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梳理“味”成为美学范畴历史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滋味”说关注诗歌的审美作用、关注审美主体,其审美创造与审美趣味观同接受美学的观念契合等具有时代意义的美学特征,认为“滋味”说的诞生,树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纯文学标帜,促进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论钟嵘“滋味说”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的滋味说是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融汇了前代文论家的味论思想,其内涵是以“三义”为艺术手法,风力与丹彩相济,这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实际上,滋味说揭示了艺术美感的本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风力与丹采并茂的技巧美,触及到文学风格的领域,成为文学风格的构成元素。因此“滋味说”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适用于五言诗这种诗歌形式,也适用于六言、七言律诗、绝句等额体诗和词体。  相似文献   

4.
5.
吴宓的“三境”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两个诗学理论。尽管二者的具体内涵不同,然而二者在创作来源、创作过程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都有着某些相通之处。描述并辨析这些异同之处,不仅有助于理解它们各自的理论内涵,更能帮助我们把握它们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话,通过对五言诗的评论,提出了"滋味说"的理论体系,对于我国诗歌创作、诗歌评论、诗歌教学具有开拓性的功绩。  相似文献   

7.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比较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文论中,对诗歌“味”的探讨和研究由来已久。南朝钟嵘提出了“滋味说”,这一说法触及到诗歌创作中如何超越形式层面而追寻更深层的意蕴问题,但其论述仍不够全面。而真正完成这一使命的是唐代的司空图,他在其诗论中提出了“韵味说”。对此二人关于诗歌“味”的探讨和比较,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味”这个古典文论中的诗歌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学校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就不可忽视,针对我国初中学校美术教育现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美",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愉悦。  相似文献   

10.
在诗学评论中,批评家们都非常推崇钟嵘提出的"滋味说",认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风力"和"丹采"的融合统一。而宋代梅尧臣却持诗歌贵"平淡"的诗学观点。梅尧臣和钟嵘的主张同是诗歌的审美理想但却相反,这乃是源自他们主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梅尧臣所说的"平淡"更侧重关注人自身内心深处的终极关怀,是一种返观自我的冷静谛视,是人生的一种更为成熟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韵缓”说研究基础上,对“韵缓”说及其与叶音说的关系进一步展开论证.叶音说与古音学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对“韵缓”说的传统认识,进而对传统叶音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文美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美育的理想境界历来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唐代王昌龄提出的诗的“三境”说,经宋元到明清的学者的研究,发展到晚清学者王国维集其大成。王氏创立了诗的境界理论,这一理论对当今的语文美育的理想境界的创设,疑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的“韵”是一个导源于人类身体感性审美的范畴,它以书法作品的节奏、韵律、情调等形式语言为依托,呈现人类精神本质至深层次的境界。唐宋以来,“韵”的审美话语表达机制成为了士大夫文人在书法活动中表现个性自我或标榜高蹈的一种凭借,呈现官本位文化特征的话语表达机制;当代书法虽然也秉承了传统的表达机制,但由于大众文化的作用,使得书法之“韵”的表达手段或对象化机制转化成为了一种“余韵”特征,具有广泛而普遍的平民化色彩。  相似文献   

14.
文中阐述“滋味”说诗学审美理论萌芽于先秦,形成于南北朝。陆机、刘勰、钟嵘等人先后对“滋味”说诗学审美理论范畴的形成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晚唐的司空图突出地继承和发展了“滋味”说,创造性地提出了“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诗歌审美标准。文章对“滋味”说“韵味”说的内涵作了臆说,并分析了“滋味”说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理论家们对以“吟咏情性”为根本的“含蓄”和“意境”两个方面的理论建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唐代诗人以至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创作旨在追求一种蕴藉含蓄、韵味隽永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15.
模式化、粗浅化,是诗歌鉴赏的两大痼疾.精微品鉴的前提是思维的在场,具体过程是从“象”入手,去体察“境”,领悟“意”.“象”的准确品察是关键,要点为物象联缀与细察画面;“境”为艺术氛围,既要关注整体画面,更要关注画面风格的转变与对比;领悟“意”的要点为“留意诗眼”与“推敲逻辑”.  相似文献   

16.
感知论是文学创作的主要论题,唐代王昌龄对感知的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指出了它在文学创作理论上的开拓意义,以求文艺理论界对“三境说”的重视,并赋予应有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与西方艺术追求典型形象不同,"意境"是中国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中国艺术之美正在于它那不可言说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以"意境说"这一理论线索,可以探寻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那超越"泉"、"月"的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8.
钟嵘在他的诗歌理论批评专著《诗品》中,通过对选入其中的一百二十二位诗歌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论,充分肯定了五言诗的形式,打破了那种认为四言为“正宗”、五言为“流调”的保守观念,起到了针砭颓风、矫讹归正的积极作用。同时,作者提出了其品评诗歌的原则———“滋味说”,其实质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既是诗歌创作的学说,也是审美的原则,更是品评诗歌的准则。总之,“滋味说”是一个严密的诗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感知论是学创作的主要论题,唐代王昌龄对感知的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指出了它在学创作理论上的开拓意义,以求艺理论界对“三境说”的重视,并赋予应有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以“味”品诗、论诗形成了我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辨味批评,与以“意”论诗共同构成诗歌评价的主要方式。但辨“味”不同于辨“意”,后者着重于对诗的语言文字的辨析,前者着重于把握弥散在文字语言之后的审美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