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秩序的能力,调节课堂气氛的艺术和灵活应变的机智。遇到意外情况,教师心里要平静,言语要温和,行为要克制。切不可一时冲动,说一些过头的话,做一些过火的事。课堂上对学生讽刺、挖苦、训斥、体罚和变相体罚,不仅扰乱了教师的思路,而且打乱了学生的思路,有时甚至会使教学活动难以为继——一节课只有短短几十分钟,因为区区小事而浪费了时间,那是十分可惜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教师失去理智,不仅被训斥的同学会心存不悦,即使没有被批评的同学也会有想法。长此下去,同学们就会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人格形象产生怀疑。怎么办?这时候,沉默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天,我去上课。一走进教室,就见少数同学桌子周围有很多废  相似文献   

2.
最近陆续收到一些来信,反映教师对学生采取训斥、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不断发生,各学校要引起重视。训斥、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封建教育制度遗留下来的产物,它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是有害的,心须坚决纠正。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很不和谐的现象: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师生关系恶化;指责、训斥和埋怨家长,家校关系紧张;教师对一些小事斤斤计较,行为偏执,自卑、抑郁等情绪滋生。教师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影响家庭和谐、同事关系和事业发展的事例屡见不鲜。更严重的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持续恶化会给学生、教育以及社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可以说,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4.
陈京山 《教书育人》2013,(20):36-37
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很不和谐的现象: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师生关系恶化;指责、训斥和埋怨家长,家校关系紧张;斤斤计较,行为偏执,自卑、抑郁等情绪滋生。教师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影响家庭和谐、同事关系和事业发展的事例屡见不鲜。更严重的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持续恶化会给学生、教育以及社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只  相似文献   

5.
一个失去自尊心.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是决不会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同样,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学生也不会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以此为鉴,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注怠,要尽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些教师不懂得这一点,他们对于有过失或比较落后的学生,往往是声色俱厉地训斥,尖酸刻薄地挖苦,动辄体罚或变相体罚.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构建21世纪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师被认为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只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这样的传统观念始终萦绕在一些教师的头脑里,因而训斥学生、体罚学生被认为是合情合理;课上教师只有自己讲的权利,没有学生问的权利。这样日复一日的“教育”,学生变得唯唯诺诺,缺乏自信和创造活力。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进程,应是在教育中重新确立了人的价值,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要依赖互相尊重的师生观,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怎样做才是尊重学生呢?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把学…  相似文献   

7.
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有的公开顶撞,拒不认错,有的是一声不吭,用沉默来反抗。遇到这种“顶牛”情况,有的教师训斥指责学生,甚至体罚。结果越搞越僵,既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也伤害了师生感情,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更加不利。与一些爱“顶牛”的学生谈话,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最好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弄清问题的原委,想想学生为什么会“顶牛”,如果是这样进行一番分析后,也许教师的心  相似文献   

8.
体罚作为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已被我国法律所禁止。但实际情况是,体罚学生的事件不因法律的禁止而不发生。从对我国体罚制度的分析及与国外一些国家体罚制度的比较中可见,要杜绝体罚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对惩戒作为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且在法律上对教师的惩戒权加以明确,并使之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教师打骂学生通常被认定为师德问题,例行的解决办法是警告、扣奖金直至开除,然后以此为鉴,对其他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然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近年来仍屡见于报端,并且见诸报端的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常用的师德教育的“药方”对症吗?   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学校总跟学生发火的教师在家里也经常发火,爱跟学生动手的教师也爱跟爱人及子女动手。   将家里家外的表现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师德问题,而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方…  相似文献   

10.
教师心理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有关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暴力虐待学生的事件多见报端,令人触目惊心。其中一些还都是被学生和同事认为工作一贯兢兢业业,勤于钻研业务,对学生和蔼可亲的好教师。这样的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一位长期研究教师心理问题的专家说:“这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师德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 (尤其在城市 )是大大减少了。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对“差生”的出言训斥与讽嘲 :“你真是比猪还笨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哼 ,你这样混下去能有出息 !”、“你爸妈怎么养了你这样一个活宝 !”殊不知 ,这对于学生稚嫩的心灵有多大的伤害 !一般来说 ,现在的学生心理比较脆弱 ,其自尊心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 ,弄不好就会抖落 ;对待它 ,我们应“十分小心”(苏霍姆林斯基语录 )。不管教师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么善良 ,理由多么实在 ,但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哀莫…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三令五申,严禁体罚,但校园体罚及不当管教仍时有发生,日前台北市教育局做出重罚决定:如果发现有体罚学生的情况,教师将被记大过,并移交各校教评会讨论其是否能够胜任教师一职。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然而,有的教师或受“棒打出孝子,棍打出才子”的封建教育方法影响,或“恨铁不成钢”又缺乏教育方法、教育艺术,而无视国法,任意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带来不可低估的危害。一、影响学校声誉,损害教师形象有极少数教师处理问题欠冷静,对学生动辄火冒三丈,大声训斥,甚至推、揉、踢、打。这些做法造成恶劣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4.
《法制日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沸沸扬扬“划字案”》一文结尾说:“有关人士认为,校园江力不是个别现象,不仅老师体罚虐待学生现象在各地经常出现,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不时发生,这对于青少年教育将产生负面影响。校园一直被人们称为“净土”和“圣地”,那里理应是秩序最好、学生最受保护的地方”。笔者认为要保住校园是“净土”和“圣地”的美誉,不仅要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雷质,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因为体罚、虐待学生不仅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是教师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张琴 《今日教育》2009,(9):44-45
“以前教师虽然究酸,但对学生还可以居高临下,现在学生是“上帝”,虽然恨铁不成纲,训斥和体罚千万碰不得,现在实行素质教育,但成绩还是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师爱就是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它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批评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不能以家长式的作风粗暴地对待学生,体罚、训斥、辱骂、讽刺都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教学班,每学期、学年都要进行数次考试。每次考试都可能出现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是厌烦、训斥、体罚呢?还是关怀、体贴、鼓励、帮助呢?很显然,应该是后者。大凡考试,学生不及格,有种种原因,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办法,方可取得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朱光泉 《湖北教育》2007,(12):35-35
传统的学生管理中,教师把管理肤浅地理解为"管",并不讲究管的方式、方法,谈不上去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轻者语罚——指责、训斥;重者体罚——罚站、罚打扫卫生,甚至约见家长,借家长之手打骂学生。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管理,不仅要管,更重要的是要讲"理",让学生口服心服。  相似文献   

19.
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眼下个别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教师体罚学生到了犯罪的地步。其二是与以上那些教师态度迥异的教师,他们对待学生犯错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有个别初、高中女教师被学生“哄”跑、“耍”哭的事时有发生。从以上两方面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学生难管,教师难当这是不争的事实。换句话说,“要不要惩罚犯错的学生”这一问题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好好讨论和正确对待的时候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教育学理论也告诉我们,犯错的学生受到应有的…  相似文献   

20.
坚决制止体罚风江苏周步玉近年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发生率又有回升,在一些地方和学校甚至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体罚的教师越来越年轻,被体罚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体罚所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大。某中学一青年教师击打上学生头部,造成该生脑外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