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101名日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态度。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用 spss 16.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多项分析,以探求高职日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态度的现状以及在不同年级语言态度有无变化,观察分析性别和家庭背景对英语语言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语言态度是社会心理的反映。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了解了老年人对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态度。他们的态度表明他们能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角度理解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并且愿意积极参与语言生活从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3.
郝桃 《考试周刊》2012,(37):87-88
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包括很多方面,本文就语言迁移理论这一方面加以剖析。在语言迁移理论方面,研究成果有很多,但还有些局限的地方。比如在迁移方向性上,目前考虑母语中文迁移多,而非母语迁移,如二语英语对三语日语的迁移较少;研究单项迁移多,研究双向迁移、逆向迁移(英语对中文、日文对英语)少。本文就针对这几个研究比较少的地方,对日语专业学生的中文、日文、英语的互相迁移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穗的农民工数量大,来源广,调查他们的语言使用和对普通话的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调查显示,粤语在广州公共场合是仅次于普通话的强势语言。在穗农民工对普通话的态度比较积极,认同感较强。在穗农民工对自身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对子女会说普通话的愿望强烈。  相似文献   

5.
运用“配对变语法”和“语义微分量表法”对158名永州市民语言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表明受教育程度高、年龄小的受试对普通话的社会经济地位给予肯定并认为其亲和力大于永州话。而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的人群则对普通话持排斥态度,反映了浓重的地域意识和保守思想。在永州全面推广普通话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潜江市在校高中生对普通话、英语、潜江话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明确了他们对三语的态度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在语言地位还是在语言感情方面,对普通话的评价都相对较低,对本土语言潜江话的评价则相对较高,对英语的评价基本上处于两者之间;学生身份、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和认识水平是影响潜江高中生语言态度的因素,其他因素对语言态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调查了青海省藏族大学生对藏语、普通话、青海方言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态度,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类型、指示词、敬语、时态以及动补结构这几个方面阐述中日语言文化上的不同以及在日语教学方面需要借鉴的地方。从语言类型和语言文化上看,汉语和日语都有很大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没有词尾变化。表达习惯上属于一种主观性表达;日语属于粘着语,有词尾变化。习惯上属于一种相对性、客观性表达。从总体上了解中日语言的这种基本差异,有助于克服表达习惯上的不同,从而正确理解掌握日语。  相似文献   

10.
简单分析了2010年新日语能力考试动向,根据日语教学的相关要求,探讨如何在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能做到重视能力培养同时又能提高能力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在社会中使用,社会的各种因素不能不对语言产生各种影响,社会中使用语言的人们会对自己使用的语言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或评价通常称为语言态度。文章对语言态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以期对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语言测试的分类和发展过程阐述了语言测试发展与日语教学发展的关系,指出语言测试是日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日语教学成效和提高日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外来语是日语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语的形成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日语在接受外来语的同时,引入了相应的外来文化,促进了日语文化的发展。外来语对于日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日语中的外来语进行了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莫娜 《广西教育》2022,(3):59-6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广西部分高校壮族大学生壮语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在壮族地区长大的壮族大学生绝大多数可以用壮语交流,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而在非壮族地区长大、在外地上学的壮族大学生,由于从小缺乏壮语环境,基本无法顺利用壮语交流;生活区域和教育区域影响壮族语言使用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态度。基于此,提出壮语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重视壮族青少年语言态度培育,提高保护壮语的积极性;发挥儿童壮语自然习得的优势,重视壮语的家庭学习;深化壮语在民族地区的教学研究,提高壮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吾屯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吾屯是青海同仁县土族聚居地之一,吾屯话是汉语在当地藏语强烈影响下形成的混合语。村内主要通行吾屯话、藏语和当地汉语。土族家庭及族内主要使用吾屯话,藏族家庭及族内主要使用藏语。家庭三代使用双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同民族对藏语文、汉语文的认同程度最高,行为倾向也最积极;对吾屯话的认同程度不高,行为倾向也比较消极。  相似文献   

16.
张锦  刘禹 《华章》2013,(12)
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将语言和日本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建立独立的日语文化语言学科,这将会成为日语教学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们国内很多高校都对日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做不懈努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全面学习和掌握.本篇文章主要是论述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21,(1):118-123
农村籍大学生语言态度调查极具现实意义。项目组采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564名西部农村籍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对普通话、家乡话及学校所在地方言的语言态度变化。结果发现:(1)农村籍大学生对普通话评价较高,整体呈上升趋势;(2)农村籍大学生对家乡话的评价波动较大;(3)农村籍大学生对学校所在地方言的态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态势。在跨度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农村籍大学生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由单一语言交际者转变为多语交际者。农村籍大学生语言态度发展变化的模式与自身的情感体验、语言社会化、语言生活环境、社会阅历以及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邓红华  邓力嘉 《文教资料》2020,(2):12-13,123
语言资源的传承和使用,关键在中小学生身上。中小学生群体语言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汝城县城乡接合区域中小学生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一是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评价各有不同,说明普通话和家乡话各有优劣,都比较重要;二是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期待程度都较高,对普通话的期待程度稍高于家乡话,说明“推普”效果显著但方言也不会快速消失。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新疆双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制定双语教师教育培训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南疆维吾尔族中小学双语骨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了解他们对维语和汉语的态度以及交际情景中使用语言的态度。结果显示,双语教师对维语有很深的感情,也有较高的汉语接受度,大部分人在家庭中偏好使用维语,在其他社会交往中偏好使用维语或双语。  相似文献   

20.
尚义县四台蒙古营是蒙古族为主的自然村,多数蒙古族最先学会蒙古语;村民均会尚义话①,半数以上的人会普通话,近七成的人会蒙古语。尚义话是当地主要交际语,在家庭内部和本民族之间,使用蒙古语的以中老年蒙古族为主,青少年和部分中年人主要使用尚义话。村民对普通话的社会地位评价最高,对蒙古语文社会地位的评价低于汉语文,对尚义话的实用功能评价最高。因语言环境、语言态度的变化,蒙古族的蒙古语程度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蒙古语的使用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