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0,(9):21-21
“好句子就像美女,作文里出现一个,就是高分保证。如果都是‘美女’,反而会审美疲劳。”新东方的“牛师”夏鹏在浙江师范大学附中给高中生讲高考英语写作时,开场就来了个“美女论”。  相似文献   

2.
第一块“砖”: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特点,说白了就是“你有而别人没有的,那就是你的特点”,也就是说,找特点就得找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举个例子吧,像南方的木棉树,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叶无花,有花无叶”。一开春,木棉的叶子就开始脱落了,几天工夫,树上的叶子掉得干干净净的,整棵树看上去光秃秃的,  相似文献   

3.
王礼平 《辅导员》2009,(20):13-14
大家好,我们是比喻“三姐妹”,昵称“百变美女(比喻)”,俗称“打比方”,是一种颇受人们青睐的修辞方法。相似点是我们的密码,也是我们的灵魂。其实我们的身份一点也不神秘,就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甲)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乙)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因为有了我们,深奥会变得通俗易懂,抽象会变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4.
和琳 《现代语文》2006,(7):111-111
引言 中国素有“四大美女”之说,且不论哪“四大”,但说“美女”。 “美女”一词一般可以理解为偏正式复合词。《现代汉语扁》“美”下有“美女”这一词条,释义为美貌的年轻女子。而今的流行称谓“美女”,则成了标准的复合式偏义词了,偏重“女”而非“美”。  相似文献   

5.
美丽 《人生十六七》2011,(10):50-51
儿子刚一出生,我就瞪大眼睛,妄图发现他有什么特殊才艺,以便于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可惜一直未遂,心下不免失落。后来,我终于发现他一条“熠熠闪光”、异于常人的特殊才能:爱钱。虽说这个优点不像别家孩子成绩优异、体格矫健、文武双全那么令人得意,但是,智商情商财商,好歹都是“商”嘛。  相似文献   

6.
“老班”叫陈学武,是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我们总是叫他“老班”。“老班”老了,在电话里告诉我想看海。我说,中秋节来我这里吧,我带您去看海。“老班”犹豫了一会,说,路太远了,有三四千里吧?我说,您不是说年纪大了睡不着吗,您在火车上睁着眼坐二十五小时就到了,还有一车厢人陪着。“老班”笑了,说,那就去吧,带你师母一起去。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酷”字泛滥的年代,随便什么人、什么事,就当得起一个“酷”字。  相似文献   

8.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相似文献   

9.
黎凡是2012年我文科班上的一名学生,开学的时候一切还算正常,也并没有引起我这个初来乍到的班主任的注意。后来的一年,80后“潮师”与90后“潮女”之间经历了几番有关“说教”与“时尚”的较量,这些较量,让我们学会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情谊。  相似文献   

10.
付瑜 《高中生》2012,(10):46-47
人生志向的确定可以很单纯。单纯到甚至可以只通过一部电影得以体现。记得读高中时,电影《律政俏佳人》风靡全球。金发美女艾丽为了追回男友沃纳,使出贴身追击绝招,考进了沃纳所在的哈佛法学院。从最初对法律一窍不通,到为一桩谋杀案的嫌疑犯辩护成功.她向沃纳证明了她不但有美貌,而且有智慧。顶着闪亮的金发,稳踩着高跟鞋,穿着最惹眼的衣裙.挎着最时尚的背包。再加上跟在身边同样打扮的小狗……电影中的“俏律师”形象让我下了决心,那个时候我就暗暗告诉自己,要成为一名律政俏佳人,于是在填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学。  相似文献   

11.
学校三优课比赛,四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一列举”虽到五年级上册才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但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很多有关“一一列举”的问题,如四年级“搭配的规律”中就需要一一列举,  相似文献   

12.
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张无线网卡,就能开一家“皮包公司”。如今,依托互联网,一种叫“网络包工头”的职业正悄然产生,并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3.
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一、“激情”可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师生同心有激情的老师,一上课自然地就把这种情绪带给了学生,从而使这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大家的印象中,激情好像只属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只要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他的每堂课必然是充满着激情的。我就认识这样一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也曾听过他几节课,看到他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14.
一、美女篇“天生丽质自难弃”、“闭月羞花、沉鱼落燕”、“美人卷珠帘”、“绝代有佳人”、“回目一笑百生媚”———这些都是自古以来描写美女的名句。对于美女的赞颂古今并无二致。美女都是美的。她们掩口而笑 ,眉目传情 ,腰舞柳枝 ,落步生莲。她们不做家务 ,无须劳作 ,一买一大堆美容品 ,只管涂红指甲 ,描柳叶眉 ,染香唇 ;只管整容、烫发、割鸡眼 ;这些东西一不小心就又可能成为潮流。而她们稍不如意还会折罚下人 ,发美女脾气。美女总是听着别人的恭维 ,吃着他人的供奉 ,然后心安理得地数着回头率。美女总是高高在上 ,仿佛对天下人都不…  相似文献   

15.
人类很久以来就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我们每天面对的所谓“真实”。其实并不真实。原因是我们所认知的“真实”是通过多层“中介”予以间接表述的。这里我借用一下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著名的“三个世界”说法,即:真正的真实(第一世界)进入人的特定的认知系统后就变成了观念过滤后的真实(第二世界)。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意种花花不活”等“卡壳”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做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策略解决“卡壳”危机。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如食盐、蔗,工糖、纯碱等,溶于水后得到的液体,化学上称为溶液。要正确理解溶液概念,需掌握以下几个要领。1.抓住溶液的特征一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的特征。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样;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武汉某高校开设了一个“淑女班”引发了广泛议论,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栏目一位主持人与两位专家进行了评论,并引用了大量网友的帖子。其中就有网友说:不该办,这是封建社会的那套标准,是站在男人的角度去要求女性。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淑女班”呢?  相似文献   

19.
芊芊 《人生十六七》2011,(10):56-57
从儿子4个月起.妈妈就着手实施优佳成长计划.精心为儿子打造“无菌”成长世界。可妈妈万万没想到。儿子一天天长大.一直生活在“无菌”环境下的他全无抵抗力.连细小的“尘埃”都能置他于死地……  相似文献   

20.
王庆欣 《小学语文》2010,(12):25-26
一次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有位选手上《触摸春天》一课。板书时,将“盲”写成了“肓”。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发现,老师可能也未注意到。那个“肓”字就那么刺眼地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要离开舞台了,此时主持大会的教师上台,她不露声色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