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藏族射箭的文化特征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族高原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使藏族传承着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体育传统。运用文献资料法、牧区调查、亲身体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藏族射箭文化的共性及其价值开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藏族射箭具有观赏性、娱乐性、狂热性、宗教性等特征,将这些文化特征与当地经济、群众体育、教育等方面相结合,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汉藏的异同为出发点,以吐蕃王朝时期和西周时期盟誓制度在起源、仪式、内容、作用、影响等多方面的比较,剖析作为国家形态发展早期的重要制度——盟誓制度,其所包含的文化认同性,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影响。吐蕃王朝之后,盟誓制度与宗教紧密结合,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之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乐崩坏",盟誓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秦代法制的建立与完善,先秦时期的盟誓制度最终失去作用,被世人所遗弃。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青藏高原、四川西部等地的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诸历史,藏本羌系一支。史称羌中的六牦牛部于汉武帝时经川入藏。七世纪初,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一统诸羌,建立了强有力的吐蕃政权,使分散的处于奴隶制的中国西部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六四一年,赞普迎娶唐文成公主后,藏地输入了大量中原文化;佛教亦于此期  相似文献   

4.
盟誓制度对吐蕃王朝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起到了维护吐蕃贵族内部稳定,团结的重要作用。但在部落联盟的前提下,依靠盟誓建立起来的吐蕃政权,王权与贵族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制衡。因此,从王朝建立之初便存在着制度性的分裂倾向。在中央集权尚未建立的吐蕃,仅靠原始宗教性质的意识形态是无法维护其长期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射箭赛事是弘扬我国弓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阿克塞之鹰”2016丝路骑射国际大学生邀请赛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传统弓箭赛事.以该赛事为个案,对传统射箭赛事的培育价值与传播策略进行研究,指出射箭赛事具有普及射箭运动、弘扬弓箭文化,继承民族传统、发扬赛马文化,提升宣传效果、助推当地旅游,带动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等培育价值.针对当前赛事中的不足,提出应重视品牌规划,明确政府职能;找准市场定位,匹配市场需求;打造品牌特色,构筑品牌识别;拓宽传播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旨在为我国传统射箭赛事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建丽女士的新著《宋代西北吐蕃研究》最近出版,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民族学原理为指导,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展现宋代西北吐蕃的历史,并揭示出汉藏关系的本质是自有史以来的“相互依存关系”。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宋代西北吐蕃的学术性专著,它不仅填补了宋代西北民族史研究中的一页空白,也是近年来多维研究、立体透视藏族历史的一部典范之作。仔细咀嚼之余,品味出该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以专题研究为基础的纵横相济相融的体例《宋代西北吐蕃研究》一书着眼于宏观上、深层次地把握汉藏关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呈现两汉社会生活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墓葬壁画等汉画中,射艺文化形态是其中描绘最为直接和全面的形象史料之一,并为广大射箭史研究学者所关注。论文通过对汉画描绘的射艺活动题材分类与分布的梳理,就其体现的汉代射艺类型、器材形制与特点以及文化意蕴进行了全面研究。本文认为,反映在不同汉画体裁中的射箭形态,由其呈现的内容形式而言,主要分为狩猎之射、战争之射、历史故事之射以及武艺健身与教育为主的习射等不同的类型;而由其展现的射艺方式来说,包括了步射、骑射和跪射三种。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汉代射箭器械形制,主要为弓矢、矰弋和弓弩三种。汉画中所反映的汉代射艺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继承先秦时期射艺形式与技术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走向了弱化礼射形式化的道路,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实用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中国古代射箭技术与文化内涵的基本格局即奠基于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8.
杜甫《病柏》、《对雨》二诗的诗旨,古今注家每每曲解。《病柏》诗通过描写一棵巨大柏树的荣而后凋,艺术地概括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寄托了杜甫沉痛的忧国之思。《对雨》诗先写唐军与吐蕃的苦战,写军事形势的危急,后写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乃是代宗对吐蕃抱有幻想,以为它能尊甥舅之礼,从而放松了戒备,全诗落脚在对代宗的批判上。  相似文献   

9.
京西北藩镇是唐王朝为防御吐蕃侵扰长安和控制平定安史之乱的唐军主力,而组建的地方藩镇。它既受唐王朝特殊照顾,又受其特殊控制,地位不同于其他藩镇。在中晚唐,京西北藩镇保护和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唐王朝维持统一局面的军事柱石;还是决定南衙北司之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秦隋速亡原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王朝和隋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都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这两个王朝迅速灭亡都有自身的原因,但通过比较研究,寻找秦隋迅速衰败和汉唐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对我们加深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兴亡的历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赛马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出现短暂的消亡,赛马运动的兴衰史与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赛马运动发展中的影响和启示,以推动我国赛马产业发展和促进赛马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跳马现状与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80年代以来,在世界体操三大赛中,我国女子跳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通过大量的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找出了我国女子跳马落后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期内发展我国女子跳马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马文化的概念进行逻辑学的界定,把马文化分为马的行为文化、马的物质文化、马的精神文化和马的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并揭示出内蒙古马文化的传承价值。借鉴文化传播学理论和接受理论的主要观点,确定内蒙古马文化的传承途径为家庭和社区、以那达慕为主的各类各级赛马比赛、马术俱乐部和马术学校,旨在保护和传承内蒙古马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唐朝,特别是盛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与当今社会有许多共同点。本文通过阐述和比较盛唐与当今社会的各自特点及武术发展情况,为探讨今天我国武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8 8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清理的《丈地均粮碑记》 ,记述了明成化年间当地实施赋税改革的情况 ,说明“一条鞭法”的推行不限于江淮、中原 ,而且在边远地带的陇右乃至它的外缘毗邻藏民聚居区也在推行。《丈地均粮碑记》的发现 ,对于了解“一条鞭法”在陇右及甘南藏区的推行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体操跳马教学中采取以念动心理训练为主,配合常规教学的教学方法,使非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跳马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7.
藏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藏民族文化中,"文"与"武"是紧密相连的,其传统体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勇武与礼制具有一致性,是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具有与高原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文化内涵,而且始终与藏民族的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有其鲜明的藏民族文化特征,在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鞍马的训练特点、技术要求、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特别是探讨了各部分训练的细节问题, 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公益性赛马与赌博的本质区别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公益性赛马与赌博内涵的分析探讨,从“规则性”、“公开性”、“公平性”、“公益性”等几方面明确了双方的本质区别,指出了我国的公益性赛马是一种体育文化活动,而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和违法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