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传统的地学教育观是迎接21世纪机遇与发展的我国地学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个转变的实质是地学教育要更加与人及人类社会紧密结合,把对地球科学及地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放在综合、统一的现代地球观及人——地统一的地学对象之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以来,以地球系统为代表的新的地学思维观与认知方法论和以数字地球为代表的地学新技术迅速改变了地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地学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地球科学作为大科学研究的舞台愈加宽阔,地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演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高等地质教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迄今主要从自然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需要有关于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文从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古代土地崇拜的地学文化以及现代人统治自然的地学文化。如今,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新的地学文化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地学文化。新的地学文化,是一种新的地学人文精神。它作为地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指导地球科学的发展,引导和制约人类改变、利用和保护地球的活动,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学系统思维模式是以系统思维的背景对待、研究地球和地球科学的研究模式,是当代科学家以系统思维的方法认识、理解和把握地球客体本质和规律,并形成系统地球科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科学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与其它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与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广泛结合,也是当代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客体的重要的思维背景。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现代地学系统思维在当代地学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地球科学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地学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正在经历着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深化,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问世使现代地球科学成为一个分支交叉的多学科体系。地球科学的系统性、全球性、开放性、复杂性、综合性和现代性,对地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地学学生在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地学已进入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点的大学科时代,知识综合化趋势增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把地球科学上升到地球科学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全身符地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和系统性上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往此方面研究多是从媒体(传播主体)角度进行,本文从受众(传播客体)角度对我国的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探索,对高校地学教育改革以及国家建设具竞争力的地球科学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横断科学”理论、方法是人类思维理论库中精华, 以其审视地学教育思维形成和发展: 地学思维具有逻辑学的天然底蕴、逻辑学是地学人员入门必掌握的基本功, 而非逻辑思维则是下一步地学思维教育必须加强的热点; 正确的“地球观”和“天体人”关系使地学思维与“系统论”一脉相传、息息相关, 地学思维以它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走上新世纪; 而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将成为地学教育思维的新组成, 将给认识地球这个复杂体系提供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认识地球有认识自然和人类本身的双重意义。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中,早期地球科学从新的地球观、地质观、生物观三个进路促进了新自然观的形成。现代地球科学成果深化了对自然辩证发展的认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性。地球科学关于人地关系的新认识,有助于自然辩证法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诘难,彰显生态文明价值。深入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50周年,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哲学研究所,于2002年6月12—13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了“创新思维与地球科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与会的60多名专家、学者立足地学事实、定律和规律的典型案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分析研究了创新思维的性质、特点,以及在推动地球科学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特设专栏,选刊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地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科学。它的发展既有古老的历史,又有年轻的活力。目前,这门科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渗透,已成为人类扩大地球资源,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予防自然灾害的科学了。因此,在国外地学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有不少国家在中学已增设了《地学》课程,并且把《地学》作为六大基础课之一。 当前,我国正在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于如何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本刊为了某些重点中学即将开设《地学》课程时教与学的需要,特刊登地学基础知识讲话一栏,并将按问题分期分批连续登载。望读者指正,以便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代表的地学新思维与认知方法论和以数字地球为代表的地学新技术迅速改变了地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地学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地质教育势在必行。改革地学教育需要从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考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人手;从学生意愿和潜质出发实施分类培养,控制办学规模以保证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薪酬水平,积极争取产业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发展必须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什么样的理念为佳呢?本提出了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观、教育目标观、教育教学观、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二科学方法论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任何世界观都是方法论,其要点在于说明,任何世界观都起着方法论的作用,而关于哲学方法的学说,实质上也就是对世界的看法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不是说,方法论没有自身的特点,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事实上,结合人类认识的特点,对于认识方法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是极其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为人类认识地球,增进人类利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地球已经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我们需要有新的地学文化.现代地球科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人类世"时代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需要地球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地球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开展地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建构新的地学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地学新闻传播与地学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学新闻不仅承担着沟通地学信息、传播地球科学知识和提升大众地球科学素养的任务,还具有塑造地球科学形象、弘扬地球科学文化的功能。而地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将为地球科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凝聚力。在学科林立且竞争激烈的时代,加大地学新闻的传播力度,改进地学新闻传播技巧,可以扩大地学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注意力,使地学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要对 2 0世纪世界历史进行整体研究 ?这是一个历史观和方法论问题。有什么样的历史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历史观就是对 2 0世纪世界历史的历史认识 ,即怎样认识 2 0世纪世界历史 ,它的前提是弄清 2 0世纪世界历史从何而来。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由来作过明确论断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① 人类社会最初是处在各部族各民族各地区封闭的分散发展状态 ,人类历史的发展被分割在狭隘的各个民族地域中。从最初这种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状态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 ,一个互相联系的‘地球村…  相似文献   

17.
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地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地学野外教学改革与基地建设是当前地学教育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从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现代地质工作者的要求出发,以创新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为目的,丰富野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实践基地的现代化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成人”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指归,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和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目的正是对“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意义表达。借鉴后现代主义理论,我们在对理性主义所持的现代教育目的观进行消解的基础上,重构一种全新的教育目的观,主张在教育目的观的选择与构建上坚持“正反合”辩证统一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一、谁是教学的主体? 一般说来,方法论与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世界观不同,方法论也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具体到教学领域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论。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出现一个口号,叫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出这个口号的用意是要纠正传统教学中不注意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弊端,提倡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  相似文献   

20.
实证主义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一,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经验证实、方法中心的科学本值观、还原论和客观主义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