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言意关系看文学意义的生成,它应该包括作者赋义、文本传意、读者和批评家释义三个阶段。就作者赋义而言,中国古人持"语言工具论",所以"言不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持"语言本体论",所以"意义生成于自身"。就文本传意而言,中国古人借"象"来传意,即"取象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在语言自身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寻求意义,凸显了文本自身的意义传承功能。就读者和批评家释义而言,中国古人认为意在言外,即"义生文外";而现代西方人则认为意义产生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中。总之,我们古人把这三个阶段统一成整体;而现代西方人则将它们推向了深入。  相似文献   

2.
传意写作面向具体的读者,具有真实性、实用性、交互性等特征,能让学生看到写作的实际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动机.2019—2020年AP中文、AP英语语言、AP英语文学的写作评估借由看图叙话、回复邮件、演讲稿、文学评论等传意性较强的写作形式,注重考查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适当语言的能力,其交际指向明确,凸显了传意写作理念.美国AP考试强调互动沟通、采用多种写作形式、重视读后写作的特点启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明确传意意识,设计生动真实的写作任务,关注读写一体、以读促写.  相似文献   

3.
传意写作面向具体的读者,具有真实性、实用性、交互性等特征,能让学生看到写作的实际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动机.2019—2020年AP中文、AP英语语言、AP英语文学的写作评估借由看图叙话、回复邮件、演讲稿、文学评论等传意性较强的写作形式,注重考查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适当语言的能力,其交际指向明确,凸显了传意写作理念.美国AP考试强调互动沟通、采用多种写作形式、重视读后写作的特点启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明确传意意识,设计生动真实的写作任务,关注读写一体、以读促写.  相似文献   

4.
房秀娟 《现代语文》2007,(12):76-77
一、语境适应与汉英翻译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非常重要.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与翻译全过程同在.翻译是原语文本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本读者之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交际和信息传播活动,语境适应成为翻译交际活动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典籍注释对语言传意研究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籍注释是注释家运用书面语言,把典籍中的意义进行了一次转换(传、注)或二次转换(疏)传递给多数读者理解的语言行为,也是古代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复杂传意行为。古代学者对注释传意的沟通功能、对注释传意与语境的依赖关系、对注释传意的各种表达体式、对所传之意与文本之意二者的关系以及形成之原因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将典籍注释纳入语言传意研究的轨道,可拓展目前语言传意研究以言语交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局面,使古代与现代相沟通,传统与现代相辉映,既使中国语言传意研究在国际化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又不失其本土化、民族化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6.
邱瑾 《文教资料》2014,(34):11-12
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英汉对比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等传统语言层面,对英汉语篇的对比研究相对缺乏。英汉语篇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们的不同点主要是由中西方思维差异造成的。中国偏向于综合性思维,而西方偏向于分析型思维,形合与意合之别是英汉语篇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汉语重意合,无须借助显性衔接,仅靠内含的意义的联系,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英语则需借助显性的语言形式构成语篇整体。文章从英汉语篇差异方面的一个表现即意合与形合的对立出发,选择《围城》的中、英文本为对比语料,分析形合与意合在其英汉文本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典籍英译史上,深度翻译作为一种对原文本所造成的文化空缺进行补偿的有效手段被西方译者广泛采用。然而有些西方译者的深度翻译非但无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文化,反而破坏了原语文化的真实性。这就引发原语文化读者对译者语境建构原则的质疑。基于《孙子兵法》文化空缺英译的个案分析,深度翻译如欲达到其定义的语境效果,译者须忠实于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其所添加的新的语境信息须不悖于原文本读者现时的语境假设,因为语际翻译的译者之阐释乃是基于原语文化阐释者的阐释之上的再阐释,只有原语文化的本地人才有资格做出第一层次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阅读主体的感受对于外宣译文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缺少目标语受众意识,必然会导致译入语文本的可接受性大打折扣。在交际过程中,译者应对原语文本进行正确推理,并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以关联性为指导原则,寻求构建最佳的认知语境。成功的外宣翻译要使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中西思维方式是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异。译者需要首先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对英汉两种文化深入了解,翻译时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有意识地处理文化词汇的翻译,实现英汉文化间沟通交流的目的。本文以曹禺著《雷雨》及王佐良和巴恩斯的英译文本为材料,从文化视角分析其中文化词汇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交际中信息的传递是在语境中实现的,离开了语境,符号就没有了意义,不能传递任何信息。翻译是译者把原语文本中的语码在其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准确地传递给译语文化中的读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无论是对原语的理解还是译语的产出,都离不开语境。本文就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认知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既与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社会等密切关联,也与原语文本作者和译者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就是互文性;因此,翻译可视为原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原语文本向译者提供有待具体化的意义潜势,引导并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读者带着一定前理解或期待视野与文本对话,理解并阐释文本,最终实现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文化差异和思维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由此导致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表现出很多文化和思维上的偏差。对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找出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训练。  相似文献   

13.
英语体育新闻在词汇术语和句型句式方面具有自身特色。正是因为这些特色的存在,决定了译者在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过程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兼顾双重翻译策略,即灵活应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汉译后的体育新闻文本既忠实于原语文本,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易于译语受众对原语信息的接收。  相似文献   

14.
英语体育新闻在词汇和句型上具有自身特点。译者在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过程中应在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兼顾双重翻译策略,即灵活应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汉译后的体育新闻文本充分表达报道者的目的与意图,忠实于原语文本,也易于译语受众对原语信息的接收。  相似文献   

15.
文化负载信息是指包含浓厚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具有其特定的内涵意义和极强的语境依赖性,文化负载信息也是造成词义空缺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其与一般语言单位采用同样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貌似便捷,实则无益于文化交流。该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主张应综合文化优势,结合文本功能,充分估计受众接受能力,兼顾作者目的等因素,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很好地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负载信息是指包含浓厚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具有其特定的内涵意义和极强的语境依赖性,文化负载信息也是造成词义空缺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其与一般语言单位采用同样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貌似便捷,实则无益于文化交流。该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主张应综合文化优势,结合文本功能,充分估计受众接受能力,兼顾作者目的等因素,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很好地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姜峰 《考试周刊》2011,(20):27-28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制意。由于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的思维模式依靠各种连接手段来承上启下,而汉民族注重体会和领悟,不看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因而语言简明,意义模糊。总体来说,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强调意合。所以在英译汉时要采用意合法,而汉译英时要使用形合法。本文通过分析英译汉的实例,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形合和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中最本质、重要的概念。英语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强调意义上紧密结合。也就是说,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结合在一起,强调结构上正确,逻辑上严密,思维上严谨。而在汉语中,一个句子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义上有联系,但很少用关联词。总之,英汉两种语言的多样灵活性决定了英译汉时应灵活运用形合和意合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把词汇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自然地将词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核心词汇。在语境中,注重循环使用词汇,能帮助学生提高主题阅读量、开阔思维、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语言、理解文本、提升英语阅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用预设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为语言交际提供背景信息,从而使交际参与者全面深刻地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特殊语言交际方式,它通过书面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常是缺失的,只通过文字来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读者需要充分调动预设信息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本文分析了语用预设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揭示了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鲁青 《考试周刊》2010,(40):112-114
语用预设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为语言交际提供背景信息,从而使交际参与者全面深刻地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特殊语言交际方式,它通过书面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常是缺失的,只通过文字来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读者需要充分调动预设信息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本文分析了语用预设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揭示了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