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爱敏 《考试周刊》2013,(95):78-79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差生"问题困扰许多家庭和学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这就需要搞清以下问题:"差生"是如何产生的;"差生"有哪些表现;"差生"如何转化。  相似文献   

2.
让"差生"们在中队主题活动中得到转化,中队主题活动是转化"差生"的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让"差生"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活动中得到转化。  相似文献   

3.
杨琼 《文教资料》2007,(33):121-122
"差生"一词在教育界已普遍存在多年,"差生"作为一种特殊受教育个体,普遍存在于每个学校中。本文以"差生"这一称谓为线索,反思了我国的教育制度,结合差生形成的原因提出教育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前段时间听到两位老师的谈话,说自己班上某某某是"差生",自己的班上还有多少"差生"。初听只是觉得刺耳,细想却让人非常震惊:"差生"的称号已经被明令禁止多年,但为什么还是屡屡出现?"差生"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学业成绩低下、行为习惯养成不好的学生。其中,同时在两个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又称之为"双差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晕轮效应"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常常被忽视,"差生"则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语数两科中有一科成绩低下,则会被冠上"差生"的称号,如果语数两科的成绩都较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差生”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中不同类别的所谓"差生"情况和"差生"教育现状的反思,提出了以"服务学生"、"因材施教"为宗旨的"差生"教育方法和思考,希望能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差生"教育这一领域有所开拓。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差生"问题一直令许多教师头痛。如何挖掘"差生"无穷的学习潜力,改进这部分学生的英语教学?首先需要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关注"差生",了解"差生"的现状及困难,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并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其次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差生"能学,乐学。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使"差生"掌握学习技巧,学习成绩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的转化"差生"是教育界极其关心的问题.文章试从探讨传统教育中认定的"化学差生"入手,然后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认识"化学差生",并提出了转化化学差生的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尤其是要解决好"非智力型"差生问题。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而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占很大比例,并且男生多于女生。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了学情追踪研究,初步探索了"非智力型"差生的成因和一些转化方法。一、"非智力型"差生的基本表现1.对数学科目不感兴趣。这类学生的问题表现在对数学课没兴趣、不认真听讲、不积极练习、不积极参加讨论、不认真完成作业、不自觉进行预习、课后不自觉进行复习。2.学习态度差。"非智力型"差生则主要表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给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这顶帽子压在年幼的孩子头上,给其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差生"似乎低人一等,提到"差生"老师皱眉,家长发愁,同学厌恶。许多"差生"因此自惭形秽,失去学习信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关于"差生",我们有着太多误区,造成这类学生在后天成长中,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的航标,从而厌学,直至辍学。离开了森林的幼树,怎能长成栋梁之才?记得  相似文献   

10.
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因素正常而学习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所占比例很大。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上的"非智力型"差生的学情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对数学"非智力型"差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一、"非智力型"差生的特征1.数学缺乏兴趣。表现在学习数学中困难重重,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两级分化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冠以优等生的名号,学习差的学生则被打上了"差生"的标签,一旦被定义了"差生",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觉得很没面子,尤其是学生的自尊心将受到严重打击。所以,文章将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分析"差生"的特点以及怎样提高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何时起,相对后进的学生慢慢地被扣上了"差生"的帽子,且范围越来越大,成绩差一点是"差生",犯了错误是"差生",考试成绩在班级中等以下是"差生",升学无望是"差生",不能进快班是"差生"……"差生"这一称谓,经意或不经意地从老师、家长或学生口中流出,可谓字字刺耳、句句伤人。"差生"这顶帽子的确够沉重的,也使这一部分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抹杀了他们哪怕还剩下的一点点的进取欲望,学习基本上或完全丧失动力,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尤其是要解决好"非智力型"差生问题.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而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占很大比例,并且男生多于女生.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了学情追踪研究,初步探索了"非智力型"差生的成因和一些转化方法.一、"非智力型"差生的基本表现1.对数学科目不感兴趣.这类学生的问题表现在对数学课没兴趣、不认真听讲、不积极练习、不积极参加讨论、不认真完成作业、不自觉进行预习、课后不自觉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列出了中学生中的"差生"表现,指出了出现"差生"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拒绝再出现"差生"以及转变现在的"差生"的措施,试图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玄秀芹 《中国教师》2010,(Z1):185-186
<正>自从从事英语教学以来,我常思考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差生。一、了解差生心理,对症下药差生进入高中时,外语已学五年,在几次考试中连遭失败,他们对外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吕春宏 《文教资料》2012,(1):107-108
作者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转化"差生"工作,得出了多方面的启示:重新解读"差生",赏识、宽容、迁移"差生",长善救失,促使"差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学生,都想成为优秀学生,肯定不会甘愿当一个"差生"。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可能被定格在"差生"的行列而不能自拔。其实,并不是你不聪明,而是你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在学校教学教育中,总会发现一名甚至几名"差生",这些"差生"让教师与家长相当头疼。"差生"又称"问题学生"、"潜能生",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他们呢?用什么方法来转变他们呢?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另辟蹊径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何况一个班五六十人呢?在各科教学中,每个班总有几个差生,尤其是政治学科,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但差生并不永远是差生,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思考探索,粗略的悟出了几点。一、亲近、信任差生,让差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差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政治成绩差而羞于见政治老师,更不会  相似文献   

20.
在西部农村教育中,由于教育经费困难;教育人才少;留守儿童多。在教育中产生了大量的"差生",其实他们只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时间相对慢。家庭方面的因素是我们西部农村教育中产生差生的最大原因,如何解决"差生"问题西部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东部经济带动西部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