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冯海红  曲婉 《科研管理》2019,40(4):168-178
作为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受到社会网络的显著影响,并与一般孵化器存的形成机理和运作模式在较大差异。本文从众创空间的行动导向出发,将社会网络解析为资本网络、市场网络、技术网络、专业服务网络、媒体网络和制度网络等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模式差异化的关键社会网络因素。研究发现,行动导向下的多元网络协同治理决定了众创空间的创业模式,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模式有着差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对19个国家级或省级众创空间样本研究基础上构建众创空间创新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创新机制核心要素为基础禀赋、网络能力、制度环境、网络嵌入性和创新方式五类,其中,基础禀赋与网络能力为创新能力生产阶段要素,信任嵌入、承诺嵌入、信息共享、联合解决和制度环境为网络嵌入性阶段要素,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为创新绩效生成阶段要素;众创空间的创新能力是创新绩效的前因基础,网络嵌入性是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因素,制度环境是创新能力与嵌入性要素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3.
众创空间企业小而新、资源和能力有限,要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绩效,嵌入外部网络已成为其必然选择,但有关影响机制的“黑箱”并未完全打开;而且,为使用、提炼已有知识和技术提升现有技术、产品/服务、过程、结构以巩固现有市场的利用创新行为和拓展或突破原有技术、知识形成新技术和新知识以满足新市场的探索创新行为(以下简称“双元创新行为”),在企业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仍未明晰。为此,基于网络嵌入理论和知识创新理论,构建“多层次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行为—众创空间创新绩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对福建省306家众创空间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别考察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知识嵌入是否通过引发双元创新行为对众创空间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同时检验3种网络嵌入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知识嵌入对众创空间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双元创新行为在多层网络嵌入和众创空间创新绩效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在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在结构嵌入与创新绩效间发挥并行中介作用;关系嵌入和知识嵌入存在叠加效应,而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存在抵消效应。可见,在...  相似文献   

4.
以众创空间投入及其所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状况为对象,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基于线性回归方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西安市众创空间投入的创新效果及其与西安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大众创空间投入可以更好地提升众创空间孵化效率,产生良好的创新效果,且该创新效果与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科技进步对众创空间创新效果指标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大,众创空间对科技发展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小。建议采用合理的融资模式与政策组合鼓励建设众创空间,并使用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提升众创空间盈利能力,以期获得众创空间良好的创新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众创空间目前处于发展期,但其专业化众创空间在量和质方面尚须提升,如创新服务链方式、与创新源合作共赢机制和运营绩效等有待提升。本文针对福建省众创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围绕产业链,改革众创空间体制机制,实现创新与文化融合;引导和支持众创空间差异化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空间创新创业效率;采用系统集成式网络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今后,利用众创空间自身优势,搭好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中间桥梁,整合创新源,提供精准且专业化孵化服务,聚集特色产业优势,是福建省众创空间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旨在为众创空间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将众创空间的概念纳入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框架,并结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将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阐述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内涵。其次,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构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三维结构模型,解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代谢机制、成果共享—容错试错动力机制、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创客—资源协同共生网络机制等四大核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下众创空间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创新发展中,突出强调创新发展中联动、开放、协同、共生、演化等生态特征,实现了创新范式的变革;众创空间在主体结构、内在属性、组织等方面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拟合性,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作为众创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索得出众创空间四大作用机理:内生竞合是众创空间生成的需求牵引机理;开放协同是众创空间成长的资源集聚机理;系统多样是众创空间共生的功能聚合机理;动态演化是众创空间形成的系统优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创业空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创业空间模式对创新创业收益的创造、均衡分配乃至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响。运用新兴古典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本文将共同富裕内生化,从分工网络拓展的视角研究传统孵化器向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演进的微观机理,揭示这一创业分工网络演变过程促进共同富裕的条件及机制。研究发现:信息交互方式、技术支持方式和信任类型是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传统孵化器的内在区别;如果创业活动和技术众包平台的学习成本很大,那么众创空间将是唯一的均衡创业空间模式;如果创业活动、信息交互服务以及技术众包平台的综合学习成本较大,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将从传统孵化器中分离出来成为均衡模式,而当这一综合学习成本较小时,市场交易效率和信息交互效率的充分改进将驱动传统孵化器向创客空间乃至众创空间模式演进升级;创新创业及技术众包平台服务的学习成本越低,市场交易效率和信息交互效率驱动创业空间模式升级的门槛越低,传统孵化器越容易向创客空间与众创空间升级。众创空间分工网络的演进通过优化劳动投入结构、提高创新服务生产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及提升人均真实收入水平等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C模型对中国2017年30个省份众创空间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众创空间的整体创新效率较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大、综合创新效率低;在环境和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下规模效率对众创空间整体创孵能力的评估值虚高;此外,通过投影分析探究出,造成我国部分地区众创空间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较大程度的投入冗余问题。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众创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及创新效率,本文认为对于众创空间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四点:①“精耕”现有众创空间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②构建省域群创孵网络,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创孵合作及资源流动;③打造全球创孵集聚地,利用规模效应带动创新发展;④提高区域开放程度,依靠国际化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利用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众创空间"或"创客空间"为主题的422篇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图谱分析等,分析国内外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和热点及其异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开展合作研究少,仅有少数学者间形成合作团队但涉及领域较窄;第二,国外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快速增长期且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文献数量仍在迅速增加,而国内经历了起步期、迅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文献数量增速放缓;第三,国外研究热点聚焦于"创客空间+技术孵化""创客空间+教育",而国内研究热点聚焦于"众创空间+教育服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绩效提升";第四,国外研究的前沿方向是教育、硬件DIY、工程教学,国内则是生态系统、绩效评价、创新创业、高校众创空间等,但国内外研究都向众创空间的实践性结果迈进,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朱新华  贾心蕊 《资源科学》2023,45(1):118-129
【目的】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上升与扩散,缺乏对多重属性政策创新扩散完整过程的考察。【方法】基于政策创新扩散视角,聚焦兼具经济社会双重政策属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尝试构建此类政策创新扩散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中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浙江丽水地方经验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以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动态机制。【结果】研究发现:①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的创新扩散营造合规空间,从而在中央与地方的双向推动下呈现特殊创新扩散机理。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创新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策企业家、自然资源禀赋的内部推动及政策网络中纵向环境与横向经验的外部形塑。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上升表现为螺旋上升机制,正式科层制度与半结构化制度捷径是内嵌于这一机制的两大核心架构。【结论】基于此,在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创新扩散中应充分发挥政策企业家作用,因地制宜把握并创造政策网络中横向、纵向交流机会,并争取正式科层制的支撑,从而实现降低改革成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分为研发创新、经济转化两个阶段。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市的两阶段的创新发展效率,并将其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两阶段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均逐步增强,但研发创新阶段的网络稳定性趋于下降,而经济转化阶段的网络稳定性趋于上升;②创新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分布,东部以及内陆部分省份处于网络的核心地位;③创新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可划分为双向溢出、经纪人、净溢出和净受益四个板块,区域创新发展的动能传递具有明显梯度特征;④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地理位置的邻接有助于增强两阶段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性;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差异仅对经济转化阶段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呈现显著影响。本研究为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污染问题重视度和关注度的提高,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要面对的重要挑战。绿色创新是企业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统一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以A股126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7—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了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联结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引入高管任务断裂带、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剖析了二者与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联结对企业绿色创新有积极促进作用,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任务断裂带正向调节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联结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团队非正式网络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情境机制,将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从单一属性异质性和团队正式制度角度拓展至多属性下的非正式网络,并引入社会评价指标,为解释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4.
俞兆渊  鞠晓伟  余海晴 《科研管理》2020,41(12):149-159
基于社会网络和知识基础理论,以知识管理能力为中介变量,并打开其“黑箱”,探究企业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内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外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吸收、知识连接和知识解吸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社会网络的交互项也能够通过内部和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省卫生厅某直属医院重点科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该科室团队的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及知识创新强度.发现该团队知识创新的社会网络结构较松散,连接线多处于个人网络内部;网络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高的节点;年龄和学历均为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和知识创新程度的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结构与社会网络关系、知识创新呈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关系与知识创新呈显著正相关.旨在为探讨公立医院知识创新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提供范例,进而为公立医院增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网络文化产品与网络文化产业链为内部因素,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技术环境为外部因素,建立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决策树方法,基于上海市实证分析发现,网络文化内容创新性、网购配套体系完善度等15个因素进入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属于具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实证结论表明:内容创新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营销体系的完善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社会文化环境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外部因子。为促进产业发展,建议加快网络文化内容创新与加大创意投入并举,完善网络文化产品营销体系与网购支付体系同行,优化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打造绿色网络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8.
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平 《科学学研究》2005,23(3):414-418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存在外部经济性问题,这说明把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有其局限性。从技术社会形成论(SST)视角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由此提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这一理论分析框架,将政府、科研院所、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纳入创新主体系统,强调它们与企业的共同作用,以解决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与网上查询记录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友才 《科研管理》2005,26(1):47-52
本文首次发现了网上查询记录数是一个区域的综合性科技实力指标,并且与区域知识创造能力与创新的经济绩效相关。这一结论在18个副省级沿海城市科技实力排名中再次得到印证。本研究还提出了网络时代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新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