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志春 《江苏教育》2014,(12):37-38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2.
【诵读目标】1.能诵读《弟子规》《论语》《孝经》《礼记》等经典文学中关于"为人子女之孝"的片段节选。2.学习用"打节奏""吟诵"等方式读经典文学,感受读经典的乐趣。3.了解"孝顺、孝敬",并知道将"孝"吟诵于口,付诸于行。【诵读指导】一、"孝"字导入1.猜字师:这是一个篆文"孝",上面部分是一个老人的形象,背已经驼了;下面是个"子",像一个孩子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  相似文献   

3.
孝敬     
和火星文和网络语言相比,"孝敬"这个词显然有些老套,人们不常挂在嘴上,不少人甚至也没记在心里.以至于,2010年年底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头一次把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案. "孝敬"是国家之法,也是个人之律. 孝敬,词典里的解释简单而又浅显:一、孝顺、尊敬长辈;二、把物品献给尊长,表示敬意.拆开字来看,"孝"是老人和儿子紧密相连,老人在上,儿子在下,是一种血脉相承;敬,是矮身抱拳,表达的是谦卑礼让在心,虔诚回报记怀.  相似文献   

4.
范伟是家喻户晓的笑星.更是难得的"孝星".谈起老父亲,他感慨万千潸然泪下:人海茫茫,两个男人今生今世能成为父子,何尝不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作为儿子,我没有理由不善待、孝敬父亲.  相似文献   

5.
王东京  李莉 《科技文萃》2005,(11):97-99
财政补贴有进有退 一个大家庭,父母有四个子女,老大老二生活比较宽裕,平日里总给老人买米买面,逢年过节,还会送些孝敬钱.老三和老四却经济拮据,不仅无力赡养老人,而且连孩子上学也供不起.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于是拿出部分私房钱,贴补老三和老四.父母这种舔犊之举,拿到政府来说,就是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6.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更是不证自明的人生逻辑前提。至孝才能至忠,终能至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生活中孝敬思维的形成,只有了解孝的来龙去脉,才能尽孝,才能把中华民族的美德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啃老”与中国文化所提倡的“孝”的精神是相背离的。但是,人们并未指责他们不孝敬老人,反倒不约而同地反应出一种一致性的理解和认同态度。除了对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困境的同情外,中国传统文化所形塑的思维惯习是更为深刻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廖廓 《老年教育》2008,(4):26-26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许多孝敬老人的佳话传颂至今。  相似文献   

9.
"孝道"与"礼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美德,经过代代相传,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孝礼文化.以家庭为实践体系的依托,由教师引导、家长指导学生在家的孝敬行为、礼仪行为.学生"孝礼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带给了学生思想和行为上转变,也带给了家长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以在下一代的身上传承.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个知书达礼之人,"孝养父母"不仅要奉养父母大人之身,还要有孝敬、顺从老人之心。这是提高学生素养,使之健康发展的基础。一.行孝孝敬、顺从父母,对父母讲话要做到"怡吾声,柔吾色",孔子也说道,对父母行孝:"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规》上又说:"兄弟睦,孝在中",《诗经》上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日:"父母其顺矣,"夫妇、兄弟  相似文献   

1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是孝理论的开创者,第一次提出孝养和孝敬相结合的理论模式,成为我们进行"孝"文化研究的起始.当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为此,提倡孝道,尊老爱老,成为必然.我们借此从先哲关于孝道思想研究中获得启发,并从物质供养和精神慰籍、顺从不违背礼仪、父母唯其病之忧以及慎终思远这四种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93年的春天,我校四(2)中队的几名队员自发为家住学校附近、体弱多病的孤寡老人洪和珍扫地、做饭、洗衣服。从此,帮助洪和珍老人成了四(2)中队队员们固定的"课外作业"。10多年时间,四(2)中队的班主任换了一任又一任,但老师和孩子的身影从未在老人家消失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把善待老人、不违背老人意志视为"孝顺".历代王朝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称"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其中如"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讲的都是古人的孝迹,但这里的孝都是物质上的孝.在封建社会往往注重物质的孝.  相似文献   

14.
孝是儒家重要的伦理道德,而经权观是儒家重要的方法论.孔孟皆重孝,二者孝又各有所长. 总体来说,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孝更多的是循规蹈矩,符合礼制的孝,也就是说,孔子的孝偏于执经;而孟子在发展孝道的同时,结合社会现状和具体事例,对孝的遵循古礼的同时,有着因时因事权变的色彩,可以说,孟子的孝是守经达权的孝.  相似文献   

15.
孝与忠是陈白沙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孝”是“孝悌出于天性”的内在情感的孝敬之心,“忠”是“士不居官终爱国”的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之心。孝与忠相辅相成,均建立于深厚的、普遍的“爱心”之上。陈白沙以孝与忠为核心内容、以爱为基础的孝道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我家的家风之一。打记事起,父母就告诉我,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连给他生命的父母都不孝敬,连教给他知识的老师都不尊敬,那他就不是一个“好人”,将来也不会做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所以,我就暗下决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回报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3个方面解读长篇小说《孟宗的故事》:孝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孝的践行——孝敬长辈、忠君为民的统一与游离;孝的弘扬——“极端之举”与“回归自然”的选择,认为该书给当代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然而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可以说孝敬意识在当今孩子的头脑中已严重缺失。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一个支点,一个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支点,来实现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孝敬教育"由于在社会的许多领域,特别是学校德育中都能够发挥作用,并且家喻户晓,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群众  相似文献   

19.
《弟子规》的“入则孝”篇中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然而,当今大学生对孝敬父母认识不足,缺乏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高校辅导员可以结合《弟子规》中有关孝敬父母的知识来形成孝观念的意识,学习孝道经典文化,让大学生增加孝敬,并在生活中表现出孝的言行。  相似文献   

20.
体验孝敬     
平日里都是父母"孝敬"我,我孝敬父母倒是了了无几,以至于忘记"百善孝当先"的古训,更不知如何去孝敬父母。既然老师让我们写孝敬父母的作文,我得先干几件孝敬的事来体验生活、寻找素材呀。好,就从明天--星期天开始吧。第二天早上8点,我翻身起床, 爸妈还打着呼噜。哈!好时机。此时不"孝"更待何时?迅速洗漱完毕,先把爸妈的牙刷牙膏放入牙缸,毛巾也放在他们伸手可及的地方,然后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