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中国古代,知识垄断于官府,《汉书·艺文志》称“诸子之学,皆出王官。”是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开学下私人之风。孔子以其“有六艺以教民”的儒者身份,深刻剖析了教育理论的人性基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下文凡引文出自《论语》者,只注篇目);概括阐发了教育的原则和宗旨———“有教无类”(《卫灵公》);全面论述了教育方法和手段———“循循然善诱人”(《子罕》);概要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造就“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的君子。可以说,透过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其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羊是象形字,《说文》羊“象头角足尾之形。”羊有吉祥美好的意思。《说文》.“羊,祥也。”大吉羊就是大吉祥。吉祥的祥本无其字,原是以羊为祥,而后造了祥字。 《考工记》解释:“羊,善也。”祥、善,都有吉祥美好之义。羊作祥解释,羊就成了吉祥之物。《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国攻打郑国,郑国被打败了,郑伯在投降的时候,“肉袒牵羊以迎”。“肉袒”  相似文献   

3.
袁逸仙  赖学军 《文教资料》2013,(28):47-49,60
“善假于物”语出《荀子·劝学》,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人之所以为人才”的识别技术和方法。发现和认识人与人才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可以帮助理解语文特级教师之所“特”,对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部分语文特级教师“善假于物”的教学案例,根据教师所“假”之“物”与所授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对特级教师之“善假”进行实证性研究,期望能为语文教师教学创新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乐记》论艺术的社会作用,是从对人性的认识开始的。《乐本篇》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由此可见,《乐记》对人性的看法,既非荀子的“人性恶”,又非孟子的“人性善”,而是避开了对人性善恶的抽象思辨,在某种程度上逼近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论断:人生而静,这种天性举世皆然。人被世上万物所感,而生出种种发展变化,习相远也。人性善或人性恶的学说,是为人性作本质上的规定,带有浓厚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5.
宋明理学家论性,或秉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人性理论;或源于《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或源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船山论性,以《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命题为基础,吸收、改造了《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的命题,提出了“继善成性”、“习与性成”、“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理论,形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人性学说。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认为,物理学就是早先的格致学,两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实质是相同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笔者拟以史料为依据,对此进行一些探讨。“格致学”亦称“格物学”,“格物致知”最初出自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历史上对格物致知有着不同的理解:汉代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以致或至。”宋以后儒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也颇多分歧。朱熹等将其解释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的手段,但把这仅看作是启发内心直觉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的手段。明朝王守仁则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明朝王鳌在《震泽长语经传》中这样解释:“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源之地是  相似文献   

7.
汪建群 《教师》2013,(3):94-94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写字讲究书法,弹琴讲究指法,做事也多讲究章法,荀子曾在《劝学》里也谈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方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我们要善假的“物”。换而言之,不仅绘画、音乐、设计等行业属于艺术,教育与学习也属于艺术,采用不同的方法便会呈现千姿百态的效果.教师的教育方法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向、心理状态等,而学生自己选取的学习方法将左右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几千年前 ,荀子曾说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当今 ,我们对外改革开放 ,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 ,便可搞活经济 ,使我们获得比以往更“善假于物”的能力。像这样“假于物”的做法 ,在科学中称之为“借用”法。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也可以采用“借用”法 ,来解难答疑 ,组织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具体说可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借用教例 在教学中 ,适当地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位教师教学《变色龙》 ,开头提出 :“我们先不讲小说的人物形象 ,只讲这篇小说中的一‘大’一‘小’———大衣…  相似文献   

9.
郭氏之墟     
刘向  刘向 《现代语文》2004,(3):10-10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音,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新序》  相似文献   

10.
何谓“物色”?古籍上的解释各有不同。物,《说文》云:“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色,《说文》云:“颜气也。”据此,“物色”当指天地之间万物的色彩。但《周礼·司常》云:“杂帛为物。”王国维《释物篇》云:“古者谓杂帛为物,盖物本杂色牛之名,后推之以名杂帛。”《礼记》又云:“仲秋之月,命宰祝察物色。”即察牺牲之毛色。后又引申为察访人物,也叫“物色”。《文心雕龙·物色》篇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又云:“物色相召,人谁获  相似文献   

1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良将,一般注本未释,或训“良”为“善”,解“良将”为“善将”、“好将领”。廉颇是赵国的好将领,固然不错,良与善也同义,然而《史记》中此“良将”则谓“大将”,非指一般“善将”。《尔雅·释诂》,“良,首也。”首有“头领”义。《广雅·释诂》:“良,长也。”长有“大”义。《国语·齐语》:“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年为乡,乡有良人。”韦昭注:“良人,乡大夫也。”乡大夫犹今之乡长、县长,是头人。故良将之“良”训“首”、训“长”,  相似文献   

12.
言简意赅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注:出自(明)吕坤《呻吟语·补遗》。意思是:要胸襟宽广,虚怀  相似文献   

13.
纳兰丛话     
一 唐邦治《清皇室四谱》卷三:“皇二子、废太子赠理密亲王允礽,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出,小名保成”。成德避东宫讳,遂改“成”为“性”。其独取“性”字,盖以“性德”为辞有所典出。《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又《易·系辞》:“一阴一阳之为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以“性”代“成”,由此。太子旋改名允礽,性德亦复名成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最早的地图———鼎《左传》中记载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 ,不逢不若。魑魅魍魉 ,莫能逢之。用能协以上下 ,以承天休。”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九鼎图的内容 (九州各地的山川、草木、禽兽 )和作用 (了解并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恩赐 )。最早的全国地图  ———《海内华夷图》唐朝贞观年间 ,贾耽按照西晋人裴秀的“制图六体” ,绘制成著名的《海内华夷图》 ,可谓中国最早的全国地图。实地测绘第一图  ———《康熙皇舆…  相似文献   

15.
《劝学》篇中谈及四种学习方法:善假于物,积渐全尽,锲而不舍,用心专一。善假于物,就是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这是学业成败,甚至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会利用客观条件,就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闻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那么,一个学生可以利用的客观条件都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是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高度概括了的“善教”至高境界。我国古代教育家也早就浓缩出了“善学”的至高境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进入叶老...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古写本诗经校释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虽也”《小雅·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郑玄笺:“每有,虽也。良,善也。当急难之时,虽有善同门来兹对之长叹而已。”笺语“虽有善同门”即经文“每有良朋”的翻译,“虽有”与“每有”对应,则词训应为“每,虽也”,不应为“每有,虽也”。《皇皇者华》“每怀靡及”,毛传:“每,虽。”笺语必用《皇皇者华》传,可证“每有,虽也”训中必衍“有”字。然《尔雅·释训》亦有“每有,虽也”,前代经学家以笺用《尔雅》训,必不致误。故郝懿行认为“每”训为“虽”,“每有”连文也训为“虽”。郝说实误。阮元《校勘记》  相似文献   

18.
《荀子·劝学》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段话是说“君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善假于物”,即能根据客观环境,凭借一种客观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究天人之际”的根本目的是趋“善”。“彰善瘅恶”(《尚书·毕命》)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基本使命。“善”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无上价值目标,又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伦理价值基础。孔子倡导“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善人”即有“善德”的“君子”。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见。”(《论语·述而》)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就是求善的学问,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则是培养“善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第171页上和于漪、陶本一主编的《中学语文备课手册》高中第三册第362页上都明确指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一句是《谋攻》一文的中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