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 《科教文汇》2007,(4X):159-160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非盈利组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阐述了在非盈利组织中引入绩效评估机制的必要性在于“促进非营利组织公信度、效率与组织能力的提升”。对公共管理研究中出现的几种评估理论进行了评述,重点倡导对非盈利组织进行“APC”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2.
非盈利组织是出于政府和私人之间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政府和市场"双失灵"、公共品供给多中心理论和非盈利组织自身的优势决定了在准公共品供给领域中,非盈利组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非盈利组织需要一个公益性的社会环境,尤其在经济、政治、宗教信仰和制度方面需要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学作为一种非盈利组织,其后勤业务的外包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对非盈利组织的外包及其含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大学后勤业务外包的动因及其弊端,提出我国大学后勤社会化必须注意强化核心业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陈晶晶 《大众科技》2016,(4):140-143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总结"非盈利机构"品牌形象树立特点;第二部分"母与子式"制定非盈利机构品牌形象树立方法——VI视觉规范手册开放环节设计方法;第三部分,精细化"非盈利机构"VI视觉规范手册闭合环节应用载体范围与规范程度。  相似文献   

5.
创客空间是为了提高全民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成为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的源泉。基本类型包括"自己玩"型与"集体玩"型、兴趣型与创业型、综合型与专业型、无配套型与有配套型。创客空间可以办成公益非盈利组织,但商业化却是其发展趋势,应当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创客空间商业模式主要有:工具服务+社交服务+知识服务+创投服务,创客空间+购物中心,创客空间+实验室,创客空间+互联网。创客空间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应用性实践,也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 Card,简称BSC)是于1992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复兴方案总裁大卫.P.诺顿(David.P.Norton)发明的一种绩效评估和管理的工具。平衡记分卡问世以来在西方企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近些年来,平衡计分卡的观念和方法逐步在全世界的公共部门和非盈利组织中得到了广泛采纳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向黎  李晶  边志芸 《科技风》2011,(19):157
本文从"网电一体"战理论研究、"网电一体"战模拟训练、组织实兵演练训练、研究"网电一体"战效能评估方法、建立科学的"网电一体"战训练评估考核机制和加强"网电一体"战人才队伍建设六个方面,就如何加强"网电一体"战训法研究,使"网电一体"在实战状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司林波 《学会》2010,(2):27-31
在对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体制动力以及评估组织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和社会需要的外在推手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包括"定位准确、适销对路、价格合理、宣传有效、服务到位、合作营销、内部营销、持续营销"八个要素的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对国家科技计划评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欧盟和日本科技计划评估经验,提出了"一二五"的评估模式,并在评估组织、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运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以期对国家科技计划评估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的实证遴选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和主导产业评估理论,初步遴选出了27个指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评估指标.基于专家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思想和重要性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实证遴选,形成了以"产业全局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动态性"为一级指标,共13个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充分体现了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性.本文以湖南省10大典型产业为例,检验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陈秀峰 《学会》2009,(11):14-18,54
建立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通过制度化的评估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责任、效率与社会公信度的提高,是促进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该文以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例,在个案调查中具体探讨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在非营利性评估、组织使命与战略规划的评估、项目评估、组织能力评估方面的现状、特点与问题,以期进一步推动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框架、评估理论与方法、评估标准和评估制度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朱淑娟 《科教文汇》2008,(27):210-210
近几年,在国外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的刺激下,我国各企业对内控制度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党和政府机关、企业及其他各类盈利或非盈利组织越来越倾向于将内控制度当作治本的手段,用来遏制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堵塞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漏洞、规避企业及其他盈利或非盈利组织的经营风险和制止虚假企业会计信息流人证券市场以至整个社会等等。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将要发生明显变化,内部控制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内部控制既有国际化问题,也有国家化问题,内部控制应当结合国情和企业实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流动儿童规模的扩大化,流动儿童的权益保护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但在总结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服务总体呈现出缺乏系统性整合认知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需求评估、实践方法、实践历程和实践效果四方面,对"阳光伙伴"项目进行回顾总结,继而从服务理念、服务取向、服务方法以及服务评估四个层面,进行流动儿童权益保护社会工作系统性服务模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组织公平感在绩效评估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晓俊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3):73-75,45
绩效评估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也是其他人力资源决策的信息来源。由于绩效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组织资源的分配,因此绩效评估的公平问题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组织公平感主要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个方面。本研究对三种公平感进行了理论回顾,并对它们各自与绩效评估满意感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组织公平感与绩效改进动机、绩效行为以及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绩效评估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和相关理论为背景,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与其维度对绩效评估影响的中介变量,以及情感承诺感知和动机归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经过对160份问卷调查样本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组织公民行为对情感承诺感知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在组织公民行为对绩效评估的影响机制中,情感承诺感知起着中介作用,情感承诺感知在公民道德对绩效评估的影响机制和在尽责行为对绩效评估的影响机制中均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组织惰性对应的策略是组织变革和创新,应对工具是绩效评估。以往研究通过将评估设定为控制常量,对评估过程进行纯粹的假设,将评估看作是一个客观、中立、有效、实施无障碍的过程。现实经验表明,组织中存在着评估者惰性现象,使评估无法作为常量存在。理论研究中将其作为控制常量而进行的实验式研究对于研究绩效变量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对策就不能继续无视评估者惰性现象并把评估作为常量来使用。评估惰性能使评估失去效力,从而使评估丧失作为绩效测度和组织变革的工具属性,导致组织绩效问题被掩盖,引发评估悖论。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科协系统专项改革成果,切实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促进基层科协组织作用发挥,提高科协工作整体水平,重庆市合川区科协以"量化评估"对基层科协组织实行年度评估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一是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合川区科协成立了基层科协组织年度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区科协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8.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手段,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至关重要。然而,实践部门和理论界都侧重于强调绩效评估,却忽视了其他评估环节的重要性。公共服务的生产、配送、消费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评估应贯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全过程,但又不能简单地以时间划分评估阶段,而要强调各评估环节的逻辑相依性。根据彼得·罗希的公共项目评估理论,完善的评估体系应该包括需求评估、理论评估、过程评估、影响评估和效率评估五个环节,运用需求评估、理论评估辅助科学决策,确保有限的购买资源能够用于最基本、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中去,运用过程评估实施过程控制,运用影响评估和效率评估进行购买效率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洁  曹庆萍 《学会》2008,(6):43-47
该文借鉴企业综合业绩评估工具—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构建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型。在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评估理论、具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建立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评估、组织治理评估、非营利性评估、发展能力评估和项目评估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集理论与风险矩阵,对知识链组织之间知识共享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得到六类典型风险的重要性等级,并使用Borda序值法对风险进行排序,为防范与控制知识链组织之间的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