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统计内容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在高中统计内容的教学中,考虑到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所以要尽可能关注在义务教育统计学习不达标的学生.比如,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建议安排像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内容的复习;又如,在数据的数字特征学习中,建议通过几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回顾平均数、中位数、  相似文献   

2.
高中新课程统计内容应关注以下问题:高中与初中的差别;正确看待统计概念的定义;明确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具体要求;强调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正确把握线性相关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中教学最基础的统计内容,其原因在于(至少是部分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及相当多的行业中,处理数据是一件常见而又重要的事.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你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标准》中指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从小学第一册起就安排了相关学习的内容,并对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作了具体的说明和阐述.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数等)  相似文献   

5.
笔者先前对在校的1000多名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统计知识的认识,结果令人吃惊,多数学生片面地认为统计就是一个考点,就是计算和读图.这一普遍现象表明,当前高中统计教学的重点仍在数据的计算上,高考的"导向"作用使得统计教学也沦为了"考算术",没有达到课程预设的目标.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是统计的原料.教育者应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这不仅是  相似文献   

6.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统计量,它不但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优点,还能用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平均数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因此,让学生灵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了解平均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下面就如何教学求平均数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概率与统计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对课标教材中的概率与统计内容,就知识层面和方法看,似乎不难.但蕴含的概率观点和统计思想却不容易理解.那么,概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概率难在何处?统计推断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统计推断的结果?概率与统计的关系是什么?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一简单分析,并对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概率论思维,即随机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在随机性思维下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由"确定性"向"不确定性"过渡,培养学生随机性思维的意识;展示推理过程,培养随机性思维下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概率与统计的联系,培养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能力;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提高随机性思维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本专题中简称《课标》)将“统计与概率”作为小学数学的四大知识板块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重视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感受随机思想。而课改前的教材没有关于不确定现象、等可能性、随机试验、中位数学知识,只有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其重点是绘制和读统计图表,忽略了统计观念的形成和培养。“统计与概率”教学给教师带来许多困惑。对此,本刊编辑部约请部分教材编写人员、资深教研人员、教学新秀从整体上分析“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要求和存在的订问题,并提供新学期相关内容的教案,以期对这部分内容的备课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了10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建国60年来小学统计教学发展分为3个阶段:文革以前17年,其特点是统计图表与记帐知识并举;文革以后至20世纪末,其特点是注重统计知识、技能和统计思想方法的教学;21世纪初,其特点是加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韩志华 《学周刊C版》2011,(11):139-139
在高中数学教育《课程方案》中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学科课和活动课两大板块。教学活动课时.教师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它具有活动性、灵活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活动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其特点.组织好活动课.  相似文献   

12.
统计与概率     
罗娟 《贵州教育》2009,(3):82-90,51
复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和身边环境中熟悉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知识与方法(统计图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并能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决策和推测,让学生感受统计对日常生活的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3.
统计学是职业中专财会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提高其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采取分组激励,培养兴趣;鼓励预习,提高加分比重;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注重能力培养;进行教材知识结构改革,适应学习主体等一系列措施,才能收到真正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统计案例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案例教学是连接统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且必要的新型教学方法,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统计案例教学的实施条件和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形势下的统计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对社会经济统计工作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统计学的教学规律,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统计人才。  相似文献   

16.
孙伟  王秀真 《山东教育》2005,(13):42-43
统计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中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第二册起,每学期都由浅入深地安排有关统计内容。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前面教材相比,  相似文献   

17.
培养“统计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要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运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统计量等来展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下面结合统计教学实践谈谈在对学生统计观念培养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新春 《湖南教育》2006,(12):30-31
一般认为,统计学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亚里士多德撰写了大量被称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的资料,内容包括对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分析、比较.这应该是最早的统计资料.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航海业在欧洲兴起,航海保险业开始出现.为了合理地确定保险金与赔偿金,需要了解不同季节、不同路线航海出现事故的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20.
刘超 《考试周刊》2013,(30):62-63
<正>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怎样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是值得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也在积极地探寻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效率的方法。通过对学生的计划、检验、调节、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使学生个体自主、独立、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和教学建议。1.关注课前监控,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在数学学习中,就必要的知识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理、法则等,而且要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