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明     
"光"和"明"都是会意字,两字经常连用,成语便有"光明磊落"、"正大光明"等等。"光"字甲骨文(图1-图2)和金文(图3-图9)的形体都很多,大都是人头上亮着火光的样子。《宰宙簋》的"光"字(图9)是从"火"从"女"的,女也是人嘛,古代有些字就是从"人"与从"女"同义的,如"侑"与"?!《说文解字》说:"光(图10小篆),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跟甲骨文、金文的结体完全合拍(图11-图12隶书)。许慎  相似文献   

2.
扫射     
"扫"本来写作"埽"。"埽"字在甲骨文、金文里还没有发现它的形体,但在周代的著作《诗经》、《周礼》等书中,已出现了,可见渊源甚古。《说文解字》说"埽,弃也。从土从帚(图1篆、图2隶书)。"帚是扫把之类的清洁工具(甲骨文·金文"帚"字作像倒立的帚形,上面是清除污垢的部分,为柄,是放帚的架),土指尘土,是以扫帚除尘之意。所谓"弃也",就是去除的意思,从手从帚的"扫"字不见于小篆,隶书里才有它,到六朝时已广泛使用,唐代以后,它便取代了"扫"字,"扫"字盛行而"埽"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的“爽”字是个会意字,它像一个人双手拿着火把,表示明亮的意思。金文的“爽”寄是个“大”字——也就是“人”字形,腋下有两个火球状的图形。  相似文献   

4.
释“食”     
(食)字由“(亼)”和“ (皀)”两部分构成。当我们结合“(食)”→“(即)”→“(饗)”→“(既)”这一系相连贯的古人用食动作,或者“”→“(飤)”→“”这一过程分析时,就会明确食字所从的“(亼)”象盖形,本义为盖子。食字所从的“皀”字甲骨文作:,其象:食器中堆满饭(小米饭)的形状(上部的数点表示饭散发的热气或香气)。食字由这两部分构成,但又不是如《说文》及《注》所认为的:食是会意字,意思由“亼”与“皀”两字所会。实际上(食)为象形字,象:食器中堆满饭并盖上盖子之形;它与(皀)字的意思相同都指:食器中堆满饭,二者仅有的不同在于(食)有盖子(皀)没有盖子。这是食字的本义,由这个意思可引出仅指食器中的饭食之食物,食物是供人吃的,由此又可指食用之食,如甲文(食麦)。在吃食的过程中食器中堆积如小山般的饭食会逐渐缺少,这就有了缺损义,由此又可指日月食,如(月有食)。吃食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由此又可指时间,如(大食)(小食)。  相似文献   

5.
一次,学校里一个一年级小男生,胸前佩戴着崭 新的红领巾,拿着扫把在教室门前扫地,我从他面前 走过时,他匆匆举起那只拿着扫把的手,向我说: “老……老师好!”不知是慌张还是本来就有口吃的 毛病,一个“老”字竟被他重复了好几遍,我善意地 冲他笑了,低下头摸着他毛茸茸的小脑袋,非常真诚 地对他说:“孩子,你好。”后来,有好多次在校园里  相似文献   

6.
字是一个象形字。早期的字形突出了大象长长的鼻子和宽厚的身躯。我国中原地区古代气候温暖,曾经产象。象象。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早期图画文字字的甲骨文字形十分形象,显然是一只人手正在指挥驯化了的大象,让它为人们干活的样子。字的本义是“作”。为 甲骨文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楷书 (繁体) (简体)“象”和“为”@李乐毅  相似文献   

7.
一、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甲骨文中的“获”字亦作从又持佳;“得”、“获”两字不但构造相近,而且意思相同),例如《铁云庄龟》第百十六页:“不绍龟()贞”,又第百四十四页:“()不”。《左传》定公九年:“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说文》:“得,行有所(,古得字)也”。这些早期的文献和注释里,都告诉我们“得”字最初是“获得”的意思。在《周易》、《尚书》、《诗经》里①(《周易》“得”二十三见②,《尚书》“得”十一见,《诗经》“得”十三见),“得”  相似文献   

8.
谈“艺”     
“武艺超群”的“艺”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艺”,像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手中拿着小禾苗正要向地里栽种。金文“艺”与甲骨文“艺”字形完全一致,人的形象很逼真。小篆“艺”字,左上部仍然是小禾苗,禾苗之下增加了一个“土”字,表示禾苗植根于土;其右边的人形则不太像了。这个字古代也写作“埶”。又因禾苗是草属,所以楷书“艺”的上部增加个草字头。后来因为这种形体不能显示读音,所以又在下面增加了一个声符“云”(“云”与“艺”读音相近)。这就由原来的会意字变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字了。  相似文献   

9.
即与既,读音、字形都相近,容易混淆。其实只要弄清这两个字的构造。我们就不会误写误用了。即,在甲骨文里,左边是盛满食物的“豆”(古时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一个人靠近它。由此可知, “即”.的本义是靠近去吃东西。古时君主登基称“即位”,就是“靠近”(走向)君位;又如称“就座入席”为“即席”,成语有“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等。  相似文献   

10.
金字的头上是个“人”字,好像一个盖子,下面又有“土”,又有“二”,连起来理解就表示埋藏在土里的矿物。“金”字包含了“人王干土”这几个字,也有人理解它是由劳动者从土中的矿石提炼出,供大王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问题征解     
编辑叔叔(阿姨): 您好!我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文《活板》(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二十四课)一课时,老师和同学们对“持就火炀之”句中的“火”字,有争论。老师翻了参考资料,认为“火”字应为动词,意思是“火上烤”;而同学们认为:“炀”既然是烧的意思,那么“火”字应是名  相似文献   

12.
    
古文字的“火”写成,像火苗腾腾地往上扑的样子。大部分时候,它还写成:,和“山”的古文字有些像。和别的字合在一起时,它还写成,小点点是蹦出来的小火花。写字的人为了写得快,有时不把下面的那一小块涂黑,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火”字就是从它而来的。用“火”作偏旁的字,意思都和火有关,如:炉、炮、烧、灿烂、烛、煤等。还有一个偏旁,意义和“火”相同,我们却不大注意到,它就是灬,我们叫它“四点底”,因为它总是放在字的最下面。其实,它就是“火”字的中间分开、缩小后变来的。用灬作偏旁的字有烈、煮、熬(áo)、熏(xūn)、熟等,你看是不是…  相似文献   

13.
有了字,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么首先就得有人物(主人公)。这人物是谁呢?就是他了——。这是甲骨文对“人”这个字的写法。我们看,  相似文献   

14.
这个的字,就是“的、地、得”中的那个的字。汉字有多少字,怎么偏偏就要保卫这个的字?回答是,这个字太重要了,别的字有没有,变成什么样儿,关系不大,这个的字若是没有了,变了样儿,关系可就大了。有多重要呢?一,这个字在汉语里是个结构字,也就是说它在句子中的主要作用不是表义,而是起结构作用的。现在的词典上都说它是助词,错了,该说是主词,结构主词。不管谁,写文章也好,说话也好,一句里头,很少能避开这个的字。二,汉语与欧印语系之不同,端赖这个的字。现在的汉语语法所以不尽如人意,就是没有在这个的字上下功夫。好…  相似文献   

15.
谐声字中有一部分唇鼻音m声母字与一部分舌根擦音x声母字常常互谐,如: 每m-:悔晦诲x- 黑x-:墨默纆m- 無m-:膴憮x- 昬x-:(昬攵)缗(扌昬)m- 尾m-:(火尾)x- 烕x-:滅m- 微m-:徽x- 蒿x-:(?)m-这类关系的存在,可以早至商代,如甲骨文就有用“闻”(m~-)代“昏”(x~-)的例子。我们也能从出土的汉代文字材料上看到这类现象,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中常以“闽”字代“婚”字。  相似文献   

16.
关于“累增字”,《辞海》这样解释: [累增字]文字学上指增加了偏旁不改变字义的后起字。如“援”本作“爰”,后加“扌”(即手)旁作“援”;“得”本作“(日一寸)”,后加“彳”旁作“得”。 这个解释存在一些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例字: 星 甲骨文写作“(?)”,为天上星宿的象形字,后来加声旁“(?)(生)”,写成“(?)”,篆作“(?)”,楷作“星”。 (?) 这是斗争的斗,甲骨文写作“(?)”,象二人搏斗之形,后世加声旁“(?)”,写成  相似文献   

17.
惊蛰过后便是春分。春分的时间是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名字里带“分”的节气--一是春分,二是秋分。那么,这里的“分”是什么意思呢?“分”字很早就出现了,甲骨文字形中,“分”作■,由“八”(■)和“刀”(■)组成。  相似文献   

18.
<正>同学们刚入小学时,学习的第1课是《我是中国人》,识字单元的第1课是《天地人》。这两课中都有一个“人”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人”字。请看下面这两幅图:左边的图是一个人鞠躬的样子,右边的图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的“人”字,就像左边侧面站立的人的形象。可见“人”字就是古人根据人侧面站立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造“人”字的呢?在最早的汉字里(比如甲骨文),“人”字是直立的人的侧面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上,就已经有了表示“学”的符号,“学”的繁体字写作“学”。这个字的上半部分,好像是两只小手在摆弄计算的筹码,中部的秃宝盖表示房子,房子里有一个孩子。你看,“学”的字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