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而且要关注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件,尤其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影响较大的事件。课堂教学事件蕴含有怎样的德育价值,它之于道德教育有什么样的特殊性,如何发掘并有效利用教学事件以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等,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从德育的角度来解析课堂教学事  相似文献   

2.
所谓德育案例,是指德育工作者对工作中所碰到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所做的反思与总结。它具有情境性(是德育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实际情境的描述,它叙述的是有时间、地点、具体人物组成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的情境,在德育工作者或学生看了之后都会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以及此前的马加爵事件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高校德育工作模式的反思。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内容仅局限于狭义德育的范畴内,即仅仅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各类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在智育培养占主流的前提下,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仅仅依靠传统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一方面会受到时间、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会由于德育载体与专业教育或专业学习内容相互脱节,有"欲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德育往往习惯于把事情做大,而不习惯把事情化小。把德育的事情分解为相关的小事情,这些小事情是指学生经历的事,理解的事,熟悉的事,感兴趣的事。小事件中的大德育观,就是以学生相关的小事件为载体的德育人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反家乐福事件在学生中间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反思学校在这次事件中的作为,我们发现学校错失了教育契机、偏离了德育目标,并且压抑了德育对象。如果学校教育能够从这一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或许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重新认识德育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课程不仅仅是指德育课程的文本,而且是指在特定道德场景中的生活事件、德育活动、道德规范等因素相互联结、相互影响、彼此沟通而呈现出来的道德生活事件的连续体。这一概念的确立有助于我们自觉克服学科式德育课程的弊端,防止那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无效德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校教育“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语),过度追求高考成绩,升学成了高中教育唯一目的,结果我们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培养,也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令人寒心的事情,历年来多名学生故意伤人、自残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明证。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教授学生学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刘海洋的伤熊事件,成都某名牌大学大四学生的烤活狗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善良的人们发出了“青年人,你怎么这样残忍”的责问。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德育确实存在许多误区。当然,笔者不是否定我们过去德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以及已获成果,更不是小题大作和哗众取宠,而是旨在呼吁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德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走出德育的误区,让我们的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塑造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笔者认为,当前德育存在着“四多四少”的倾向,在德育手段上,“口头…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一门包涵价值观念、人格特质、人文精神的综合性教育。传统教学过于注重学科文化教育而忽视人文德育,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发生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像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还未形成起足够的生命安全意识,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念,有老师对其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平衡德育(珍爱生命)就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对如何提高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提高德育(珍爱生命)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学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庭  陈再新 《中国德育》2013,(19):56-57
微型德育课程是指选取生活中直观反映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而设计的,通过对事件的内涵剖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多方位渗透的多功能课型。与传统的德育方式比较,它具有切入点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结合我校德育的困局,我们确定了"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德育目标,并努力通过微型德育课程予以实现。一、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内容我们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按年段、分层次确定了课程工作的目标和  相似文献   

11.
<正>一段时间以来,高铁"霸座"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似乎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高铁"霸座"事件虽小,却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极好契机与切入点。深入思考这一热点事件,找准这一热点事件的教育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这一事件并挖掘其教育契机,对于增强德育的时效性,推进德育工作与社会生活热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热  相似文献   

12.
德育叙事的异化及其改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形式,德育叙事在我国德育理论探讨和德育课堂实践中不断兴盛和发展。但由于认知的偏颇以及经验的匮乏,德育叙事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目标的功利性、内容的空疏性、策略的控制性、模式的预设性和情节的虚拟性等弊病,背离了德育叙事的初衷。要还德育叙事以本真面目,需要注意:提升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树立完善人性的叙事观;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叙事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打破单一预设叙事,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尊重学生心声的自由表达,变压迫叙事为解放叙事;关注真实的教育事件,走向真实的德育叙事。  相似文献   

13.
李姝 《政治课教学》2013,(10):68-70
生命化德育理论认为,生命既是德育的原点也是德育的终点,更是超越知性德育的现实需要。生命化德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生命意义,关注人生幸福,关注生活世界,关注苦难体验,关注道德事件。生命化德育是成全生命的德育,让生命在德育中诗意地栖居是其核心的表达,也是其最高境界和追求。在学校教育中,不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教师,我们都要努力让学生在生命化德育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打好基础。对此,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校园欺凌是当前青少年成长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其容易使学生养成堕化的行为习惯,扭曲学生的道德观念,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学校忽视德育教学,家长未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对于欺凌事件的处理力度不够,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发生。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家庭和社会层面来进行预防,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德育环境是人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形成、发展和固型的基础,优化德育环境则是切实解决德育问题和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为学校德育环境构成要素方面,初步实现了多元素共同发力和内外部良性联动;校内德育环境方面,德育教材教学满意度明显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持续提高;家庭德育环境方面,家长与子女有效沟通频次增多,关注点转变总体向好;社会德育环境方面,中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对国情时事和社会事件关注度提高。但同时还面临着发展不够均衡、成效不够巩固等现实挑战,我们可以从践行理念、作用机制、环境优化等方面加以突破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容易发生各种教师预设之外的教学问题,对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德育的契机,变"意料之外的教学问题"为"德育教学资源",有效开展课堂德育.使课堂教学中生成事件成为德育工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的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管理代替引领,因而难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功利化"。为鼓励学生做好人好事,一些学校精心设计了各种德育措施,最普遍的就是给学生加德育"操行分",比如,捡起地上的垃圾加多少分,帮老师做事加多少分,捡到多少钱加多少分,检举揭发其他学生违纪事件加多少分。在"操行分"的驱使下,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听话"、"有责任心"、"拾金不昧",导致有的学生甚至在做  相似文献   

18.
直击学校德育败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许多学校都已形成颇具特色的德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不重视虽然国家法律政策都强调德育为首的地位,虽然众多有识之士一再呼吁要重视德育强化德育,虽然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硫酸伤熊事件之类的惨剧不时见诸报端,遗憾的是,仍有某些教育工作者无视德育之重,不知、没想或是不能真正发自内心抓好德育。他们总认为马加爵之类事件离我很远,总认为德育是虚的,不如补补课、让学生背点书、做几道习题、多拿点考分实际。其实不然。良…  相似文献   

19.
Web2.0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思想方式发生了改变,博客为小学德育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化平台。本文从"知情意行统一制定博客德育模式、以博客群为平台创设德育文化氛围、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兴趣话题讨论、以家校联盟共同体形成德育合力、以博客评比为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达成"这五个方面探讨了博客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德育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促进人性完善,最终实现全社会道德品质的提升,建构人人享有的道德的幸福生活为目标。因而德育不是道德条文、规范的简单记诵和再认,它是学生精神世界的自主建构,没有学生的道德理解和体验,就没有德育存在的现实基础,德育内容也无法顺利实现内化和强化。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构建起道德体验心理场,其途径主要是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联系道德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