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月4日,北京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诞生了一档文化讲坛栏目——《中华文明大讲堂》。它以传承中华文明为自觉使命,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发展,在栏目定位、选题策划、传播内容、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独具一格,制作不断精化,同时传达中华文明中蕴涵的先进价值观,吸引了观众的持续关注。截至目前,栏目已经成功策划并播出了六个系列讲座。根据讲稿整理出版的书籍问世后大受欢迎,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类电视讲坛的新生力量《中华文明大讲堂》茁壮成长并稳步提升,是诸多要素合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电视讲坛类栏目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逐渐走红,粗略一看,就有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湖南卫视的《千年论坛》、北京电视台的《中华文明大讲堂》、上海东方电  相似文献   

3.
开播三年多的"走遍中国"栏目,应该说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主旨的大型文化性专题栏目.它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视角,为海内外观众开启了一扇直接了解和传播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丛径  史椰森 《现代传播》2005,(3):109-110
近年来,一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品牌栏目开始引起业界内外的注意。这些栏目特点鲜明,收视率高,持续周期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当地观众心中的品牌栏目。在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首度立项、委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栏目表现不凡。如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江苏新时空》等。透析这些品牌栏目的成长背景,开掘它们的地域文化特征,对我们研究电视品牌以及运用于实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一、电视品牌栏目的地域文化特征电视栏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  相似文献   

5.
综合动态     
北京电视台携手三联书店推出王蒙新作本刊讯(记者韩阳)10月9日,北京卫视《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联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在北京电视台新址41层阳光大厅举行了著名作家王蒙《老子的帮助》新书出版发布会。来自文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以“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为新的频道定位进行了节目改版,新闻杂志型栏目《华人世界》,在农历正月初一以“全球华人大拜年”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华人世界》下设“全球华语台联播”、“全球华文报刊浏览”、“华人故事”、“华人咨询  相似文献   

7.
《探索·发现》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中国第一个人文地理、历史类纪录片栏目,创办于2001年7月9日。它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地理的新探索,中国历史的新发  相似文献   

8.
肖詹 《出版参考》2009,(20):19-19
10月9日,北京卫视《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联合生活&#183;读书&#183;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在北京电视台新址41层阳光大厅举行了著名作家王蒙《老子的帮助》新书出版发布会。来自文化界、出版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卫视的热心观众与《老子的帮助》主讲嘉宾王蒙面对面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那么,如何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笔者曾作为燕赵都市报"守艺"栏目的编辑,认为非遗传播需要深挖内容;拓宽传播渠道,丰富呈现形式;增强互动,提升传播效果;打造IP,重视视频化呈现.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时代要求,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性历史性目标。为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交流互鉴,本研究围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这一宏大论题,尝试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绘制了中华文明的分类和元素谱系表。并通过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五力”理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应用于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尝试性地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评估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1.
段鹏  彭晨 《中国编辑》2024,(3):4-10
数智时代的到来,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短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基数大、互动参与性强等特点,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本文从内在逻辑、呈现方式和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对短视频推动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展开全面分析,提出从调动多元内容创作力量、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优化话语表达方式、发挥算法推荐作用、推动传播平台多元化等方面,以短视频助力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以期更好地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郑世明 《现代传播》2007,(5):144-145
2002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全新推出大型电视文化栏目《走遍中国》.作为一档时长30分钟,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专题节目,《走遍中国》以其强烈的纪录中华文明的使命感,用独特的散点透视电视语言,浓缩神州大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带领观众共同探寻那美城、美景背后传承久远的文化纽带.自创办以来,定位于"每天一个传奇故事"的栏目深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一年后即被全国权威组织评为"中国百家电视栏目"之一,并被誉为中国城市形象的"城市名片",是国内唯一一档国家地理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13.
戚德祥 《中国编辑》2023,(11):10-16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作了深刻阐释,为出版强国建设指引了行动方向。一是立足中华文明连续性,引领新时代出版发展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提升出版国际传播力;二是立足中华文明创新性,推动科技与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业态,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创新内容呈现传播方式;三是立足中华文明统一性,以多元文化出版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出版多元协调发展;四是立足中华文明包容性,构建出版国际传播文化融合生态、多主体融合的出版市场新生态和互联网生态,形成出版国际传播生态体系,增强出版国际传播效能;五是立足中华文明和平性,积极搭建中外出版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传播多元文明和合共生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明大视野》共八册,是一套向青少年讲述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图书,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授担任主编,一百多位著名学者参与编写.全书以中华文明发展为线索,上自远古的传说,下至五四运动,内容涉及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历史、考古、地理、科技、民俗、中外交流等多个方面.图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演变、发展的历史,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文明的理想范本.  相似文献   

15.
陈光鑫 《兰台世界》2017,(20):119-120
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新石器晚期的燕地考古文化研究对探讨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过程有着独特的价值。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均在桑干河-永定河流域有所发现,说明当时燕地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韩雪 《中国出版》2023,(6):59-62
中华文化始终有着“书画同源”的视觉认知模式,这种“图文互构”甚至“图文同一”的文化模式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宏大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印刷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图史出版物得以蓬勃兴起,对读者历史公共记忆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构成了中华文化和历史公共记忆完整的文明谱系。图史是国家历史公共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渊源实证与信物场域的“原境重构”,延伸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涵、活化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场景。因此,图史出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今传媒》2011,(8):1-3
辽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本来的寓意就是"辽河流域,永远安宁"。辽宁广播电视台近年来不断发展,全力建设以"东北第一、国内一流、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广播电视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取得的成绩令全国业内人士瞩目。2010年辽宁广播电视台共有四位播音员获得"金话筒奖",成绩有目共睹,可喜可贺。本期我们就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辽宁广播电视台的主播庄蕊。庄蕊,女,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沈阳市青联委员,辽宁省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沈阳市和平区人大代表,主持过新闻直播栏目《今晚直播》,担任谈话节目《生长》和大型谈话栏目《有话大家说》的主持人,1994年11月~2004年4月,沈阳电视台主持人、制片人,先后主持了沈阳电视台新闻栏目《万家灯火》和早间直播新闻栏目《沈视早报》,这两个栏目都获得了辽宁省十佳栏目称号,目前为《辽宁新闻》播音员。期间多次参与大型新闻活动的现场报道和大型晚会的主持工作,并担任新闻节目制片人。1997年,获辽宁省第九届广播电视优秀播音作品一等奖。1999年,获辽宁电视奖98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2007年《有话大家说》获得辽宁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社教主持类一等奖。2009年《辽宁新闻》获得辽宁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2010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播音作品奖。  相似文献   

18.
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斌 《新闻爱好者》2008,(11):76-77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至今的人类文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自古以来许多学者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开端于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先秦历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则必将在完整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进程及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色是,自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就孕育出重要的传统文化基因,并且数千年基本不变地延续下来,直至今天。玉文化和彩陶文化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其信仰和传统在构成华夏文明核心价值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奠基性作用。本栏目三篇论文分别论述:《周礼》六器说的大传统新求证,《墨子·非攻》与玉德之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国内首部系统讨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专著,清华大学陈来教授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4月出版)一书为我们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来的文明体系,向我们诠释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