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解放的话题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从"神"到各种"元素",哲学家们目中无"人",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尺度"第一次对人自身给予了肯定。然而,到了中世纪,人性的萌芽窒息于宗教的神性当中。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被重新发现,充分表现出了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到了现代,在科学和人文两大思潮的对撞中,个性的解放成了哲学家们争论和探究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一文叙述了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游历,个个满腹经纶。归来后哲学家以如何去除杂草为议题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学生们各自发表见解,哲学家让他们按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相聚,哲学家已去世,学生们感悟出这最后一课的真正用意:只  相似文献   

3.
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力,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1.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呢?2.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对全世界的哲学家宣布,凡是能圆满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的人,将分享他的财富。哲学家们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了,但他们的答案却没有一个能让国王满意。这时有人告诉国王说,在很远的山里住着一位非常智慧的老人。国王马上就出发了。国王到达那个智慧老人居住的山脚下,装扮成一个农民。他来到智慧老人住的简陋的小屋前,发现老人盘腿坐在地上,正在挖着什么。“听说你是个智慧的人,能回答所有问题。”他说,“能告…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被两个问题所困扰:1.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呢?2.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对全世界的哲学家宣布,凡是能圆满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的人,将分享他的财富。哲学家们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了,但他们的答案却没有一个能让国王满意。这时有人告诉国王说,在很远的山里住着一位非常智慧的老人。国王马上就出发了。国王到达那个智慧老人居住的山脚下,装扮成一个农民。他来到智慧老人住的简陋的小屋前,发现老人盘腿坐在地上,正在挖着什么。“听说你是个智慧的人,能回答所有问题,”他说,“你能告…  相似文献   

5.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她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3)
一位哲学家带着学生去漫游世界,1O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的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最后进城之前,哲学家和学生们在郊外一片草地上坐下,上最后一课。哲学家  相似文献   

8.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土,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  相似文献   

9.
正印度有一位知名哲学家,相遇一位美丽的未婚少女。哲学家需要时间思考是否结婚。最后他发现结婚与不结婚的好坏均等,最后得出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从未经历的那一个。当这位哲学家再次寻她的时候,她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两年后哲学家抑郁成疾。死前,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注解,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是:不后悔。股市有牛市,熊市之分。而当牛市来临的时候,很多投资者都被困在熊市思维,股改后的2005年就是  相似文献   

10.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  相似文献   

11.
1.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物外貌描写,必须抓住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选择     
有一个古老的难题在传说:当你的母亲、妻子、孩子都掉进水中时,你先去救谁。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答案,众说纷纭。哲学家们就不同的答案给出深入的分析,说明不同的人思想、灵魂、文化深处的重大差异。这一次,一位农民给出了他的答案。他的村庄被洪水冲没,他从水中救出了他的妻子,而孩子和母亲都被冲跑了。事后,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救对了,有的说救错了。哲学家问农民当时怎么想的。农民说:"我什么也没想。洪水来的时候,妻子正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高处游。当我返回时,母亲和孩子都被冲跑了。"评语:不要给有些选择赋予太多的牵强意义,很多时候,…  相似文献   

13.
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一位自然哲学家,名叫布丰。布丰先生是位很随和的人,他经常在自己家里举行聚会,宴请同行朋友。在聚会时,他会搞些有趣的试验,让来宾在游戏解闷时候,分享他在科学上的新见解。一天,他家里又是高朋满座,灯火辉煌。宾客们来此,通常都随便地举着酒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我生了一场病。在身体虚弱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哲学家,于是人生意义的问题常在脑海中盘旋。我想起作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人必须思考、经常思考、反复思考的原点问题。在近百年前,《教育的目的》一书的作者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因为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发展。怀特海甚至指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某些时候思想活跃、具有创新之外,其他时候都背上了沉重的知识的包袱","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现代的大学里,我们的目标却是教授各种科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自然哲学同神话最初的分离在于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自然哲学家有物质生活的保证,能够自由地思考问题。自然哲学是和教育思想相伴随产生的。自然哲学家们的学说中都暗含着倡导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既是哲学发展的结果,又是希腊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基本原因。自然哲学家们从教育的“本原”出发考察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他们所提出的教育主张构成了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除草的方法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我们现在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答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  相似文献   

18.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众多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哲学家对他的弟子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经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哲学家问道:“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问道:“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回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道:“对,旷野里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斩草…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先生是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一代宗师,在他看来,人生问题是哲学家们的课题,哲学家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去玄谈,而应关注时代,关注人类的灵魂。因此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原人》这本书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的说法,他认为人生境界,就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  相似文献   

20.
素材:除杂草     
《同学少年》2016,(1):42-43
<正>一个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们游历。一天,他们在旷野中休息,哲学家指着杂草丛生的旷野,问他的学生,如何除掉旷野中的杂草。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用锄头锄,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洒上石灰效果比较好……哲学家说:"我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一年后,我们再回这里来看看。"一年过去了,学生们如约前来,可等了好久,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老师,却看到原来的那一片旷野,如今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李越:在所有的方法中,老师的方法是最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