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唐代文学的意象林海之中,雁是十分常见的意象,它作为饱含文化的情感符号,是唐代文人悲苦情韵吐露的寄予对象,成为怀乡情思的代名词,表现了唐代安土重迁的农业民族的天性,故唐代文人在诗歌中常借雁的迁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对鸿雁习性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怀乡、归依恋旧的心态,怀友、羁旅愁思的苦闷心情。唐诗中雁意向的描写和阐述,使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给予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以不可忽视的微妙影响。  相似文献   

2.
“步虚词”的创作源远流长、流播广远,至李唐王朝汪洋恣肆、蔚为大观.唐代文人创作大量“步虚词”,作品流露出了作者丰富多元化的情感意趣和文学创作的审美情怀.唐代“步虚词”创作,与当时文人士子的生命感悟意识和佞仙批判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从诗歌类型角度考察,梁陈音乐类诗在主题、艺术特征、情感上有其相似性。但是陈代音乐类诗呈现出知音主题回归、家园意识增强,诗歌咏物特征减弱,情感心灵化趋向增强等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陈代文人集团特征、南北文学融合趋势以及文人心态,其后的隋唐代音乐类诗歌强化了这种变化,诗歌情感心灵化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是唐代文人有意识的艺术创作。在其有意为之的作品中,作家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们以切身经历和感受,或耳闻目睹为素材,描绘出唐代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唐传奇中生命的源流,才情的进发和欲望的激荡,都承载着唐代文人对爱情、生活、社会乃至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本文从唐传奇婚恋小说的题材出发,探讨作品中流露出的文人士大夫心态。  相似文献   

5.
唐代爱情传奇较之以前的文学作品更注重两性之间的情感因素,其主人公多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妓女或婢妾,这正是特定时代中的妓女自身素质与唐代文人的感情取向暗合所致。这种情感追求与当时的社会规范是相矛盾的,从而注定了它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6.
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个高峰,尤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创新方面,更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 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传奇中,作者塑造的女性多是与男性产生情感纠葛的妓女.本文尝试从唐代妓女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唐代妓女和文人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其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唐代安史之乱后,科举改革者对当时仕进文人的素质提出质疑。礼官杨绾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引发了整个思想领域的重整。尽管之后科举试诗赋取士仍时有反复,但经义取士的趋势在中唐明显强化。中唐礼官的科举革废之争对中唐文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促成了中唐文人由文词空言治道向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素质转型。  相似文献   

8.
民族乐器竹笛,在唐代诗歌,吹尽了文人的心曲,在唐代诗歌中涉及到笛声的诗篇已成为唐朝诗歌史上的一道靓丽景观.笛声在不断的演绎中被赋予怀念友情、伤时感怀、关塞思乡等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9.
曹钰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70-72,90
唐代文人在接受汉乐府的方式上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借题仿作,二是借古辞、古事仿作,三是继承汉乐府的精神而创造出的新题乐府.这些诗作也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了唐代文人在接受汉乐府时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兴趣倾向和审美标准等特点,从而构成了唐代乐府诗自身的特色,使唐乐府诗达到了一个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品评历史,撰写论赞是古代文人渲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李德裕作为唐代后期颇具影响的政治家和文人,也为后人留下了40余篇耐人寻味的历史评论作品。这些短小精悍的评论,以其内容丰富、论辩精当、文笔优美、时代感强和鲜明的政治思想特征,留传千载,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登临诗发展到唐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其原因除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兴盛外,是有其自身深广的缘由的.漫游风气的盛行;积淀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诗歌体裁齐备、丰富多样;最高统治者重视、倡导和广大人民的爱好;文人天性中喜欢登高的爱好及文人相亲的风气都是登临诗繁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既是唐代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文化背景,也是唐代文化和唐代文学内在的精神命脉,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礼乐文化与文士、文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国家文化政策为文学发展提供导向、文人积极参与礼乐文化建设、礼乐文化在不同文学形态中的渗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月,从古至今,是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寄托,更是文人创作的藉物.月是人世间的情思、对故乡的思念,志向高洁的象征,从吟月中找到心灵与精神的契合,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慰藉和表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愈益广泛。文学与地理、地域与文化等成为观照唐代诗歌的新视角。唐代水运发达,文人应举、赴任、宦游等路途便渐渐倾向选择水路,于是记录沿途风光、风土人情的江行诗便成为纪行诗的一类日益发展起来。江行诗作为交通文学的切口在21世纪以来受到一定关注。江行诗的独特性反映了唐代文人行舟视角的独特性,其倒影的趣味性、两岸风景的对称性和水天相接三种独特的感官效果,印证了颠沛中生发超逸,在离别中迎接风景的独特江行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从世俗走向艺术,从实用走向审美的行舟生活,以及所体悟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唐代官学的日益衰落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唐代科举改革等因素的推动下"习业山林"成为唐代文人教育的重要方式,并兴盛一时.文人士子或隐居学习于名山大川,或选择寺院道观清修,或另辟蹊径,走"终南捷径",将学习、仕途、漫游等融为一体.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习业山林虽然并非始自于唐,但在唐代达到了高潮并具有了明显特点,并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代旅游高度发达,文人作为唐代旅游主体的主要构成,其足迹遍及全国,使得自然地理之美得以文学呈现.被称为“绝域”的西域与岭南的新自然景现首次被大量地发现和欣赏.在建功或贬谪的不同旅游背景下,文人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感知和文本想象方式,呈现为语言、意象、意蕴等层面上的审美差异性,同时由于其旅游活动都是从强势文化区域流向弱势文化区域,自然景观描写也表现出旅游审美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7.
佛教发展到唐代,极为鼎盛,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纷纷礼敬三宝、信奉虔诚.此时的文人士大夫多涉足释教,他们的崇佛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多个层面的表现.或游宿寺院;或与僧交游;或在日常宗教实践中进行斋戒,诵经念佛,抄写佛经;又常有斋僧之举.崇佛文士还与志同道合之僧俗结社;并撰写了大量的释教碑、游记序文等佛教相关作品.其日常崇佛举动一方面是唐代佛教繁荣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对佛教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并推动了佛教文学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个方面,即构思玄妙的幻想、情感要妙的风流、呈示“诗笔”“诗才”的文化,论述唐代小说的文人情趣,确定了唐代小说独特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9.
《全唐诗》中灯意象很多,而灯意象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唐代文人情深,“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唐代文人思深。象由心生,因而笔者试从灯意象入手,去观照唐代文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以期对其进行浅陋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唐代贬谪文学是贬谪文人人格的一面镜子,是政治制度的产物。唐代的贬谪文人促进了唐代贬谪文学和文化的繁荣,丰富了唐诗的内容。贬谪文人通过对贬谪地的山川、风物、人情的抒写,宦海沉浮的叙述,表达自身政治的失落、人生的悲惨、迁谪的痛楚,以此来表现贬谪文学的主题,因此,促进了唐代贬谪文学和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