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它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的、办学思想;学校文化包含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等亚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进行创新;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2.
班级作为一个“物质存在”,它的外延就是教室和课堂,是学校的共性存在,但班级作为一个精神性的“文化存在”,它又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与精神气质。是学校中的“个人”,这种自立的班级文化精神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根基。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自立的文化主体,班级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个性的生成,影响着教育文化的真正解放与独立。因而,探讨班级文化如何走向自立是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谈班级的“文化自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作为一个“物质存在”,它的外延就是教室和课堂,是学校的共性存在,但班级作为一个精神性的“文化存在”,它又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与精神气质,是学校中的“个人”,这种自立的班级文化精神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根基。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自立的文化主体,班级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个性的生成,影响着教育文化的真正解放与独立。因而,探讨班级文化如何走向自立是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一、班级文化自立的依据班级的文化自立,具有相对性,它不能摆脱学校的规范与指导,不能离开学校文化的教育主…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而核心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是全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果;学校文化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建设对于职业学校具有凝聚力量、统一思想、陶冶心灵、约束行为、激励师生和提升办学的作用。学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大力营造优良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开展做人教育,融德育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校园和构筑开放、多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推动职业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班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来阐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倡议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要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帮助总结、归纳班级的文化特点,创建班级文化的各种模式,从而展现班级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它具有教育、导向、陶冶、创造、辐射、激励、娱乐和社会化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审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着不少与学校教育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一是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三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四是用主旋律教育代替全部校园文化;五是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史楠 《辽宁教育》2006,(7):69-69
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校园环境资源(如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资源建设)、图书报刊资源、活动课堂资源、学校校史和图画影视作品等显性资源;还有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体制、校风、学风、人文素养等隐性精神文化资源。课程能否最优化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而教师是所有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在整个课程资源系统中教师资源居于主导地位,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关系到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能否把高等教育真正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就是要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学校党的工作。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增强民主和法制观念,着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善于团结和激励师生,着力提高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能力;加强勤政和廉政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传授知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主要场所。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功能与特征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而构造校园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二是齐心协力,着力打造校园精神文化;三是协调一致,建立健全校园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隐性文化时时刻刻、事无巨细地影响着学校的一切活动及其成员,通过学校的行为文化显现出学校的精神、学校的理念和学校的伦理道德,从而体现出其传统管理模式所不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於荣 《中小学管理》2002,(10):58-58
学校组织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它直接影响并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学校的“外表”,制度文化是学校的“骨架”,那么精神文化则是学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注重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凸显人文关怀精神,重视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当前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现象。主要表现有:(1)管理中的科学主义现象,即在管理中一切以科学为标准,其理论前提就是把人都假设为同质同性的,而不是有丰富个性的个体,因而在管理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2…  相似文献   

13.
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课程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价值观和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有三大推动力:第一,热情和责任;第二,校本研究制度的建设;第三,学校文化重建。我们以为新课程持续发展核心的动力应该是新的学校文化。在新课程推进中,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学校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学校及其内部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精神)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制度)。  相似文献   

14.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确认并保障学校教育专业品质的关键变革领域。它可以将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标识系统、历史成果、现实成果等文化作品作为运思平台,用以透视表述方式程式化、学校特色不清晰、思考线索混乱等问题,着力辨析和形成本校在理解和彰显教育真谛方面的主见,选择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并将其渗透于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化为生动的实践形态、培育彰显本校文化特色的新英雄和新作品。  相似文献   

15.
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学生发展、彰显文化的教育意义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然而,审视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在一些学校出现明显的"形式化"倾向,将文化建设仅仅视为一种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教育价值扭曲的外在形式。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要义在于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应该牢牢记住的是,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  相似文献   

16.
崔巍  李岩 《天中学刊》2002,17(4):114-115
一、要重视为创新教育创设最优化的环境和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重视优化育人环境。育人环境是指围绕着育人工作而展开的对育人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制度文化是育人环境中严格的制度保证;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是校园建设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取向。育人环境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育人环境的整体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创新教育的实…  相似文献   

17.
《青海教育》2014,(12):F0002-F0002
作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西宁市贾小庄小学,坐落于古城西宁湟水河畔,人杰地灵。学校以“办教师、学生喜爱的学校”为办学理念,在充分提炼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将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喜爱”之上。紧扣“喜爱”二字,以实行大部制管理,建设学校精神与行动并举的管理文化;以“团结、奉献、求实、争先”的贾小魂,打造开放合作、包容大器的教师文化;以“毕业课”“苗苗社团”“特色班级”“贾小六礼”等系列校本课程,丰富体验创造与个性发展共生的学生文化;以孩子成长为圆心,从结构、内容、形式三个维度建构“喜爱”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起同心圆课程;以“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延伸拓展”的生本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试论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贵东 《天津教育》2007,(10):14-14
校园文化伴随着一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体现精神文化的载体;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的核心文化,透射出一所学校特定的人文底蕴。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目标,虽无成文,但被其成员共同遵循,并成为得到认知同化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校园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一、文化为何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的热门话题? (一)文化的磁力:文化在学校的管理中产生一种特殊的精神“电磁场”,时刻辐射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师生们产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学校凝聚力,实现管理上无为而治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仓山区深化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加大学校硬件建设;统筹协调各类教育,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师资队伍总体水平;创建多元文化,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并出台系列保障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