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初始条件的制约,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实施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但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出口导向经济的弊端却日益显现出来。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进行理论反思———在集聚优势的理论视角下,寻求更科学、更持续的发展道路,以求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又安全又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数字技术兴起,跨境电商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改革培养方案,适时满足高质量跨境电商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分析跨境电商人才技能特点前提下,指出传统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提出创新培养方案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引入政府税收,将环境规制作为政府税收的一部分,从数理上对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或单一关系,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会因产业类别和经济规模而存在差异;另外,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也会由于其实施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随着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率先增强环境规制将成为经济集聚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其效应可能会随着其他地区的"跟随战略"而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社宾模型研究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员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探讨金融发展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创新人员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对本地区经济高...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实力、金融集散和其它因素三个维度测度金融集聚程度,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金融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合理的产业结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都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发挥金融集聚的溢出效益和辐射效应,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显现且不断扩大成为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这一问题也已成为“十四五”区域发展规划待解决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中国2008年—2017年分省份数据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实证考察城市集聚效应对我国整体经济、南方地区经济以及北方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集聚效应对我国南北地区经济的影响呈“倒U”型,且集聚效应对北方经济的影响更大。指出,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在稳步发展南方经济的同时,重点关注北方地区,提高北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扩张期和追赶期,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投资驱动和消耗大量资源的经济拉动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金融危机和全球产业面临重构态势冲击下,出现各种突出问题,转型升级成为应对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振经济,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选择。本文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的形态演进、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从而阐述了我国新型城市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实际为例,对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劳动力流动、企业区位选择与产业聚集,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增长效应,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差距的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就业效应,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回流及价格区域传递效应等五个方面得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性结论,从而对我国未来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就推动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选取2005-2018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直接效应更大;(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工业生产率、知识存量和市场环境三条路径影响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但存在异质性;(3)知识存量和市场环境两种中介效应均存在双重门槛,且两者在调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绿色经济效率中表现出“由抑制到促进,由微弱到增强”的阶梯性特征。文章不仅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影响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中具体的影响路径;同时,也证实了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要素集聚是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基于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选取全国27个具有明显产业集群现象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指标值,发现出口贸易集聚、资本要素集聚及企业单位数量集聚与产业升级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要素和人才要素集聚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反而不明显,由此判定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推动要素集聚向人才化、平台化、高端化、战略化发展将为产业升级提供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1.
姚璐  王书华  范瑞 《资源科学》2023,(2):308-321
【目的】旨在引导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通过合理布局金融资源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法】以2007—2019年中国153个非资源型城市和113个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资源依赖视角下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结果】(1)整体来看,在非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在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2)构建以金融集聚为门槛的面板门槛模型时,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金融集聚区间为[0.000,0.475],在资源型城市中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金融集聚区间为[0.000, 0.385]和[0.475,+∞]。(3)构建以资源依赖为门槛的面板门槛模型时,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资源型城市中,当资源依赖程度大于0.018时,金融集聚将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4)在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只有在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结论】地方政府在合理规划金融资源集聚的过程中,应兼顾地...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有效发挥集聚经济外部性,是增强经济韧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3—2019年黄河流域5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相关模型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均有显著影响,且这一影响分别呈现出“U”形和倒“U”形的演进趋势;(2)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专业化集聚对黄河中游影响最为显著,多样化集聚对黄河上游影响最为显著;(3)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和政府政策支持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间表现为“U”形调节机制。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金融产业也向着更为集中的方向发展,并因此对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影响。在本文中,将就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19,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06,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从跨境电子商务这个特殊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马歇尔、雅各布斯外部性及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运用面板协整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了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及其产业规模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均能直接地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专业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是促进不同厂商之间技术外溢、进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多样化的间接影响却不显著;湖南省制造业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推进各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专业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较为理想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独特性,使得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区域之间相互依赖、关联互动的关系将进一步加深,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也会随之相应改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出发,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非线性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科技人才集聚在初期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科技人才集聚度的进一步提高,人才拥挤效应增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本地直接效应;工业化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的直接效应则并未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关系,但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因此,需要加强地区间科技人才跨区域交流和合作,进一步降低地区间科技人才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25个城市157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离散logit模型,考察集聚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三种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合作创新影响最大,独立创新次之,模仿创新最弱;(2)地方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三种创新影响不一致,对独立创新影响不显著,对合作创新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模仿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在企业分规模回归结果中,地方化经济的影响没有发生变化,城市化经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企业异质性。对小型制造业企业而言,城市化经济对这三种创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仅对合作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