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二者的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育人目标的同向同行、育人途径的互融互通、育人标准的相互辉映为二者的协同育人提供了实践可能。为充分释放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理应从顶层设计、过程培养、方法创新上精准发力、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3.
教育对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有着重要的作用,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该文对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勤奋求实,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进而实现将育人工作更好地融于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的基础是教书,目标是育人,做法是通过教书的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课本是知识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在这样的条件下,教书是育人的最好方法,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宋功业 《教师》2010,(33):121-123
“教书育人”的基础是教书,目标是育人,做法是通过教书的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课本是知识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在这样的条件下,教书是育人的最好方法,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职责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势之所趋,带着“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何以实现”的三重追问,着力探究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政策安排与理论基础、现实需要与自身优势、实践路径,旨在深化对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独特优势,协同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第一资源,肩负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成为铸魂育人的忠诚践行者,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第一要求,扎实的教师学识是关键因素,炽热的教师情怀是能动力量,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8.
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工作,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观照.目前掣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障碍性因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二元化管理致使两支队伍协同性失谐、低互相认同性导致两支队伍角色互构平面化内容单一以及学科专业内循环造成合作"壁垒"出现.在两支队伍中存在因需求和被需求引发的关联关系而形成...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存在把二者割裂开来的现象。教书就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三全育人背景下实现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够充分涵养高校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切实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育人成效、有效凝聚双方优势形成育人合力。在具体实践中,应注重从打破割裂局面、摒除工作局限、顺畅互动平台等关键内容出发展开研究,从而强化协同育人意识,提升高校育人实效;搭建沟通互动平台,稳步提升育人效果;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以从根本上起到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既教书又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倾力而为之事,归纳起来方法有二:1.追根溯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2.对症下药,家校合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可以为高校更好地培养专业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目前,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尚存在师资力量单薄、重视力度不够、教育协作不明显、实践育人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对此需建立全员化参与的机制、严密的考核机制、社会化运作机制,并加强思政课教师职业培训,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革命文化资源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蕴涵着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具有活教材、活载体等功能。用好革命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既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现实需求。在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革命文化资源育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展望其内容和框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革命文化资源利用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塑造、文化融通、历史素养、时代担当、场所建构五个维度出发,研究善用大思政课与触动学生心灵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形成面向价值塑造的青年榜样育人模式、面向文化融通的文化育人模式、面向历史叙事的四史育人模式、面向情感交流的时代精神育人模式、面向场域建构的情景体验育人模式等,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内容、方法、载体等接地气、有温度、有厚度,触动学生心灵,实现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15.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红色元素,携带着革命者为追求理想信念而百折不挠的红色基因,它是强筋壮骨的灵丹妙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高校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块主阵地,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红色元素融进教材,融入课堂,把红色基因融进大学生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声乐课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落实“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途径之一,从思政元素的挖掘、运用红色歌曲和电影、运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其为民服务理念等,探索声乐教学育人的有效教学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声乐课教学思政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实践教学是检验和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通过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实践基地等方式,积极探索提高实践育人效果的新方法、新路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改革持续推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完善实践育人过程管理机制、优化网络实践平台监管体系及推动实践教学平台资源整合等有效手段,不断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水平,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改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系统打造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态体系,高校应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打造沉浸式、大数据、故事化、协同式思政课堂,围绕“一课一品”、打造“三大课堂”、构建“五位一体”,不断探索高校思政课“135”育人新模式,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凸显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青年学子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提升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精准”视域下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困境进行精准定位、精准设置、精准发力、精准服务,积极发挥引航正向的功能,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到学生心坎里,使其成为一门真正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