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沿空巷道受采动影响大的特点,通过合理布置锚网支护参数,控制巷道顶帮变形量,满足回采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平煤矿3107工作面回巷受二次采动影响,巷道变形严重,支护困难,严重制约了回采期间的巷道使用及安全生产,通过分析压力成因,结合目前的开采状况,采取钻孔卸压技术并结合锚网支护,控制了围岩变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不连沟煤矿现采6号煤层,该煤层直接顶以泥岩、炭质泥岩、粘土岩等软岩为主,根据不连沟煤矿已回采的5个工作面对相邻下区段煤柱和巷道的压力显现来看,采空区侧煤柱和巷道受上区段回采工作面的采动影响,矿压显现,帮部移近量大,底鼓严重,巷道变形量较大,严重的影响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刘志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76+241-76,241
<正>阳煤矿一采深部29#层已回采结束,开始进入下部27#层开采,煤层间距为3-5m。通过对一采27#右四首采面进行矿压观测及对采煤上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分析,研究薄煤层复合顶板受近距离采空区影响的矿压显现规律,来合理优化采场支护设计,为近距离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定地表在采动影响下的变形规律,掌握地表范围系数,为"三下"采煤提供必要的可靠资料和技术保障并保证安全生产,受鹤矿集团的委托,我公司对新陆煤矿-275南11煤层工作面进行岩移观测。  相似文献   

6.
黄辉 《科技风》2014,(13):48-48
随着矿井开采逐渐趋于煤柱化,煤柱内运输大巷受骑跨采动影响,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巷道变形;顾其围岩稳定性支护的难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矿压监控手段来准确评价受采动影响运输大巷的围岩加固是否合理,并及时完善支护以保证巷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定地表在采动影响下的变形规律,掌握地表范围系数,为“三下”采煤提供必要的可靠资料茄技术保障并保证安全生产,受鹤矿集团的委托,我公司对富力矿开采18—2号层工作面进行岩移观测。  相似文献   

8.
在对矿岩石及矿石进行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对其地压分布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找出了该矿区地压分布规律,对该矿区部分矿体回采顺序进行了优化模拟,同时,对东西区结合带地压和巷道变形规律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回采方案后采场应力集中程度降低了,采场地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采区巷道也比较稳定,保证了矿山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二盘区1#和2#瓦斯抽放巷之间10米保安煤柱在将来回采过称中受采动压力的影响易发生上覆岩层破坏、变形的问题,首先对工作面的地质状况进行分析,然后了解巷道支护形式和参数选择原则以及设计原则,最后得出二盘区工作面的支护设计。通过对工作面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的具体设计,从根本上排除10米保安煤柱遗留的安全隐患,确保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张毅敏 《今日科苑》2009,(11):142-142
综采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附近,矿山压力由于受多次采动影响,应力比较集中,顶板容易发生冒落事故。通过分析,针对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同的客观条件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阐述回采工艺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煤层倾角是影响采场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倾角工作面的顶板(煤)不仅受支承压力的作用而变形破坏,而且受倾斜方向重力分力的作用。工作面向前推进过程中,由于工作面倾角大,支架降架前移时,会因失去支撑点而偏斜或倾倒。本文谈谈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巨厚火成岩地质条件下回采期间地表变形移动和完全采动后下沉盆地的形状,以及在进行定期的高程和变形观测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及时有效的指导征迁部门在地表产生较大沉陷时,及时的将塌陷范围内的村民迁往新村址,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坍塌事故。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矿区开采沉降与岩层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清利 《大众科技》2009,(12):95-96
传统的矿区土地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文章利用顾桥煤矿首采面的移动和变形情况,结合GIS对其移动和变形情况作以分析,得出采动而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从而强化地籍管理,满足社会对矿区土地资源信息更多、更细、更完善的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煤层中,为了多回收煤炭资源,调整综采工作面上下巷施工方位,形成回采角度有变化的工作面。在回采工程中通过转采工艺的运用,对采面角度进行调整,将采面位置调正,最终实现提高资源回收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综放面在正常回采期内,因受采动影响及工作面的推进共同作用,使采空区内煤炭自燃三带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发火的概率较小。但是在停产检修或放假期间,因其受相对动态影响较小,采空区内浮炭自燃蓄热发热条件更为充足,从而造成采空区,特别是架顶出现发火现象,面对过种情况。如何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技术是目前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该技术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确保工作面60d以上的停产时间,从而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6.
区段巷道的矿压显现一般仅为采动全过程变形量的1/3左右。巷道的围岩变形量除了取决于开采深度、巷道围岩性质、工作面顶板结构等,还与沿空护巷方式及保护煤柱宽度密切相关。不采用煤柱保护巷道时,为沿空保留巷道。底板巷道从开掘到报废,由于上部煤层的采动影响,引起围岩应力反复重新分布,围岩变形速度随之变化。围岩变形将经历掘巷期间明显变形然后趋向稳定,各时期围岩变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护巷煤柱的宽度、巷道与上部开采空间的距离及围岩的性质。掘巷影响趋向稳定;跨采引起围岩变形急剧增加,跨采后围岩变形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公路穿越矿区采动影响区的问题。采动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是确定路基稳定性、分析采空区影响程度的主要依据。根据相关的依据,在采动区公路建设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深井综采工作面顺槽埋藏深,地压大,受采动影响大,巷道损坏严重影响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口孜东矿根据巷道工程地质状况及服务需要,结合矿井顺槽工程实践经验,加强临时支护工作,加强顶板及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了巷道支护效果,为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黄玉川煤矿为典型的软岩矿井,采动影响、水化作用及其水平应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增加了巷道支护的难度。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模拟分析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总结分析了来压步距,增载系数,切顶现象,三代分布等情况以及对巷道变形规律的影响,为巷道的设计及支护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煤层采动后,采场围岩的应力状态将发生改变,会产生一定范围的变形与破坏,不同煤层采动过程中的底板破坏具有一定的规律,正确确定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是评价底板阻水能力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经验公式计算及现场注水试验监测等方法对1煤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探测,初步探讨新集二矿1煤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发育规律,为后期1煤开采过程中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留设、阻水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从而达到防治底板灰岩突水的目的,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