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恺杰 《教师博览》2004,(9):41-41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对人类血型的形成提出了新看法。认为目前已经发现的4种血型(O型、A型、B型和AB型)并不是在人类诞生时就固定下来的,而是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和人们在不同气候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形成的。在寒冷的年代,由于草原上可供吃用的东西匮乏,游牧部落不得不去适应新地形所能提供的新食物。由于新的饮食结构出现,人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随之有所变化,紧接着血型也会有所变化。O型血的历史最为悠久。它大约出现于公元前6万至4万年之间。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吃的是简单的饭食:野草、昆虫和从树上掉下来被猛兽吃剩下的果实。A型血出现…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通过基因工程改变某些微生物的生理特征.可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3.
提起0.618,许多人都知道,它是被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简称“黄金律”或“黄金比”。有人曾断言:“宇宙万物,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形体总是最完美的”。事实证明,生物界是宇宙的组成部分,0.618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斌 《中学生物学》2001,17(3):28-30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是深刻、巨大和多样的,其中对气候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四种:1温室效应 由于工厂、交通运输、家庭等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农业生产上频繁的耕作(使土壤中分解的分解作用加强);地球表面光合作用总量下降(森林等绿地面积减少和海洋被污染),从而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逐年增加。CO2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其到达地面以增加地面温度;同时它又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上升,再以逆辐射形式射向地面。这种现象如同温房一样,故称“温室效应”。(当然温室效应的产生还有其它原因,如甲烷)  相似文献   

5.
考古学认为人类起源已有 3 0 0万年 ,但基因科学认为只有 1 4万年。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物种。人具有陆生和水生两类动物的基因 ,是病毒感染使两类基因重组的结果。现代人类具有同一个女性始祖 ,可能也具有同一个男性始祖。人类的“源祖”或“近亲”可能已被淘汰 ,但人类绝不是天外来客。1 人类起源距今只有 1 4万年传统观点认为 ,人类起源于几个相互独立的地域 ,至今已有 3 0 0万年。早就有人对这一观点表示怀疑 :北非和西亚两地在 70 0 0年前进入农业文明 ,南亚和东亚的文明约有 5 0 0 0年 ,如果那些地方的人“独立”起源于二三百万年…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4月19日宣布,他们完成了对人类第17号染色体的详细解码,并通过首次与鼠类第11号染色体对比,揭示了高等灵长类动物快速进化的部分原因。在第17号染色体分析完成之前,科学家已完成了15对染色体的解码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05,(3):56-57
<正> 人类基因组图谱精确版出炉国际人类基因组序列协会授权《自然》杂志于2004年10月22日刊登题为“人类成功绘制染色体基因组序列”的特色文章,标志着这项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历史意义的人  相似文献   

8.
2004年10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这是由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发起的,是蛋白质组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年度国际性会议。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主席Samir Hanash担任大会共同主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国际蛋白质组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在内的3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CNHUPO)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主要项目——“人类肝脏蛋白质计划”的牵头人贺福初担任本届大会主席。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蛋白质组——生命真谛的诠释”。那么,蛋白质组为何有如此魅力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眼球”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后来成为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这其中也有我国科学家的参与.人类基因线计划是对人体的30亿对核苷酸全序列进行作图、基因定位并对主要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为全面认识和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详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微生物学发展史、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学前沿研究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生物化学的知识点融入到公选课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教学内容中,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公选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1“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启动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源于“protein”与“genome”的杂合,1994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Marcwilkins提出蛋白质组概念。1995年,蛋白质组一词首次见诸报端。“proteome”蛋白质组一词第一次出现在“Electrophoresis”杂志上,明确定义:蛋白质组是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研究的国家从1995年的澳大利亚一国。发展到美国、丹麦、瑞士、英国、法国、日本、瑞啦、意大利、德国等10国。  相似文献   

12.
13.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微生物的应用等方面对微生物作了一些介绍,以期人们对微生物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15.
人们的冷、热、燥、爽、闷等多种感觉,甚至人们的心情,都与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环境温度在16℃到20℃是人体舒适的气温范围。冬季15℃ ̄20℃、夏季19℃ ̄24℃时,人会感觉比较舒适,工作效率高,在空气相对湿度为50%到70%时感觉舒适。当湿度适中时,气温在25℃以上感觉暖和;30℃以上感到热;40℃以上持续的时间太长,大脑就会受到永久性的伤害。10℃以下感觉凉,5℃以下觉得冷,0℃以下“则僵手僵脚”了。当人体全裸时处在风速小于0.3米/秒的环境,气温在32℃以下时有凉爽感,26℃以下如再不穿衣服就感觉不舒服了。人对环境的感觉,不仅…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与生物界是息息相关的,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生物学、古地理学研究早巳证实生命来自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大约在4.25亿年前,所有的生物还都是海洋生物,人类是地球上新到的客人。许多海洋无脊类是5.7亿年前出现的,而人类是约在300万年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7.
肥皂和洗衣粉能否混用,在使用味精、碘盐、含氟牙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下面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发酵工程中,首先要选育优良菌种,但由于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都是杂居混生的,因此要选育良种,就必须对其中的纯种微生物进行分离或鉴定。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结合显微镜的镜检以及菌落的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分离或鉴定出来。假若某一样品中含有大肠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乳酸菌微生物,你如何根据上述原理或方法,从理论上一一将其中的纯种微生物分离出来呢?  相似文献   

19.
让生物、生活零距离,就是要缩短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生物学问题,探究生物学规律,体会或感悟生物学思想方法,然后将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最大限度的拓展学习空间,体验生物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一句话,即走进生活学生物学,学好生物学服务生活。它既是教师教学追求的过程性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达到的终结性目标。  相似文献   

20.
石油也能吃     
《中学生物教学》2005,(7):44-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