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对“三大文化”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深刻认识文化自信的意义,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但也存在对本国文化的认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及知行脱节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化、高校文化培育体系欠完善及大学生自身缺乏文化实践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进步,使流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更加广泛,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选择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政治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学生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他们的价值观选择必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流行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本研究从个体认同的框架着手,分析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论述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大学生文化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造成了冲击。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其中的文化传播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了启示。该文通过分析冬奥会中文化传播的表现,结合当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及在当前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探索利用冬奥会的影响力,多方主体协同努力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11.
12.
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严峻的形势。高校应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全球化的实质,强化“四个高度认同”,提高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把握“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期”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促使奥林匹克精神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上持续发力,文章依托“问卷星”展开数据调研,旨在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推导出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原则与方法,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助力。 相似文献
14.
15.
16.
将文化自信和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保证思政教育自身的时代性特征,还能让文化自信理念深入学生内心,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然而从文化自信视角看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发现大学生思政教育基础比较薄弱、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过于传统、文化自信和思政教育内容重视程度失衡、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影响文化自信培育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当推动思政教育和文化自信相互结合、坚守思政教育主阵地、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最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马春梅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0)
研究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图书馆如何开展优秀文化阅读推广,将图书馆的工作与时代背景、民众需求等客观条件的变化相联系,希望可以更好地发挥优秀文化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引导大学生学好本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工作能力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将国内关于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厘清当前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系统总结,为未来的研... 相似文献
19.
20.
《科教文汇》2018,(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各个高校不断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高校建立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已成为了一种趋势。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学习的效率。但同时,网络文化也会带给学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校园网络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确保学生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探讨了当前校园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在校园网络文化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