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命题。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成为立足党情、国情、民情和世情基础上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当下马克思主义者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纵观梅林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解读,无论是正确理解并解读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还是由于缺乏唯物辩证法原则、科学实践原则而导致的政治错误和理论缺陷,都对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弗·梅林反击资产阶级理论家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于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粗陋批判,揭露瓦格纳和巴尔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种种误读方式和污蔑性言论,梅林在反批判中不仅坚持了科学历史观的基本原则,而且在历史结构、观念力量、宗教、种族等问题上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度阐释。梅林还进行了严肃的自我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唯物史观将会在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时发挥出最大能量"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仅是人们反思的智慧和批判的智慧,而且是预见的智慧,变革和实践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陆梅林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和阐释,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质、构成和方法等,其中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辨析.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美学和文艺思想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强调唯物史观对于研究审美主客体及其构建整个美学大厦的方法论意义,并同时回答了文艺论争中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美学的种种疑问.陆梅林的丰富的理论研究,奠定了我国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对教育领域中的根本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教育本体论、教育认识论、教育价值论、教育实践论等问题的研究,旨在为人们理解和变革教育自身、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提供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它具有总体性的研究视域、将教育实践纳入研究范畴、关注人生命的发展、注重对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引导、借鉴多学科资源实现理论的超越等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哲学等概念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名称问题颇多歧义。溯源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并列论”和“混合论”的提法似是而非,违反逻辑,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与建构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均为一大障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正确定位出发,可以设想一个由总论、分论和史论三部分组成将一般世界观和具体领域观以及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哲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7.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因而是一种以实践性为本质特点的唯物主义,亦即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现了对以直观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为特点的旧唯物主义的扬弃,具有鲜明的辩证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所以,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共产主义世界观。那种曲解实践唯物主义的原意,把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思想条件和广泛的现实原因。因此,我们要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分析了解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状和原因,进而深化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中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意识论是以意识或心灵为对象的哲学理论,它集中探讨意识的起源、本质、特征与作用等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对心灵的本质、心理与大脑的关系、意识的作用与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所作的揭示与解答,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灵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独特的看法,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变革的实质是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代替旧的物质主义哲学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超越物质主义哲学体系为前提,以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为根本,以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是“改变世界”的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本位、“革命的实践”和以社会进步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主题和唯物主义原则的变革,马克思创立的哲学实质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一般世界观都必须从实践出发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科学实践观是把握其理解方式的基石与核心。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普列汉诺夫是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人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部分;而在他之后,辩证唯物主义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则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这一特殊领域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民主义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物质主义哲学,而是人民主义哲学。物质主义哲学虽是前苏联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解读,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精神。“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哲学,“新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是革命地“改变世界”的人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将其发展到了人民主义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只须确立考察问题的现实基点,而无须设定抽象的逻辑起点。把握人民主义哲学,关键是把握哲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自觉从抽象的物质转向现实的人民,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哲学对旧哲学的突破发生在历史领域。与通常的理解不同,在马克思之前已经存在关于社会的唯物主义和人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把它们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关于社会的唯物主义和人的唯物主义属于客体的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则把唯物主义奠基于实践概念之上,由此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和人的历史性,由此,社会的和人的唯物主义被发展为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但实践唯物主义不仅改造了社会的和人的唯物主义,而且使自然的或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面貌焕然一新,所以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一般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历史”视野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是马克思对近代知性思维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超越,彰显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特有品格。马克思诉诸“历史”本身的实现来消灭现存事物的态度及其所孕育的釜底抽薪式批判方式。是我们特别应该习得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非历史地对待马克思哲学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贻害无穷。其学理原因在于对马克思“历史”视野的误读和遗忘。这要求我们吃透马克思“历史”视野的真精神.重新认识马克恩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立足“历史”本身,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
安启念 《教学与研究》2004,23(10):19-23
我们运用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阶段,能够看到比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更多的东西,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以浓缩的形式再现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社会发展规律性,获得这样的认识对我们很有益处,它使我们的哲学研究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1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其体系问题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其体系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这种教科书及其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分析了这种教科书及其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度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