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元文化格局的形势中,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阐述了文化自信和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的影响,并研究了大学生如何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刘萍  刘奕君 《科教文汇》2023,(11):46-4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造成了冲击。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其中的文化传播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了启示。该文通过分析冬奥会中文化传播的表现,结合当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及在当前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探索利用冬奥会的影响力,多方主体协同努力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对“三大文化”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深刻认识文化自信的意义,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但也存在对本国文化的认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及知行脱节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化、高校文化培育体系欠完善及大学生自身缺乏文化实践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骆静  陆启义  孙艳艳  张虹 《科教文汇》2020,(14):30-31,52
文化自信关系到文化的繁荣、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优秀传承者。在当今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合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探寻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传播和传承的意义,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定位,以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探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宣传、教育、推广和创新活动,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营造崇尚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激发青年学生的文化使命担当,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我国优秀传统义化历经各朝各代累积而来,是思想文化的积淀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国家、民族的持久性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之根源.张小军教授的论著《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一书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探讨了传统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文化认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间的紧密关联,并基于此提出将二者更加充分、合理融合的具体实现途径,助力高校学子培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我国优秀传统义化历经各朝各代累积而来,是思想文化的积淀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国家、民族的持久性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之根源.张小军教授的论著《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一书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探讨了传统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文化认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间的紧密关联,并基于此提出将二者更加充分、合理融合的具体实现途径,助力高校学子培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对于凝聚国民力量,实现国家稳定和谐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在高校思政管理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对于提升和拓展大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帮助.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思政教育和管理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思政管理作为高校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方式,也通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凸显其价值.然而随着当前互联网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精神逐渐趋于浮躁化,这对于其文化自信的增强和培育造成一定的挑战.因此笔者将结合沈壮海编著的《论文化自信》,探寻思政管理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试图消除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文化自信建立方面的障碍,进一步坚定其文化自信,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增强"四个自信",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召唤下,青年大学生要成为文化自信的宣传者、先行者、践行者,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先进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等三个层面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何红娟 《知识窗》2023,(2):114-116
为了准确把握“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期”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促使奥林匹克精神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上持续发力,文章依托“问卷星”展开数据调研,旨在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推导出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原则与方法,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助力。  相似文献   

11.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弘扬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所承载的独特使命敦促其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文化自信度关乎文化认同度及文化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对民族文化的持久性发展与传承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刘波、肖茜尹等人编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一书,以文化自信为探讨核心,从大学生视角及高校视角两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文化自信现状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利于将文化自信深切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丰富并延展文化自信培育形式,助力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及其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一部分,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政治教育工程.把红色旅游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课堂、思想中,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既有利于落实教育任务,又有利于拓展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新兴出现的跨境教育办学模式,随着外方课程的引入,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西方文化的浸入与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现状堪忧。笔者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大学生在境内和境外不同学习阶段应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将文化自信和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保证思政教育自身的时代性特征,还能让文化自信理念深入学生内心,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然而从文化自信视角看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发现大学生思政教育基础比较薄弱、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过于传统、文化自信和思政教育内容重视程度失衡、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影响文化自信培育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当推动思政教育和文化自信相互结合、坚守思政教育主阵地、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最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吕丽红 《知识窗》2023,(2):81-83
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厚精神内涵对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面临困境,高校亟须引入仪式化传播方式,整合资源,拓宽传播渠道。文章分析红色文化认同的危机和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探究仪式化的传播方式,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与时俱进,在创新推广中体现时代精神与其先进性;又要植根于富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需要弘扬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强化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推进文化创新于民族文化自信当中。只有立足于中华上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才能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多元文化和多种思潮的冲击下,帮助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政素养,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对提升和巩固思政教育实效起到积极影响。该文首先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概述高校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随后概述了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机制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尊重个体差异、整合教育资源、关切实际问题;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发,提出丰富载体形式增强感性认同、创新传播方式促进理性认同、促进文化交融增强理性认同等可行性路径,为发挥思政育人实效提供了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业者是当前中国创业浪潮中最为核心的创业群体之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对中国创业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本文选取8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始人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性地建构了基于“创业激情”为核心范畴的大学创业文化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①大学创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大学创业规则的制定和创业行为合法化和可行性的管制层面因素;对创业价值观的塑造和创业精神植入的规范层面因素和以创业激情为核心范畴的认知层面因素;②创业政策导向、高校校训和创业胜任力是形成大学生创业者身份认同和积极情绪的前置因素;③区域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家庭和榜样创业印记是创业合法性的基础,是创业行为可行性的保障。在大学创业文化自信建构方面,本文对政府和大学的实践建议如下:①分步骤建构大学生创业行为合法性和可行性;②通过榜样印记作用和创业教育提高创业胜任力;③分阶段点燃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激情。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大学生存在文化自信不足现象,高校思政课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手段。营造有利于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形式多样化,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丁谌 《科教文汇》2014,(16):13-13,21
本研究从个体认同的框架着手,分析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论述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大学生文化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