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兰芳说:"我觉得通过戏剧让现在的青年知道一些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是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本文就戏剧中的奇葩-京剧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3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永济和全国一样,全面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文侧重从裕民铁工厂公私合营前后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裕民铁工厂是当时永济县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裕民铁工厂公私合营的成功,为永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上海资本家阶级表面上拥护而实际上不满,这种矛盾的思想动态反映到企业管理与生产中便是各种对抗改造的消极表现。对此,上海市党政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细致开展统战工作,到1955年,在听了毛泽东关于前途和命运的讲话以后,上海资本家阶级开始表现出服从的心态,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上海资本家阶级在改造过程中的疑惧不满—较量—服从的思想动态演变说明他们内心的矛盾与苦闷,无奈与挣扎,最后终于不太情愿地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的表演形式是"坐念唱打",讲究的是"精气神"。打击乐在京剧艺术演出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挥作用,他指挥乐队,乐队的演奏又指挥着整个演出过程,包括角色的出场、身段、唱腔、节奏、情绪、情节、人物刻画等。  相似文献   

5.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由汉调和徽调相结合并吸收了秦腔和昆曲等地方戏曲的精华而成,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表演形式分为唱、念、做、打四种艺术形式。京剧曲目丰富,行当齐全,目前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作为中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京剧知识灌输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应该不遗余力把这项任务落实到课堂当中。但在现有条件下,京剧距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如何把京剧自然地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中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京剧在音乐课堂中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朱云雁 《考试周刊》2011,(84):44-45
尖团音是传统戏剧中唱词和念白的要素之一,使得京剧的吐字归音、行腔达意更富有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欣赏者的趋俗从时,京剧中尖团音的审美功用很难再给观众带来体验性的共鸣。文章认为虽然京剧也要与时俱进,但绝不能以伐本媚俗为代价。尖团音是语音历史的活化石,也是艺术的瑰宝,应在京剧中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服饰是京剧舞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色彩、纹样和质地的不同,以及穿戴上的不同搭配,使整个戏衣显得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京剧产生于清代中后期,因此在研究京剧服饰时发现戏衣中融入了大量的满族服饰的元素,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融合性,而此时满族处于统治地位,其意识占有十分重要的分量,并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思想意识;二是民族意识;三是民俗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京剧的起源问题上齐如山提出了独特的看法,他大胆推测西皮与二簧均起源于陕西南部汉中一带,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最早实现在陕西的皮影戏中,其证据有二:一是经间接的田野调查后,认为二簧产生于陕西南部兴安府东边一带;二是经深入比较陕西皮影戏与早期京剧的表演风格与舞台特点后,认为西皮腔最早产生于皮影戏,且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最早实现在皮影戏中。此说对于“京剧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京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堪称中国"国粹",京剧的剧目也极为丰富,有《穆桂英挂帅》《沙家浜》《西厢记》等等。而如今对21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来讲,这样的认识在逐渐淡化。在我校的前期调查中发现,主动收看、收听京剧极为个别。如何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对京剧欣赏的兴趣与喜爱呢?尝试以"京剧念白"的课堂教学为兴趣激发,促动学生走近京剧。  相似文献   

10.
京剧作为国粹,是我国最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被誉为"国剧"。如何让京剧艺术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更好地进行传承与革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作为一名高中艺术教师,笔者认为在"京剧进课堂"已普遍开展的当今,有必要通过选取更多优秀的京剧选段,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唤起学生保护、传承京剧艺术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实践,认识这一历史变革的历史经验;从现实的角度,通过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质的飞跃的分析.认识这一变革对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聂燕燕 《海外英语》2014,(15):130-131,133
卡特福特认为翻译中的不可译既来源于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别,即"语言不可译",又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即"文化不可译"。该文分别从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这两个方面来阐释京剧英译中的不可译,并从京剧的经典曲目的英译本中举例说明,文章认为随着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深入,京剧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是相对的,而语言不可译是较为绝对的。  相似文献   

13.
在京剧行当的翻译中,所要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翻译时,必须以中华文化作为中心文化进行翻译,以此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文章阐述了翻译与文化传递的关系,以及文化传递中的中心文化,分析了现存京剧行当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京剧行当术语的翻译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通用。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结合相关内容,译名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培养人是学校的共性,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每个国家、每个学校的个性。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社会责任,“国粹”京剧文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变化最小的一种制度,也是影响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一个社会化变量。在中国戏曲艺术舞台上,以"状元"为题材来演绎人物故事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当属京剧。长达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大大丰富了历代剧作家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并延伸了"学而优则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古老的戏剧舞台拓展了科举的表现形式,再现了科举制度的芸芸众生;统治者坐收渔人之利,达到了延揽天下人才为己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民族资本家经历了由剥削者到自食其力劳动者的转变过程,这给他们的内心世界带来了巨大震荡,表现出种种复杂心态.中国共产党针对资本家的各种心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照顾资本家的合法权益;发挥资本家中骨干进步分子的示范效应;加强教育以促进资本家思想上的转变,这是党的政策促使资本家从心理上接受改造的基本经验,使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正>对外行而言,京剧脸谱显得很神秘,而对通晓京剧的戏迷来说,只要观其面,便能知道这是哪出戏里的哪个人物,或者至少能判断出这个角色的忠奸善恶。黑色:黑色最初是用来表示人物肤色的,包公画黑脸表明他的皮肤黑,随着包拯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备受推崇,黑色就符号化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延伸,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以及性格直爽刚毅而勇猛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京剧改革过程中的美学问题进行宏观的探讨,有利于我们在改革时有较为明确和科学的指导思想。该文作者结合第三届京剧艺术节展演的剧目及随之召开的京剧艺术理论研讨会,对当前京剧改革中的若干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京剧里我们能听到别具风味的安庆怀岳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语言现象,它既有历史的原因,又体现了戏剧语言内在的规律性。当然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似乎正在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0.
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现简述一下课堂教学应该怎样与世界同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