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台钓用饵的历程简介 自从台钓进入大陆后,其饵料经历了商品搓饵、商品拉饵、颗粒搓饵、颗粒拉饵、搓白饵、拉白饵、果冻搓饵、果冻拉饵、拉糊饵、麻团,以及去年昙花一现的散弹钓法。这些在竞技钓中体现得最为清晰,也体现了我国竞技钓的发展历程,当然其中有些已经逐渐开始被禁止,比如果冻和拉糊,目的在于环保。  相似文献   

2.
刘定龙 《钓鱼》2008,(20):26-27
从技术层面看,竞技钓的基础是台钓,台钓的基本特征是悬坠搓饵底钓,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将台钓法称为“悬坠钓法”。需要提出的是,竞技钓法早已不局限于悬坠,这是竞技区别于台钓的一个重要方面。熟练掌握悬坠搓饵底钓技术,无论是钓鱼比赛还是钓鱼休闲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之晔 《钓鱼》2008,(13):26-27
台钓出现之前我们用自然饵和简单加工的合成饵,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钩小饵,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可是经常出现大鱼转悠着不肯咬钩,唯有小钩小饵才能钓到它的情况。台钓一起,钓饵的花头多了,其中搓饵用炸裂饵、脱壳饵是对传统用饵经验的提升,并积极影响竞技钓鱼。  相似文献   

4.
刘定龙 《钓鱼》2008,(17):18-19
淡水钓鱼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手竿钓、抛投钓、懒钩钓三类。手竿钓,按钓鱼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竞技钓、休闲钓和生产钓,按钓鱼的分类习惯可分为台钓和传统钓,按钓竿和线的长短比例可分为长竿短线、齐竿线、短竿长线钓,按用饵的习惯又可分为粉饵钓、虫饵钓、颗粒饵钓、包食钓、蘸粉钓等,按鱼钩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钩钓、双钩钓和多钩(组钩)钓。  相似文献   

5.
任志新 《钓鱼》2006,(3):36-36
在自然水域钓鱼,使用商品饵的悬坠钓法要不要参照竞技用饵的法则即既重视饵的腥香品质又注意饵的各种状态?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竞技比赛为了多钓鱼,不得不寻找一种非常适合鱼胃口的饵料,为此钓手们才会潜心研究试配各种各样的“小药”。而自然水域之鱼大都不挑食,腥的、香的、清淡的都会开口。而对饵的状态,野钓应作为重点来看待。否则商品饵开袋即用,导致饵的状态随意性很大,钓鱼效果时好时坏的原因中就多了一条用饵不当。而且这种原因往往十分隐蔽,不容易发现,需要在钓组相同、钓法一样,钓位相邻,钓点无差异的条件下,在与高手…  相似文献   

6.
刘定龙 《钓鱼》2010,(12):22-23
夏天手竿钓鲢鳙很容易。不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浮钓还是底钓,只要你用了略有雾化的饵,哪怕是大比重的喂鱼颗粒饲料、颗粒状鲤鱼商品饵、粗片状的超诱和麸类的饵料,只需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在单位时间里保持一定的用饵量,要想不钓鲢鳙都难。  相似文献   

7.
李子龙 《钓鱼》2005,(15):20-20
一种好用的钓饵,应该有哪些特点呢?诱鱼能力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是鱼饵的灵魂所在,使用方便,这是饵料的第二个特点;饵料还要有较好的松散度和雾化性,饵料更要有合适的比重……竞技钓场,鱼钓了放、放了钓,因而鱼吃食很轻很猾,所以竞技钓手要求饵料在水中特别轻。受其影响,有不少钓友也认为饵料的比重越小越好,这其实是错误的理解。饵料比重当轻则轻、当重则重。  相似文献   

8.
钓箱现在凡是喜欢竞技钓的钓友都配置了,但是你出去不是到专业的竞技池钓,而是去钓水库的话,因为水库边上有的地方不是那么平整,所以就算让你用你也不喜欢用。不能用或不喜欢用的话那我们拉饵该怎么办?别急,现在我就向广大钓友介绍一款适合任何场地的钓鱼辅助工具——三角组合饵料架。  相似文献   

9.
华朝熙  昕东图 《垂钓》2013,(5):28-30
饵料状态好,得鱼青睐 台钓传入大陆,大家看着稀奇;日本生产的鱼饵入水溶开而不散,且最后附于钩端,也让人大开眼界。据我所知,以前中国台湾钓手、日本钓手都钓搓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终于有鱼饵公司颠覆了日本人的传奇,琢磨出一种新钓法、一种新的饵料——拉饵。  相似文献   

10.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钓一线     
张炎冰 《钓鱼》2009,(18):9-9
“台钓”从调4钓2、搓饵钓底入门,两钩状态是下钩卧底,长子线松弛;上钩触底,短子线伸直。竞技钓快鱼会遭遇鱼口越钓越小,视力差、视觉反应迟钝一点的人不是看不到动作,就是抓不住口,特别是为节省装饵时间而用拉饵的时候,饵轻了、小了,调4钓2几乎不反应鱼口。冬天,在大棚里钓鱼是一种享受,让人乐此不疲。但冬天的鲫鱼咬钩极轻,即使用1号浮标拉饵,钓底最多也就是半个黑格的动作。  相似文献   

12.
崔戈 《中国钓鱼》2003,(8):21-21
一般钓友认为鲢鱼是不好钓的,主要是受饵料、水温、气温、就饵方式、泳层等限制。但饵料对路,方法得当,掌握好水温、天气,用浮钓法钓鲢鱼是很好钓的。下面介绍一种浮钓法及自制饵料。  相似文献   

13.
马建华 《钓鱼》2007,(7X):22-23
对悬坠野钓饵料的要求既不同于传统钓对饵料的要求,也有别于竞技钓鱼比赛时对饵料的要求。说它不同于传统钓饵料是指悬坠野钓的饵料除了注重饵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搭配外,还更加侧重饵的物理状态,对于饵的雾化、溶散、附钩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传统钓的饵料只注重饵料是否对鱼的口味,利用饵料的物理状态诱鱼的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刘定龙 《垂钓》2009,(8):30-32
一、鱼窝是钓位、饵料、用饵的正确结合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在鱼不能去的地方,饵料再好也没法钓。钓位对整个垂钓结果一票否决,这就叫“七分钓位”。从饵料方面看,饵是诱鱼的,也是钓鱼的。在同一水域、类似的钓位,饵料的味型、状态和用法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味型决定了鱼会不会被饵吸引,状态和用法决定了鱼在窝子中的数量多少和位置(是在上层、中层还是在下层)。  相似文献   

15.
张之晔 《钓鱼》2007,(11X):20-21
台钓出现之前,钓鱼人对长竿短线钓法的关注主要是钓饵,看别人用某种饵钓得好总是剥离了环境、钓组去认识的。台钓之后人们注意到环境与钓饵,钓组与钓饵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人,饵再好也没有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文龙 《钓鱼》2012,(22):39-41
一般来说,在自然水域钓鱼,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粗放。钓具的选择、饵料的使用、钓法方面,不必像池塘竞技钓那样精益求精。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池塘竞技钓有只拼体力、大开大合式的粗放钓法,自然环境中也有要求各方面都要精益求精的鱼情。近两年,我在自然水域中钓鱼,遇到过多次要求特别精细的鱼情。想到其钓法之关键,用饵之重要,线组之精细,不禁唏嘘再三。  相似文献   

17.
郅辽 《钓鱼》2012,(13):16-17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伏治友 《垂钓》2013,(11):36-37
玩台钓的钓友都懂得,针对不同的鱼情使用不同的饵料是确保鱼获丰收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垂钓过程中,许多人并不善于灵活选用饵料。这种死板的用饵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台钓技术和各种商品钓鱼粉饵的普及和日益风靡,千百年来的传统钓法,无论是垂钓理念还是技战术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和突破,不仅竞技钓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糟饵钓鳙     
刘伟 《垂钓》2002,2(4):47-47
野塘爆炸钩底钓,多有鳙鱼上钩,而且糟食越糟,上钩率越高。于是,我结合竞技饵料雾化快、诱钓力强、专攻对象鱼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实用的钓鳙糟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