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分析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的内涵,认为它与其它形式的产学合作相比,具有正式性、互补性、互利性三大特点,进而分析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以学科—企业的合作方式构建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等具体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企业联盟中的知识获取与企业之间人员的非正式关系紧密相关.以联盟企业之间的高层管理人员个人关系资源为出发点,对企业联盟中的知识获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从两两联盟层次与联盟网络层次,构建了基于高层管理人员个人关系资源的知识获取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这一理论框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参与知识联盟的目的是通过共同创造新知识和进行知识的转移来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联盟中企业角度出发,借鉴群生态学模型对企业参与知识联盟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与适度技术差距的企业合作建立知识联盟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且企业应在利用合作伙伴知识和自主创新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4.
知识创新联盟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杰  任伶 《情报科学》2008,26(10):1491-1493,1517
知识创新作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现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选择组建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成为大势所趋.风险作为知识创新联盟的固有属性为企业合作带来阻力.本文分析了知识创新联盟的共性风险和特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联盟成立的时间为序对其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冯磊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4):132-138
在过去20年中,英国在创意产业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校企合作计划,旨在弥补小微企业知识缺乏、促进其不断创新.以此为例进行分析可知,英国促进小微企业创新的校企合作政策,在知识服务内容上注重为小微企业提供创新所需的各类知识,在知识服务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服务目的 和知识特性而运用相应的知识生产或转移规律,同时充分考虑小微企业作为知识服务对象的弱势与多样性,从而能充分、有效、个性化地促进小微企业创新.英国经验对我国以校企合作促进小微企业创新主要有3点值得加以借鉴:首先,加强对大学服务企业规律的研究;其次,建立各类大学与大型企业服务联盟;最后,发挥大学对地区行业的有针对性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动态变化的竞争环境使得置身其中的企业需要日益关注对外部知识的获取,这是开发新技术和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与大学组建知识联盟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知识的有效转移才是知识联盟组建的根本目的。本文分析了企业-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过程,并进一步探察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从合作共享情境、企业内部情境以及转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陶蕾  刘益 《情报杂志》2008,27(2):73-74,78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知识日益成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企业逐渐意识到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通过与其他企业的知识共享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探讨了作为有效知识共享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的信任是如何影响知识联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的,并进一步探讨了联盟成员间的个人关系对上述关系的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对战略联盟与知识管理认褒的提高,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合.在分析战略联盟与知识管理相融合的新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战略知识联盟的内涵,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建立战略知识联盟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所构建的"关系强度—成员能力—知识治理"研究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关系强度对联盟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影响;其次,从外部与内部两种视角入手,构建双中介模型,考察联盟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从两种路径剖析关系强度影响联盟企业知识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系强度对联盟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均存在正向影响;联盟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强度影响联盟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过程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成员能力的双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10.
指出校企联盟不同于其他同类型组织组成的联盟,有着主体知识异质性、主体属性异质性和主体非竞争性特点,结合对主体风险态度与收益关系的博弈分析以及联盟知识转移特性的分析,说明主体风险态度及其不同组合如何影响校企联盟的知识转移模式,对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选择合适的联盟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战略联盟伙伴特征匹配标准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岑  姜彦福 《科学学研究》2010,28(4):558-565
导致联盟失败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联盟伙伴的不匹配。该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特征匹配标准进行要素分析,重点分析了资源互补度、战略目标相容度、文化协同度与联盟前联系度对联盟绩效的影响,并构建联盟伙伴特征匹配状况评价模型;通过实际调研获得的中国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大样本数据,对联盟伙伴特征匹配状况评价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资源互补度、文化协同度和联盟前联系度是中国企业构建联盟中最重要的三个伙伴选择指标,而战略目标相容度在中国企业的联盟实践中并不被重视。  相似文献   

13.
联盟网络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影响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考察了联盟网络企业中的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分析了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路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家联盟网络企业知识转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所获有效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的中介效应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红兵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87-1696
 为探明企业组织层面上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差异来源,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并探索性的提出组织间学习、战略柔性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山西、天津等华北地区联盟企业的308份有效调研问卷为样本,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学习可以显著地提升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与能力柔性);能力柔性正向作用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而资源柔性却相反;组织间学习在受到资源柔性负向传导效应的干扰下仍然可以正向促进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组织间学习、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影响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联盟企业合作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知识联盟与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良  杨乃定  姜继娇 《软科学》2005,19(3):79-81
首先分析了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战略定位的三个维度,指出了知识联盟四种作用及其结构,并提出了在知识联盟作用导引下的三种知识创新促进机制,最后分别研究了三种促进机制对应于知识创新战略三个维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刚  张惠霞  范群林 《现代情报》2015,35(12):11-16
知识转移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冲突视角研究文化科技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演化问题,构建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参数变化对文化科技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冲突、知识冲突、知识转移量、惩罚额度等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动态演化路径及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使用软件Matlab,检验文化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在不同收益环境下策略方案的选择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群共生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群特征.群内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保持已经取得的竞争优势,持续做大做强.以学习网络为基础的共生环境是群内企业发展战略的起点.基于共生环境,讨论了在产业群不同演进阶段企业所需核心能力的不同.将应对共生环境的重点放在合作之上,建立知识联盟并寻求知识领导地位,开展国际间合作,不断拓展企业学习网络是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产业群内大型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将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企业组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了从结盟伙伴中学习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结盟企业也面临着把自己的关键知识暴露给对方的危险。因此,企业如何防范联盟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泄漏风险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现有各种控制知识泄露风险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考虑风险控制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选择各种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的不同前提和条件,为企业有效控制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2·0的中小企业知识联盟信息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超  赵昆 《现代情报》2010,30(7):151-154
随着人们对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知识联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讨论了中小企业知识联盟存在的问题。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中小企业知识联盟中运用Web2.0的典型应用Blog(博客)、Wiki(维基)、SNS(社会化网络服务)等,建立基于Web2.0的中小企业知识联盟信息系统架构,进而更好的发挥中小企业知识联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度引导创新要素及核心知识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间的良性循环,有效刻画联盟企业间竞争策略与合作策略同时存在的复杂动态关系,以联盟企业不对称学习能力作为切入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竞合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参数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探索比例的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越高;知识产权系数、协同收益系数以及联盟企业模仿成本的增加,均可以有效抑制联盟企业间竞争的产生,其中协同收益系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联盟企业在探索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在交易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以及自身所持有技术专有程度的提高,均增加企业自身发起竞争的概率、减少合作伙伴发起竞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