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的分数读写方法,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通用教材相比,新增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内容。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个较完整的认识,还可以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用分数乘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作些孕伏和准备。 分数是整数的扩展,是学生认识的一次飞跃,由于分数与整数有较大的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核心是认识“分数的含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或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材分为两个小节编排。第一小节是几分之几的认识(本单元重点);第二小节是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单元难点)。教学的关键是要紧扣“初步认识”这一要求,从直观形象入手,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教具演示、讲解及引导学生看图、涂色、折纸、练习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把一个整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内容 “认识分数”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 (上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只让学生认识把 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或几份的分数,而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若干份的情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本单元的内容安 排先是认识几分之一,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在认识 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学习一些简单 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相似文献   

5.
<正>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分数意义的一次重要拓展,其对学生今后进一步抽象分数的意义、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过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特别容易受具体数量的干扰——毕竟先前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时,得到的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量,也可以表示部分与相应整体之间的关系;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得到的分数仅表示部分与相应整体之间的关系,和它对应的具体数量通常需要用整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并认识几分之几。本课的知识看似  相似文献   

7.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设想沈长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中,在原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新增添的一节内容。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而且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及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内容。本课运用“吃西瓜”的数学情境(如下图所示),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大于10)的加减运算。面对这个数学情境,首先,学生必须知道:①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28”与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38”,各是什么意思?②小熊吃得多,还是大熊吃得多?这就必须具备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分数比大小的知识基础。其次,会提出实际问题:①小熊和大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②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③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事实上,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与整数或小数加…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讨论和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交流能力。在初步认识分数产生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认识分数、体会分数意义的重点,也是今后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多重比较、举一反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大纲将分数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三年级的“初步认识”,主要借助直观,感性认识一些较简单的分数。第二阶段安排在本单元,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和研究分数。 与原通用教材比较,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作了以下一些主要调整和修改: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通用教材安排在分数的意义之后,本单元将这一内容调整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入手,是为了突出同除  相似文献   

12.
<正>“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会用分数表示一个物体、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平均分的对象由具体的“物”抽象为“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概括分数的基本含义,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分数的组成特点,能解释不同情境中分数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3.
习霞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91-92+105
<正>“分数乘法”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开展分数乘法大单元教学研究时,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和创编。第1课时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2课时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本节课是继前两课时教学安排的第3课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法的基础上,突破分数与整数、小数认识与运算的壁垒,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1.结合直观图形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3.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4.能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某一部分。5.能说出几分之几包含几个几分之一。6.能在数线(轴)上标出相应的分数。7.培养用尺画分数线的习惯。8.培养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概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解读教材不准确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新知。在上册教材里,学生认识到的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各部分名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要点1.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其中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带分数除法四部分内容;二、分数除法应用题,其中包括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理解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并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实例引入。教师贴出4个苹果,让一个学生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2个;另一个学生将它重新分成4份,每份得1个。分完后,教师提问:“如果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该怎么分?每份  相似文献   

20.
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儿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认识分数、体会分数意义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