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世纪中国人该读什么书──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编者的话:我们在读者来信中,经常收到有关读什么书的询问,这里选登了其一一篇,期望借此机会能在读者中展开一次讨论。正如韩磊同志来信中提到的,我们正处于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处于一个高科技...  相似文献   

2.
在微博没有出生的时代,基本上我们这些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本崭新的《故事会》之后不会马上翻开看故事,而是非得先把中缝的笑话看完才行。这大概是我们在二十多年前对内容最真实的态度了吧。不过内容虽然很重要,其实就出版来说,它的商业模型本质上无非就是"给人找找书,为书找找人!"了。而基于此衍生出的媒体和观察视角,无一不是为了能够促使它越来越好。我的态度是,作为图书出版圈的媒体,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书与人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18-118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生命力。(华罗庚)  相似文献   

4.
书人书事     
遇罗文和《我家》 1998年夏天以后,因为编辑《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一书。我一直设法与遇罗文先生联系,但找了许多线索,最后都中断了。直到年底,我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遇罗克是谁》的短文,却意外地接到了遇罗文的一个传真。原来,他看了报,通过编辑陈明洋查到我的  相似文献   

5.
岩波书店是日本一家名声卓著的出版社,主要出版知识性、学术性著作与工具书,在日本夙有“岩波文化”之美称。其编辑作风之严谨,出版态度之严肃,向为知识界称道。《岩波书店的书与人》,是作者访问岩波书店后所写的散记,其中叙及岩波的种种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隆重纪念;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吸引无数人的眼球.2011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10位人物与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1年读书的热点所在.史铁生:彰显心灵不妥协的力量2010年岁末,史铁生的去世给文坛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新版的《我与地坛》于2011年1月出版,这不是赶制出来的纪念集,而确实是史铁生最后一本新书.“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这样说.史铁生的存在,是一种生命意义的象征,是一种生活姿态的象征,更是一种测量社会的象征.现在我们纪念史铁生,就是在纪念一种伟大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或许永远无法复制.  相似文献   

7.
获得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的江苏 《书与人》杂志编辑部与江苏人民、教育、译林、南大等  相似文献   

8.
《出版广角》2015,(3):57-59
2014年,我们曾关注我们应有的文化,我们曾回味花草意境中的人生哲思……然后我们发现,生活远比小说精彩。2014年那些值得读的书,皆可怀念。生活远比小说精彩《宣传队运动队》林那北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6月版荐书人:北乔,中国作协会员。曾获第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第六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出版长篇小说《当兵》、小说集《天要下雨》、系列散文《天下兵们》和文学评论专著《约会小说》《刘庆邦的女儿国》《贴着地面的飞翔》等11部。《宣传队运动队》不仅是林那北个性化的陈年旧事,不仅隐含着厚重的历史感,还让我们读到了生活本身。这样的生活本身,已经超越了时代和  相似文献   

9.
陈原同志新著《书和人和我》已于最近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收入作者近些年所写的散文、随感和读书札记401篇,其中有一半为首次与读者见面。与先前出版的《书林漫步》(正续集)和《人和书》一样,该书是作者浮沉于书海时所记录下  相似文献   

10.
刚刚读完一本让出版人有些沮丧的书,书名叫《阅读的挽歌》。讲的是电子时代,由于新媒体泛滥,娱乐的诱惑多而炫,图书阅读被挤到了生活的支流末端,原本十分大众的社会行为,如今缩窄为小众节目了,难免让一些人伤感,也会让一些人镇定。在我看来,阅读的边缘化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此这般,图书与读书会愈加奢侈,也愈加珍贵。于是,做一本长寿的书的念头才会在心头悄然升起,为少数人,那些对书爱得入神的少数人。  相似文献   

11.
书话漫话     
书话漫话———摘自《书与人》1996年第4期姜德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诗话、词话、曲话,名著多有,唯有书话似乎是近60年始为人们所用,并逐渐为公众所认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书话的理解仍各有不同。对书话范围的界定还比较宽泛,多数人把凡是关于谈书的散文、随...  相似文献   

12.
人书情难了     
作为出版人,每年编辑书 稿逾百万字,但多年不著一字者并非鲜见。因此,我对出版业内的王建辉、倪墨炎、汪家明、俞晓群等先生的文字,很是推崇。 在报纸上得知辽宁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俞晓群先生的《人书情未了》,由东方出版社刊行,虽自称"书店巡阅使",但在郑州的书庙里终难觅到。2004年10月到  相似文献   

13.
何培嵩 《出版广角》2014,(13):90-91
正书里书外几十载世事洞明,人前人后一辈子良心天理。捧读文杰老师33万字的《书里书外》,倍感亲切。有许多话要说。先来说说"书外"——这是我看《书里书外》的"书外"。我要将时光推回到1979年的夏天。那时我三十出头,在南宁地区文化局创作办写剧本,师从著名作家宋郡老师。我们十多个刚从中越边境县宁明、龙州对越自卫还击战第一线采访归来的文学青年,集中在南地二招,在宋郡麾下,埋头创作反映"自卫还击战"的舞台剧  相似文献   

14.
双牌县打鼓坪林场图书室是目前零陵地区最大的一个农林基层图书室,该室有藏书室、阅览室各一个,总面积60多平方米。现有图书2400余册,报刊65种,专职图书管理员一个。82年这个图书室被评为地区先进图书室,图书管理员唐祥海被评为全县优秀图书管理员。该图书室最大的特点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做得好。有的书长期无人借,唐祥海同志就把内容简介抄贴在墙上,并走到哪里,介绍到哪里。技术员江永双就在唐的帮助下,通过阅读《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成功地进行了漆树种子育苗试验,获得地区林业劳模奖。林场有七辆汽车,唐就订购了《汽车技术》,供司机和修理人员阅  相似文献   

15.
《放妻书》是唐代敦煌地区出现的一种特别的离婚协议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唐代特有的"和离"制度,男女双方以"两愿离"的方式和平离婚。通过对《放妻书》文本的分析,本文阐明了《放妻书》可能的形成条件及其折射的唐代社会风貌。同时,基于对《放妻书》的分析,本文将探讨其与现代离婚声明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提出,无论是《放妻书》还是现代离婚声明,它们都是发布者塑造和维护自身"人设"的媒介工具。  相似文献   

16.
《“书与人”漫抄二则》是读书随笔,谈的是张静庐的《在出版界二十年》和汪原放的《回忆亚东图书馆》。虽为书评,又不止于评书,论人及事,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了这两位在近代出版事业上成就蜚然的编辑大家。  相似文献   

17.
因为长年做编刊工作,我对《书与人》双月刊备感亲切,多年来几乎每期必读,觉得这是一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好刊物,也是一本可供学习和借鉴的业务读物。我从这两个方面都获得不少教益,也就想把这个刊物介绍给读者了。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淘书     
今天买了六本书,其中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居然是单本.一英寸厚。老莎最长的剧《哈姆雷特》在这里只有四十余页。从来不是对书本身特别感兴趣的人.但这本出版于上世纪20年代的书.真把我迷住了。何况.这是莎士比亚老人家。它的深棕色的封面似乎是皮革质地.微微卷起。打开来看,连我这种不藏不玩书的人.瞬间也是绮思缕缕。书边是金色的,抠出了整整齐齐的小半圆.  相似文献   

19.
近期,陆续读到中华书局新出不久的四册图书:《中华书局大事纪要》、《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92-2001)、《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以及《陆费逵与中华书局》。这是我国古籍出版的重镇——中华书局九十局庆之时推出的系列纪念性、献礼性图书。书目及大事纪要,可以让人简要直接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贡献及历史;《我与中华书局》,则是同题征文的结集,收录了大量围绕中华书局涉及书、人、情、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两本关于书的书,日前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和孙卫卫,书的名字分别是《爱读书》和《喜欢书》。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序言中称赞两书是爱书人的宣言,爱书人的心声,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书、爱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