一些现代汉语专著,总结归纳古入声字的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讨论了近体诗中今读阴平和阳平的古入声字,并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入声字,以便帮助阅读欣赏或写作近体诗者参改、  相似文献   

8.
在普通话中,古入声字旱已消失,分别归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了。历史久远,这些入声字原是怎样的读音,今天恐怕谁也难以讲清,所谓“入声短促急收藏”的古诀运用起来,有时也似乎不那么灵验。究竟如何辨认古入声字呢?我觉得可试行以下四法。一、排除法:即弄清现代汉语中入声字的分布情况,找到某些非人声字区,进而排除它们,以缩小辨认八声字的范围。我们知道,在普通话中,凡是鼻韵尾(an、en、ang、eng、ong、ian、in、iang、ing、iong、uan、uen、uang、ueog、uan、nn)的字都不是入声字。同时,我们还发现除ae、ie外,所有复韵母的字,入声字也比较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话中,古入声字早已消失,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了。这些入声字原是怎样的读音,今天难以讲清,所谓“入声短促急收藏”的古诀,运用起来有时也似乎不那么灵验。那么如何辨认古入声字呢?我觉得可试行以下四法。一、排除法:即弄清现代汉语中入声字的分布情况,找到某些非入声字区,从而排除它们,缩小辨认入声字的范围。我们知道,在普通话中,凡是鼻韵尾(an、en、ang、eng、ong、ian、in、iang、ing、iong、uan、uen、uang、ueng、(?)an、(?)n)的字都不是入声字,可谓一个非入声孚区。同时,我们看到除(?)e、ie外,所有复韵母的字,入声字也比较少。据现代汉语有关资料统计,复韵母(除 ie、(?)e)字中的入声字,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古典诗词韵文的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个平仄问题。众所周知,所谓平,就是指古平声调,所谓仄,就是指古上、去、入等声调。由于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古今声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从音韵学角度,试图通过对丁声树编录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古反切的量化研究分析,发现并归纳判定现代汉语中古为入声的字及其规律,从而方便一些没有入声字的方言区对入声字的认识和使用。同时研究入声字对今天人们的诗律应用和对联写作,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0引言古入声字是一种发音短促,以不除阻的塞音作韵尾的字。入声调、入声韵早在公元14世纪就已经消失了。但古入声字还存在,相当一部分还经常用到,只是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不再读入声了。研究古入声字的古今音对应规律和方言间的分合异同,既是汉语语音史、古汉语音韵和诗词格律的内容,也是学习普通话,纠正方音的需要。所以在语音学界,一向是重视这种研究的。河南属北方方言区,在语音的声调方面具有该区的一般特征:除少数地区(如豫北西部)外,大部分地区有阴、阳、上、去四个调类,没有人声类。但是,古入声字的现代读音尤其在声调…  相似文献   

13.
周口地区地处豫东平原,有九县一市(由京广线上的漯河站往东56公里便是周口市)。该区居民所使用的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其方言具有北方方言的一般特点: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无入声调。但是,古入声字的现代读音(主要是声调和韵母)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 一、周口地区方言的声韵调 全区九县一市分属中原官话之蔡鲁片和郑曹片:西部周口市(地区行署所在地)和商水、西华、扶沟、太康、淮阳、项城六县为蔡鲁片,东部沈丘、郸城、鹿邑三县属郑曹  相似文献   

14.
郑萍 《贵州教育》2005,20(10):33-34
一笔者所在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处于大西南对外开放出海的黄金通道上。北靠省会贵阳,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辖十二县市,面积2.6万平方公里。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水、毛南、瑶、侗、壮、仡佬等37个民族,总人口39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4%,尤以布依族、苗族人口居多。列宁曾说过:“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在黔南…  相似文献   

15.
入声是古代汉语里的一种声调类型,同平声、上声、去声一起合称“四声”。自六朝至宋末,一千年间,各家韵书大都是按四声分类编写的。了解入声这个调类的特点,知道它的历史演变,并能从自己的方言出发辨认古入声字,这对于了解旧体诗词的韵律,对于掌握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以及针对方言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正音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安徽省寿县方言属中厚官话,但古入声字在今寿县方言的归类并不与中原官话的分派规律一致,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文章列出了寺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指出了入声字的特殊分派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古入声字在方言中的演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音现象,试图从古入声调和古入声韵两方面探讨作者母语(溆浦方言)的古入声字演变特征,归纳其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凤台李冲乡魏郢村与新集镇郭郢村两地对古入声字今读音的实地考察,发现凤台方言不像一般的官话方言那样完全没有入声与入声韵,也不像一般的南方方言那样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的入声与入声韵体系。凤台方言还存在入声与入声韵,但出现了分化,其中有一半转化为阴声韵,主要读舒声213调,少量的读24调或52调,一半仍为入声韵,读促声55调,有喉塞音韵尾。入声与入声韵的存在,也使得凤台方言的归属成了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发展为现代汉语,官话人声的消失是其声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官话人声的发展、演变进程中,人声的发展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共同语的逐渐普及,其发展演变的趋势又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越来越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官话人声发展中的上述规律,在重庆方言的发展演变中有其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