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医药善本书,主要包括明代的刻本、抄本、稿本、校本;清乾隆以前较好的刻本、抄本以及乾隆后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等;还收录一部分在国内流传较少的日本刻本、抄本。1977年起,我馆参加编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工作,根据全国善本书收录范围,向上海市善本书目编辑组提交了中医药图书共计540种。  相似文献   

2.
医文相通也许是历史的误会,1974年冬季,我这个毕业于兰州中医专科学校,曾经整天跟病人打交道的中医大夫,竟跨进了新华社甘肃分社的大门。打那以后,摆在我面前的不再是病人的脉搏和舌苔,不再是一张张痛苦而充满期待的面容,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那么,我为啥能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呢?答案很简单:医文相通。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同“文、史不分家”一样,文学同医学也是“一家人”。譬如,中医药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用精练、严谨的古文写成的。在中医药史上享有盛誉的华陀、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国内22所中医药院校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发现,中医药信息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建库层次缺乏深度,提出了更新内容、深化层次是中医药特色数据库构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缅甸与我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依,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在缅甸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关注缅甸人民健康,如何更好地在缅甸传播中医药文化成为了中医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分别从海外中心、孔子学院、友好协会、传统医药学会四个方面讨论了中医药在缅甸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中医药文化在缅甸的传播发展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医在意大利以及西方社会的传播,其中有一个最值得探讨的事件,那就是电影所带来的传播效果,远远超过了书刊的出版与发行.虽然电影的介入完全是一个“阴差阳错”的意外收获,但它为21世纪中医药在世界的推广战略以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笔会的杂忆     
一个甲子.萦回一生。我酷似一个耕耘了大半辈子的农夫,随着岁月渐行渐远地逝去,而越发眷恋这沃土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园,它所给我的回忆也越发强烈了。 1962年冬.我从工作了六年之久的劳动报来到文汇报的笔会,这是一张我所向往和崇拜的报纸和副刊。虽然我还是一个刚刚写了几篇作品的青年作者,看到其中常常出现的名家大作,总要看上几遍,使我的视野、我的思考,无形中升腾和扩展了许多。  相似文献   

7.
王端 《山东档案》2020,(1):83-84
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代表以其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疗效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中医药学的宝贵学术经验,既记载于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里,又保存在老中医药专家的头脑中.把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继承下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是党和政府为抢救、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事业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重要措施.继承整理当今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本文就中医师承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粗浅的思考,愿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探讨《中图法》(第四版)里中医药有关类目的设置问题。阐述作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各科疾病、中医儿科学和中药方剂学等书籍在分类实践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改进这些中医药类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做到对这些中医药书籍科学的、准确的分类,使它们有类可归,以保证中医药文献体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周萍 《山东档案》2014,(1):68-69
当今时代,中医药学校和中医医院遍布全国,中医药的价值在全球范同内也得到相当程度的肯定与尊崇。中医药现今的繁盛景象,使人很难相信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末,中医曾一度面临过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那段民国史上的中医存废之争,现今尘封在如烟的历史中,已很少为人所提起。  相似文献   

10.
升级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尽管我如此挑剔,但我还是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姑娘。我打算结婚了。我开始准备我们未来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我指的是一些具体方面,比如组成一个家庭所必需的物品。在这方面,我依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古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中医药古籍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字化过程中涉及到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与其他文化创意交叉融合的表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主要从中医药古籍的书目元数据、原文图像、全文文本、研究支持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文章结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在探索与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问题,对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创作层面,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具有中国美学表达风格的作品.在当代网络时代和全球化传播语境下该纪录片以中国人的审美视域,让中国传承已久的中医药文化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唤起了观众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电视艺术作品有效结合的新的认知和期待.本文将从叙事艺术与视听语言角度解读该片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学表达.  相似文献   

13.
论述“馆所合一”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发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阐释现阶段进行基于数据的中医药知识服务的基础和下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相关建设,指出数据知识服务是比数据服务级别更高的数据利用手段,也是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的有力支撑,主要可分为定制知识服务和扩展知识服务,而知识服务平台则是同时容纳二者的开放性用户界面。目前,真正意义上基于数据的中医药知识服务尚未形成,下一阶段的重心应是人才培养和多学科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采.写.编》2022,(5):I0002-I0002
沙河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始建于1982年,现位于沙河市健康街445号,占地面积15074.07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414.81平方米,编制床位299张。医院职工总数达347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61人,邢台市十大名中医1人,沙河市十大名中医7人,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巡讲专家3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人1人。医院现为“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中医院”和“全国首批五省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医院”,沙河市120急救中心和沙河市司法医学鉴定所均设在院内。  相似文献   

15.
祝愿与期望     
编辑同志: 所赠贵刊三册,均已妥收,非常感谢! 还在《出版科学》试刊的期间,我就曾有幸拜读,深为刊物所达的高水平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折服。现在,刊物越办越好了,对于出版科学和事业的促进作用也更大了,已受到了出版战线上工作人员的更广泛的欢迎。我作为一个老编辑出版工作者,作为《出版科学》的一个老  相似文献   

16.
在了解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现状,调研国内五所中医药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程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中医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和《档案与建设》相识于1997年,那年我刚进入苏州大学档案系,一晃已经7年了。我已经从一个原来不知道档案为何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整日与档案打交道,档案已经成为我生活一部分的高校档案工作者。7年来,《档案与建设》不仅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像是我的一位长辈,谆谆教导,鞭策我前进,给予了我作为一个档案人所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让  相似文献   

18.
中医医院是继承、创新、展示、传播中医中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医医院不仅要满足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要求,而且担负着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和中医医院服务文化的责任.因此,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坚持和体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中医医院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建设有特色的中医医院文化,以文化引领医院发展,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了建特色中医文化创特色中医医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作为一个为医、教、研提供信息服务的窗口 ,在新形势下其信息工作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 ,也成了各个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难题。下面就我馆在这方面的尝试作一些简要的介绍。1 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 ,扩大文献信息服务我馆的电子阅览室建于 1999年 ,拥有 5 86电脑10 0多台 ,还配有VCD机、电视机等 ,通过图书馆局域网、校园网、国家教育科研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电子阅览室为我校医、教、研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在电子阅览室…  相似文献   

20.
我和《档案与建设》相识于1997年,那年我刚进入苏州大学档案系,一晃已经7年了。我已经从一个原来不知道档案为何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整日与档案打交道,档案已经成为我生活一部分的高校档案工作者。7年来,《档案与建设》不仅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像是我的一位长辈,谆谆教导,鞭策我前进,给予了我作为一个档案人所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档案人,尤其让我难忘的是,《档案与建设》在我人生的低潮,给我带来了福音,给了我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为我指明了人生之路。那是2001年的初夏,我即将走出校园象牙塔。我一次次穿梭于人才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