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非合作论坛的运作机制表现出双边多层互动、共同推进的特点,非洲国家从多个方面对论坛做出了贡献。中非合作论坛与非洲一体化是一种互动关系。非洲联盟一直作为观察员参与论坛并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一些议程和合作项目的设计中,非洲一体化的因素也得到适当重视。有的企业在非洲设立项目时注意到区域因素。非洲联盟大楼的落成是加强非洲联盟在中非合作论坛中的分量和作用的一种表示。目前,论坛决策过程表现出逐渐科学化的特点,也明显具有因势利导和不断调整的特征,这意味着随着非洲各国对这种集体性协调机制态度的变化,论坛将出现更多元化的走向。本文还就中非合作论坛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中非关系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中国与非洲自古保持友好往来。随着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建立和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张忠祥教授: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非洲研究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突出了。无论是从世界史学科建设出发,还是从构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现实需要出发,都要求中国学术界加强对非洲的研究,包括对非洲历史、非洲文化、非洲政治以及非洲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我们这门课是"非洲史专题研究",之前已经讨论了非洲古代文明、非洲传统文化、殖民主义与非洲、以及非洲独立以后对发展道路的选择等专题。  相似文献   

4.
中非友好交往历史悠久.过去同为反帝、反殖统一战线的战友,进入新世纪,双方在原有友好交往的基础上开展了能源外交,以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目前,中国和非洲分别为能源输入国与能源输出国.因此,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前途光明.但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能源需求的新形势,双方需要进一步沟通以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国际冷战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和苏联对非洲的政策相应地做出了调整,总体呈战略收缩态势,但仍加强了在埃及的角逐。美苏对非政策的调整对中非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06年11月4~5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们要坚持平等相待,加强互利合作,使合作的成果惠及广大中非人民。”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这次峰会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是两个古老文明携手共建和谐世界的集体宣誓。  相似文献   

7.
背景材料: 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48个非洲与我建交国的官方代表团、40多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会议。这次峰会,是在中非友好合作深入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机制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政府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得到了广大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这次峰会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盛事,也是中非关系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主办,徐州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的“中国非洲1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21世纪非洲发展与中非关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徐州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9.
【热点概述】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团长以及外交部长和负责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分别出席了峰会和部长级会议。会议期间,中非领导人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年来友好合作历程、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成立6年来的合作成果。确认了中非共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一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外国领导人最多、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会议,是“和谐世界”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国际冷战格局发生变化,总体呈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苏的对非政策也相应做出了调整,同时又在安哥拉、非洲之角和扎伊尔等地加强了新的争夺,中国在这种态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并尽可能地发展了中非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